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轉型加速:電信欲5年孵化百億市值公司


    作者:郭曉峰    時間:2012-11-08





    為了避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淪為“管道”,電信運營商們認為必須轉型。轉型一詞在國企中早已司空見慣,而真正能夠引起蝴蝶效應的至今并不多。

    天翼視訊、愛游戲、天翼閱讀,中國電信正按照最初的思路向移動互聯網有條不紊地切入。半年時間內,八個基地中的三個已相繼宣布獨立運作,如此大刀闊斧機制的改革在運營商里實屬罕見,這也表明中國電信正由傳統的國企運營管理模式向開放的互聯網模式深入轉型。

    電信運營商需要面向移動互聯網進行轉型,目前普遍做法是加強對內容和應用業務的開發,提升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在收入中的比重。從中國電信運營商的財報看,這一比例確實在逐漸上升。不過受制于創新能力等多項因素,電信運營商在此領域優勢并不明顯,特別是在面臨互聯網巨頭競爭的情況之下更是捉襟見肘。

    孵化百億市值公司

    據了解,中國電信很早就已經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并于2005年提出了戰略轉型的構想,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挑戰。中國電信已經提出了未來5年的戰略轉型方向,即成為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應用的參與者。九大業務基地機孵化也是在此戰略之下孕育而生。

    相比其他八大業務基地,孵化基地堪稱中國電信的創新核心。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孵化基地是為了培育中國電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增長點,它在中國電信業務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3月,中國電信孵化基地于上海掛牌,并于當月從中國電信集團內部382個創業項目中選出14家創業團隊,引入孵化基地。5月,國內運營商首家風險投資公司天翼創投公司成立,孵化基地開始進行公司化運作。

    不過外界對于電信運營商做項目孵化卻褒貶不一。“國企做孵化做不好”,這是互聯網屆某名人對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最初的判斷。另一些業內知名人士也坦言,如果開放的徹底,國企的孵化效應堪稱空前絕后。畢竟在中國電信其背后坐擁著上億的用戶以及強大的背景和產業鏈資源。

    據中國電信孵化基地副總經理鈕鋼介紹,目前孵化基地采取“專業孵化+創業導師+天使投資”的孵化模式,主要為創業團隊提供資金、創業指導、法律、財務等方面的服務,創業團隊初期可向天翼創投申請5-10萬的孵化啟動資金,后期可申請500萬元以內的創業投資基金,并在后期利用多方資金資源為創業企業后續發展提供各種融資性支持,如政策性貸款、擔保貸款、小額貸款、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此外,還可為在孵公司提供企業改制及上市服務等。

    半年后,10月30日,中國電信孵化基地首批14家創業團隊已經完成了為期6個月的孵化期,全部完成了入孵時制定的目標,其中3個團隊即將進入公司化運作階段。這些項目按成熟度劃分,推薦進入一孵項目10個,推薦進入二孵項目4個。按專業維度劃分,移動互聯網6個,電子商務3個,云計算2個,物聯網3個。如已經列入孵化的“翼行”項目,用戶可利用3G智能手機或車載終端,獲得基于GIS地圖或視頻、文字的快速、便捷、準確的路況信息和合適的引導路線。

    至此,中國電信開啟了國內運營商風險投資的先河,也因此成為了國內最先收獲創新孵化成果的運營商。

    對于基地接下來的發展,中國電信天翼創投總經理李安民表示,孵化基地將于今年年內實現3個項目的公司化運作,基地同時將積極對接外部資本,盡快實現1-2個項目的外部資本引入,實現股權多元化,明確引入外部資本的創業公司,并做好外部資本引入的各項準備,推動外部資本引入各項程序的啟動和運作。

    對于遠景目標,董事長王曉初曾指出,“創新孵化基地力爭用5-6年時間,培育出1-2個百億級市值的、在行業內有重大影響的創新公司,培養一批企業家,實現千萬級別的年度地方稅收,新增就業崗位數千余個。”

    據悉,在第一批畢業之后,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即將迎來第二批創業團隊,與首批項目均面向中國電信內部員工不同的是,第二期共征集集團內外部項目330個,其中社會項目達到98個,最終已選定31個內部項目和11個社會項目進入終評程序。社會項目的引入是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實踐的又一次積極探索,也意味著正式步入了“開放”階段。



    對于中國電信內部而言,這個“開放”更為形象的說法就是“去電信化”,用市場的方式運作,參與市場競爭、直面市場挑戰。而機制上則要突破固有的體制瓶頸,通過利用資本力量,幫助自身實現跨越式發展。

    互聯網公司或面臨挑戰

    對于電信運營商的轉型并非僅中國電信一家,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也在各自的業務領域上正積極探索適合的模式。

    其中,中國移動從“移動通信專家”到“移動信息專家”的策略轉變,就是為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潮流而做出的改變。而中國聯通IT事業部的改革,其大集中化的模式開了行業的先河。

    面對三大運營商加速布局移動互聯網的舉措,業內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以騰訊、百度等為首的傳統互聯網巨頭認為,三大電信運營商并不會對傳統互聯網公司以及新興的移動互聯網企業構成威脅,通過合作,互聯網公司將與電信運營商實現共贏。但一些中小互聯網企業則顯示了他們的擔憂,認為三大電信運營商進一步介入應用層面,將損害他們的利益。

    “我們公司規模小,在業務合作和推廣上均有一定的難度。如果電信運營商推出和我們一樣的應用,我們將無法競爭。”一家從事移動閱讀應用開發的互聯網公司如此表示。

    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電信天翼閱讀基地用戶突破8000萬,其中收費用戶占比在10%左右,預計今年收入將達到1億元。而中國移動手機閱讀超過3.5億用戶,每月的訪問用戶超過8500萬。如此龐大的用戶及業務量,恐難不讓同領域的互聯網公司“受傷”。

    諸如此類的業務還有很多,包括手機音樂、手機游戲等等。互聯網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逐步向應用層面傾斜,實力不容小覷,一旦將相應的業務基地進行全面整合,并推出有針對性的服務,很可能在應用領域占據主動,屆時互聯網公司的生存空間將受到極大危險。

    但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行業人士則表示,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以開放的姿態獲取更多合作,與互聯網公司展開合作才會實現“智慧管道”的目標。


    來源: 騰訊科技 作 者:郭曉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