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新技術的演進總伴隨“大躍進式”的歡呼,4G也不例外。不少媒體和專家口中的4G網速,老百姓大可不必較真。關于這個問題,只能相信張江IT男,不能相信“權威”。
一場有關LTE的盛宴正在杭州上演。繼公交車之后,杭州地鐵也玩起了LTE,雖然從科學角度來講,應該叫3.9G,但更多人和媒體仍愿意將其稱為4G,從3G到4G,老百姓聽得懂。
4G網速有多快?某些媒體刊發了文章,“在杭州地鐵里下載一部800M的電影,一般只需要兩分多鐘”,“不用一秒鐘,你就可以下載一首7M大小的高品質歌曲;僅僅8分鐘,你就可以下載一部2.8G的大英百科全書。”如此信息,鋪天蓋地,覆蓋平面媒體、互聯網和微博。對于運營商和部分媒體來說,要讓老百姓愛上4G,第一就是要用網速將其“鎮住”,最好所有人在讀到這段時都瞪著眼睛、張大了嘴巴驚呼:“哇塞,這么快啊!”
那么,事實究竟如何呢?這似乎與50年代畝產120萬斤山藥的故事不遠了。沒錯,上面的4G網速確實可以實現,不過絕對是在實驗環境下,用來讓領導視察、媒體體驗的。在實際商用情況下,上述情況絕無可能發生,未來國內4G商用初期網速能有上面說的1/10就不錯了。
數字和符號是搞暈老百姓的最佳武器,媒體吹噓的4G網速究竟有多快,下面來為大家算算:“800M、2分多鐘”、“2.8G、8分鐘”,按照上述折算,4G的下載速度高達60Mbps,這個速度意味著什么?早兩年,咱們家里的ADSL只有2Mbps;就算現在,我們家都用上光纖寬帶,也只有10Mbps、20Mbps。正當所有人展望未來的美好互聯網生活時,4G橫空出世,都60M了,光纖寬帶還要它干嘛?逆天的是,連接4G基站和運營商服務器的就是光纖,這就好比胳膊比大腿粗,黃浦江比長江更寬。
我們再來看看國外已大規模運營4G網絡的網速吧。在韓國,4G網速平均500KB/s,相當于4Mbps,只有“杭州4G網速”的1/15;在美國,科技網站PCmag針對Sprint 4G的速率測試結果為2.99Mbps,只有咱們的1/20了。由此不難發現,4G實際商用網速應該有多快,至于部分人口中的“杭州4G網速”,你信嗎?
當然也有實誠的媒體。今年4月《新聞晨報》記者就對杭州4G公交進行了實測,最終結論是“行駛中的網速不夠穩定……實際速度一直在數十K/秒至300K/秒……”,“300K/秒”即相當于2.4Mbps,也就是說與家里的2M寬帶速度差不多,不過還不夠穩定,這是杭州LTE網絡的真實體驗之一。
當然,情況也沒那么糟,300K/秒已然很快了,對于首批試點城市來說,成績并不差,該速度比3G實際網速也快了5倍以上,對于手機用戶來說仍是一個飛躍。
怪就怪運營商不該總是拿“理論數值”忽悠老百姓,唬得住一時,唬不住一世。久而久之,央視終于站出來“主持公道”,“假寬帶”的新聞漫天飛揚,老百姓說:“說好是2M,最終怎么上網這么慢!”運營商說:“不是一直都這么說的嘛,2M、4M、10M……怎么不見老百姓對著千層糕喊冤呢——我的千層糕壓根兒沒一千層啊!”
所以說,與老百姓、用戶、讀者說實話,才能建立互信,對于運營商和媒體都是這個道理。
來源:IT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