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新戰國時代行業亟待練內功


    時間:2012-11-20





      居安思危,這是亙古不朽的至理名言。一封近期被“意外曝光”的百度內部郵件,信奉“企業距離破產只有30天”危機理念的李彥宏呼吁“狼性”、革自己的命,被業界譽為與任正非《華為的冬天》同樣振聾發聵的“警世恒言”。而在此前,馬化騰、馬云等行業巨頭無不時刻警醒二次轉型的危機意識。

      這是形勢所逼。互聯網行業歷經十年黃金時代,在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競爭壓力與日俱增。更大的挑戰在于,互聯網行業正處于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重要關口,為掌控入口,諸多互聯網公司或前赴后繼擠入陌生的終端市場,或大舉進軍云計算市場,行業變革正催生群雄紛爭的新“戰國時代”。

      互聯網巨頭的危機感

      互聯網,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緊跟世界發展趨勢,過去十年,互聯網已全面滲透到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生產建設、經濟貿易、科技創新、生活娛樂的新型平臺和變革力量。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相比2002年的5910萬人增長了9倍多。行業高速發展孕育了一批與世界巨頭爭鋒的互聯網企業,2000年前后,四大門戶網站上市引發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IPO熱潮,如今,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市值超百億美元,網易、新浪、搜狐、奇虎等一批企業各據山頭,在線旅游、網絡視頻、微博、SNS、電子商務、移動游戲等各類應用蓬勃發展。

      近日,李彥宏在百度內部郵件中呼吁,百度現在需要狼性精神。而剛剛發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百度營收同比增長49.7%,再創歷史新高,移動流量也增長迅猛,較去年同期翻番。這樣一份成績單在外界看來已足夠優異,但卻并沒有令李彥宏放松對企業使命的思考,他表示,“有些我們固有優勢,隨著時間推移跟市場變化會被削弱,而這個時候抗拒市場的變化會很危險,不如革自己的命”。

      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馬化騰也提出了7條“灰度法則”,提醒自己不要走在錯誤道路上;而早在2008年,馬云就曾表示,阿里要做好過冬準備,在困難中學習和成長。在事業發展如日中天時,卻喊出相反的聲音,顯然,互聯網大佬們紛紛拋出危險信號,希望藉此喚起員工危機意識,鼓舞戰斗精神。

      移動互聯網拉開新戰國序幕

      移動互聯網新時代已經來臨。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手機上網比例增至72.2%,超過臺式電腦。而移動互聯網的爭奪最重要的就是入口之爭,誰占領了入口,誰就處于產業鏈上游,擁有話語權。專家表示,智能終端、瀏覽器、手機助手、安全類軟件都是重要入口,一些第三方應用程序也是關鍵入口。

      相比激戰正酣的互聯網市場,移動互聯網不僅是藍海市場,更關乎互聯網企業未來命運。為此,一大批互聯網公司開始二次創業,百度、網易、阿里巴巴、360、小米科技、盛大……互聯網巨頭齊聚手機紅海;但從李彥宏等人的言論不難看出,面對移動互聯網新的行業趨勢,只能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專家表示,手機終端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最佳入口,但互聯網企業真正能主導只有操作系統、平臺、應用、市場、銷售;而操作系統一般都被國外互聯網巨頭壟斷,國內互聯網企業還難切入,只剩下平臺、應用、市場、銷售是可行的切入口。在此背景下,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轉型,掘金電商、發展位置服務和移動社交等服務以及利用云計算等新技術布局移動市場。

      自我驅動,亟待建立盈利模式

      現實很殘忍,互聯網企業爭相發展的智能手機基本上以“不算成功”而告終。據賽諾數據顯示,在8月份國內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除華為、天語、HTC外,其他與互聯網合作的企業均未上榜。業內專家直言,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行業依靠跟隨戰略崛起,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互聯網公司走向世界與世界互聯網巨頭入華交相輝映,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互聯網公司需強化創新能力、增強公信力、打造平臺能力。

      互聯網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主要面臨以下問題:戰略決策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缺乏核心競爭力;沒有把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作為切入點;創新能力不足。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移動互聯網正處于培養用戶習慣的關鍵時期,“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平臺,對消費者來講是比較新的,對企業來說也是比較新的。企業要引導消費者認識、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各種產品、應用,在摸索中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并從中發現用戶的消費習慣,從而進行產品創新。”

      基于此,互聯網公司要想占領移動互聯網行業制高點,不在于盲目跟風,不在于硬件轉型,更關鍵的是修煉內功:制定清晰的移動互聯網戰略;明確可行的贏利模式,培育移動互聯網的核心能力,專注于優勢的“內容”應用,提高創新能力,制定差異化的市場競爭策略,都是持續稱霸移動互聯網市場必不可少的競爭法則。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