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網融合試點即將結束博弈與轉換思維問題突出 突出


    時間:2012-11-29





    今年是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收尾之年。雖然三網融合在我國的落實進程曲折坎坷,問題不斷,但是就當前而言我國三網融合試點工作已初步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并且正在向更高的層次推進。未來,三網融合將出現內容為王、融合發展和互聯網主導的發展趨勢。但是監管部門與從業企業之間多方博弈與廣電運營商需轉換思維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

    2010年國務院發布了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按照方案規劃,2012年將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的最后一年,在接下來的2013至2015年將是全面推進三網融合的推廣階段。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作為試點階段的重點,在2012年下半年明顯加快。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始向12個試點城市的廣電企業發放業務許可,同意廣電企業開展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 10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發文批復同意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IPTV傳輸服務和手機電視分發服務等3項業務的申請,同時向集團公司頒發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而隨著國務院批復第二批試點城市,全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已擴至54個地區城市。作為首批12個試點地區地區之一的深圳,三網融合發展已取得一定成績,初步統計,深圳市三網融合相關產業規模約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寬帶用戶數已突破300萬。

    我國三網融合試點以來,相關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預測未來三年內我國三網融合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多億元,隨著電信網、廣電網建設省級換代,帶動的機頂盒、寬帶終端消費將近4000億元。目前,我國的三網融合首批試點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正在向更高層次推進。三網融合的進一步發展將對業界產生三大影響。內容將成為三網融合發展的主角。渠道稀缺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現在開始走向內容為王。三網融合催生了網絡電視和IPTV等新的渠道,這些新的渠道與傳統的有線電視產生競爭。以前內容提供商要給渠道公司交傳輸費,即“落地費”,現在反過來,渠道要爭奪內容資源。手機、電腦、電視功能互相交叉融合,多屏幕合一,跨平臺擴展已經成為當前三網融合發展中一個基本事實。通過三網融合業務發展,如IPTV、手機電視、互聯網視頻、智能電視等越來越多的“融合”業態將出現。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已經根本改變電信業和電視業的發展邏輯。

    三網融合新業態發展基本上要依托互聯網發展 。OTT指基于開放互聯網的視頻服務,終端可以是電視機、電腦、機頂盒、智能手機等業務的出現,改變了視頻內容提供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獲取視頻內容。而騰訊的手機微信,為軟件用戶提供免費的信息收發功能,也讓傳統電信的短信、彩信業務受到影響。盡管成績亮麗,但是與試點階段“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探索建立工作機制,調整完善管理體系,基本形成保障三網融合規范有序開展的政策體系和機制體系”的這一要求相比,整體進度和預期還是有一定差距。

    監管部門與從業企業之間多方博弈

    目前試點階段滯后于計劃主要是基于目前監管部門和從業企業之間的博弈,具體建設中牽扯了太多監管的需求、企業運作實際的原因,這個過程還是需要花費大量力氣和智慧去解決的問題。以深圳為例,深圳在三網融合進程中有六方博弈,能夠擺平不容易。深圳三網融合難度在全國12個試點城市中最難,其他城市都是三方博弈、四方博弈,但是深圳有包括央視、百視通、南方廣電、電信、有線、深圳廣電這六方得博弈。我國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成熟經驗拓展思路。以美國為例,美國對于三網的管理類似混業經營,電信運營商和優先是可以互相滲透、互相經營,監管部門只做宏觀控制,具體運營交給市場。三網融合未來發展的核心就是傳輸渠道中性化、承載業務多元化。一個渠道可以提供多種服務,在一個可以共享的平臺上提供多種業務。從這個角度來講,在三網融合的大趨勢下,內容制造方、廣告業務以及設備制造商等都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推動三網融合廣電運營商需轉換思維

    面對三網融合的沖擊,面對電信企業的積極布局,廣電運營商需轉換思維,進行企業化運作,把自己當成企業。在全業務的時代,廣電需要能夠和廣電共命運的龍頭企業,這樣才能共同面對、攜手共進,才能贏得三網融合下帶給廣電的巨大發展機遇。有了強大的企業合作伙伴,才能更好地促進廣電的發展。

    在三網融合競爭格局下,廣電是被動應戰,是弱勢群體。現在IT行業日新月異,競爭已經不分你我,原來廣電能做的事情電信不能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廣電應該把精力放到核心價值“運營”上來,放在業務拓展和用戶拓展上來,不能自己再“造車”了。選擇好的合作伙伴,精力放在這上面,而不是做廠家要做的事情。

    三網融合的系統復雜度越來越高,目前廣電很多業務走了很多彎路。廣電選好一個龍頭企業,比自己變成一個高科技公司更劃算。選擇一個好伙伴,在時間上、質量上對廣電運營商而言都是最佳選擇。有了廣電龍頭企業才可能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如果沒有龍頭企業,廣電自己做標準是不現實的,要考慮標準最后的落地。希望廣電盡量降低一下開發成本,避免低水平的重復開發。因為留給廣電成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已經到了廣電發展的關鍵時期,現階段的成長將影響到廣電的將來。如果三網融合平臺建完了,還跟原來平臺一樣,就好比建農民房,城中村改造農民房還要拆。

    來源:通信世界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