• 短信收入分流寄望OTT和云服務破局


    作者:符周順    時間:2012-12-13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蘋果和谷歌為代表的IT和互聯網企業對各大運營商傳統業務造成了巨大沖擊。“如果沒有政策的保護,中國移動早被互聯網企業取代了”,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曾這樣形容移動互聯網對運營商帶來的挑戰。同樣在近日,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在接受專訪時坦言:“微信確實給運營商業務帶來嚴峻挑戰”。

    目前,中國有11億手機用戶,每年發送短信萬億條。隨著微博、QQ、微信等免費短信服務的出現,從今年開始,運營商的手機短信收入首次減少。而運營商也不得不加緊推出“飛聊”、“沃友”、“翼聊”等工具參與競爭。

    移動互聯網重創運營商短信語音

    運營商短信業務自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20載,短信改變了人們的交流和溝通的方式,然而,在社交媒體、各種新網絡通訊工具的沖擊下,短信服務的收入和用戶規模都出現了下滑趨勢。2011年全球短信服務的收入同比減少了139億美元,中國移動的短信服務收入出現了歷史上首次下滑,今年11月,美國用戶的平均發信量也第一次出現衰落趨勢。

    短信業務日漸式微只是運營商傳統業務被沖擊的一個縮影。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個產業鏈的價值被拉長,運營商利潤被分流。

    相比于運營商傳統的短信、彩信、語音通話,Skype、Line、微信這些已在全球流行的即時通信APP,他們不需要建立任何通信網絡,只需要通過運營商提供的互聯網進行運營。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人們通過對比會發現,微信等軟件即便按照每兆流量一元錢的高資費,也可以發上千條文字小消息,而手機短信收費為每條0.1元。當然,微信、陌陌、QQ等軟件除了發送文字還能發送豐富多彩的圖片、照片、視頻、音頻等,強大的應用功能也令短信相形見絀。

    自從國外有了Skype,以流量形式的短信與電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微微網絡電話、米聊、66call等,這些基于網絡的即時通信軟件,都是采用無線網絡來實現溝通功能的,只消耗網絡流量,運營商不再收取通信費用只能獲取少之又少的流量費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移動終端正在經歷著一場用戶體驗和業務生態環境的變革,APP已經成為介于通信業和移動互聯網之間的獨家主角。

    傳統電信思維加劇運營商管道化危機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曾放出過這樣的豪言:“互聯網已經干掉了許多傳統行業,互聯網未來將要干掉的兩個行業是電信運營商和傳統手機業。”會玩當下,電信運營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局,始作俑者則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電信思維正牽絆著運營商轉型的步伐。

    首先,電信運營商由于互聯網基因的缺失加上自身體制的束縛,在波濤洶涌的移動互聯網大潮面前行動顯得過于遲緩。移動互聯網的市場表現形式在于海量移動數據業務的應用,目前全球移動設備的互聯網連接份額已上升到20%。如何讓自身的管道變得更有價值或者說如何搭建智能管道,實現數據流量經營,這是運營商轉型發展首要考慮的問題。運營商對智能管道,對流量經營的探索,從手機視頻到移動閱讀,從應用商城到即時通訊,從移動支付到搭建電商平臺,這些嘗試都只是在互聯網巨頭背后亦步亦趨。

    其次,現有管道收入的甜頭使得運營商甘愿安于現狀。當運營商感嘆被互聯網公司OTT管道化,并表示不甘于只做管道提供商時,另一個事實則是:中國所有互聯網公司的利潤全部加起來,都不如中國移動一家運營商的年利潤。2012年全球運營商排名中,中國移動從第6位上升到第4位、中國電信從第13位上升到第12位、中國聯通從第16上升到第15位。排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運營商的3G網絡建成帶來用戶規模和收入的增速遠遠超過其他地區的運營商。



    顯然,基于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對產業鏈的掌控,即便是徹底淪為管道,運營商似乎也無所畏懼。這樣的發展思維對于運營商而言是非常危險的。

    借云計算搭建智能管道自我救贖

    通信產業已經變得越來越復雜,進入者越來越多,運營商未來的商業模式面臨著多種抉擇:成為純粹的管道商,或與OTT業務商合作?在傳統運營商已經走到十字路口的時候,跟進OTT布局云計算可以說是運營商破解移動互聯網困局的關鍵,運營商要實現轉型,擁抱移動互聯網就需要做出該有的反應。

    首先是思維的轉變。在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布局上,自去年底到今年年初,三大運營商開放平臺陸續發布,分別為中國移動MM和飛信+為核心的開放平臺、中國聯通WO+開放體系和中國電信天翼開放平臺。目前中國電信八大應用基地開始分批獨立運營商,搏擊移動互聯網藍海,中國移動正在醞釀成立互聯網公司,成立專業化的互聯網公司成為了運營商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共識。

    其次是對于OTT業務的跟進。這是運營商搭建智能管道,實現數據業務流量經營的必由之路。智能管道不是說運營商什么都要做,而是需要有選擇有側重的布局。在云計算方面,運營商有獨特的優勢。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表示,運營商所不擅長的是由于長期的研發和運營的分離,到了云計算的時代,運營商可以通過自主的研發、開元的研發、產品級的標準體系的研發有效完成這些工作,建立新的云級產業鏈和新的生態環境。

    在轉型的道路上,運營商更多的需要向互聯網學習,善于學習互聯網企業的運營規則、發展模式和服務方式,以開放的思想、合作的態度、共贏的原則,探索建立適合發展需要的新模式。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 者:符周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