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微信自2011年1月份推出以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該款移動應用正在破除中國互聯網產品無法走向世界的定論,在擴張中的全球智能手機應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互聯網公司一直努力著讓自己的產品走出國門。2007年,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搜索引擎百度,曾宣布了進軍日本搜索引擎市場的野心勃勃的計劃。但是到了去年,百度卻宣布該公司日本業務已經虧損超過1.08億美元。
有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開發的移動信息應用微信,正在破除中國互聯網產品無法走向世界的定論,在擴張中的全球智能手機應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基于一些分析師的預測,騰訊可能有這個機會。
微信非常類似于在美國流行的智能手機應用WhatsApp,準許用戶向其他用戶免費發送信息、圖像或音頻信息。不過WhatsApp的中國競爭對手微信,正在快速的超越簡單的多媒體即時通訊服務。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中,微信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許多人都表示,這些功能已經超過了WhatsApp或是亞洲競爭對手Kakao Talk和LINE所提供的功能。
居住在北京的29歲的職業媒體人凱特·萬(Kate Wan)表示,“我使用微信發信息和群聊,不過我也開始用它進入社交網絡。”凱特·萬所指的是微信的“朋友圈”(Moments)功能。這一功能準許用戶發布照片和更新網絡狀態。凱特·萬說,“微信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自騰訊在2011年1月份推出微信以來,該款應用一直在飛速的增長。今年9月份,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經宣布,在過去的6個月時間中,微信的用戶數量已經從1億人增至2億人。
騰訊正在激烈爭奪市場,以讓微信成為全球占主導地位的移動信息應用。騰訊目前已經推出8個語言版本的微信服務,包括俄語、印度尼西亞語、葡萄牙語和泰語,并有計劃不斷加入其它語言支持。
位于北京的科技博客TechRice的編輯凱·魯科夫(Kai Lukoff)表示,“中國互聯網市場與其它國家的分離程度如此之大,以致業內人士將其稱為‘加拉帕戈斯島綜合癥’(注:該島物種無法在其它地方生存,日本手機也有同樣問題)。中國國內的互聯網產品非常適用于國內市場,但卻不適合全球的其它用戶。”
不過業內專家如今表示,像蘋果的iTunes Store和谷歌的GooglePlay等應用零售商,能夠幫助開發者把應用傳遞至全球各地的消費者。一些市場分析師表示,分銷平臺的開放性將為微信提供通向國際智能手機市場的渠道。
專門從事中國科技和互聯網領域研究的咨詢公司BDA China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微信借助強大的功能、簡單的操作,具備戰勝西方對“中國制造”留存的懷疑的潛力。克拉克說,“許多人害怕中國產品,無論是牛奶、貓糧還是互聯網服務。但借助蘋果App Store,用戶很難知道微信竟然是來自中國的應用。App Store提供了一個真正公平的競爭環境。”
北京移動分析公司App Annie認為,微信對外擴張的努力正慢慢收獲果實。今年2012年前三季度的下載數據,微信在東南亞增長最快,但在其它地區也正迎頭趕上,包括東歐和中東地區。今年前景最好的國外市場包括越南、泰國、印度和印尼,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緊隨其后。
雖然微信在美國市場相對仍默默無聞,像WhatsApp、Skype和FacebookMessenger這樣的應用仍統治著移動信息市場,但分析師表示,單是在今年9月份,微信在美國的新注冊用戶便增加了近10萬人。從哈爾濱到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留學的中國學生張雪(音譯, Zhang Xue)表示,“我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中國朋友不管是發送群消息還是組織活動都使用微信。我下載WhatsApp是出于好奇,但是它并沒有微信那么方便。”
來源:騰訊科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