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資進入電信業引發未來通訊“大猜想”


    時間:2012-11-16





      近日,有相關媒體報道,工信部等相關部委正在加速推進民資進入電信業的試點方案出臺。方案已基本成型,只待提交相關部委、專家和利益方征求意見,進行修改后擇機推出。

      此消息一出,各界人士紛紛提出疑惑,難道是要打破壟斷行業的格局?運營商方面的沉默也讓這一消息遮上了一層面紗。對此,記者采訪相關人士,對民資企業進入電信領域的未來進行“大猜想”!

      猜想一

      壟斷將打破?

      對大多數用戶來說,是哪家運營商提供服務不重要,重要的是質量能夠有所提升。市民楊先生坦言,自己對運營商的概念并不清楚,但他希望寬帶速度加快和電話資費便宜。

      那么,進入電信領域的民資企業指的是哪類企業?業內人士趙先生稱,就是指“虛擬運營商”,這種經營形式在幾年前就有,只是最近國家加大了引導和發展的力度。

      虛擬運營商指的是那些沒有基礎網絡而經營電信或者電信增值業務的廠商。虛擬運營商利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設施或產品,將業務細化、個性化,通過業務代理或者分銷等方式向用戶提供各種電信增值服務。

      猜想二

      資費會下調?

      如果有家人在國外,也許會清楚地對比出國內和國外在通訊資費上的差距。

      那么,民資企業如果進入電信領域后,國內的通訊資費真的像其他媒體報道的那樣,“1分錢打長途?”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很有可能,但最主要的還是看能否贏利。直白地說,租用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和設備需要成本,只要能夠回收成本,降低資費將是必然趨勢。

      降低資費有兩種結果,一是“賠本賺吆喝”;還有一種就是爭取到足夠多的用戶。如果有足夠多的用戶,即使資費降低也能通過用戶的日常消費來滿足成本的回收,屬于“薄利多銷”型。

      猜想三

      服務質量會提升?

      “我家的網速不夠、信號不好”、“我每次繳費都排隊排很長時間”、“我家不需要座機,但是聽說沒有座機就裝不了寬帶”……種種現象讓人們對運營商的服務產生越來越多的抱怨。如果有了競爭會不會服務會好一點?

      競爭促進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趙先生形象地說:“這就像選飯店吃飯,價錢都是一樣的,總店飯菜好吃,但是服務員態度不好;分店比總店小,但是服務態度好,甚至可能會有打折優惠,選哪家要根據實際情況!”

      但是他也表示,因為“虛擬運營商”本身沒有網絡和設備,所以在監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將現有的網絡再分出一部分對外出租。”

      遼寧省通信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對此表示擔憂,該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沒看到下發的文件,所以具體情況也不太好說。比如民資企業進入電信領域以后如何保證通訊質量。

    來源:華商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