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不應成為云計算發展的絆腳石


    時間:2012-11-05





    “安全“雖然是云計算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但它不能成為由來阻礙云計算發展腳步的理由。就在此時此刻,世界上正有數以千記的技術研發人員致力于云計算技術的完善工作之中,以實現確保云計算技術可以在商業領域中以最安全的方式運行的目標。

      現在應該把云計算應用到商業領域中。在此情況下,我們急需討論的并且馬上需要著手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云計算運行更加穩定可靠;云存儲中的數據更為安全;云計算運營商的服務更加具備專業水準。這些需求無疑讓我們更加關注云計算在安全方面如何進一步完善,而不是一味地制造對云計算技術的恐怖氣氛。有一點已經讓我們看得十分清楚——以安全為由在云計算方面制造恐慌,無論這一行為是有意為之還是無疑為之,都毫無意義。

      
      可是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享受云計算服務帶來的便利時,提供云計算服務的組織應該對這些企業或者是個人給予更多的安全支持與指導。然而就目前狀況看,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云計算領域缺乏具有豐富經驗的信息安全專家。現在多數網絡安全工程技術人員僅是初步了解云計算,既沒有認識到云計算所具備的好處跟對云計算存在的風險一無所知,就如同虛擬化剛剛實施的時候一樣。
      


      毋庸諱言,對于信息安全專業人士而言,加倍努力提升在云計算安全方面的應對能力要比制造自我恐慌強得多。我想再次強調:現在是時候了!

      
      作為信息安全領域的專業人士,我們應該克服困難行動起來。這里所謂的“困難”只不過是云計算實施后在使用習慣上以及某些IT技術方面產生的變革,需要我們學習和適應而已;而所謂的“行動”則是需要我們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云計算實施后在安全方面的一系列應對措施,以此從容應對云計算所帶來的挑戰。
      


      在安全上,未雨綢繆永遠比救火隊來得重要。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看到過的一篇博客:博客的作者親歷了一次實驗——在兩個樓宇之間利用法拉第籠測試無線設備安全性,這個實驗僅僅進行了15分鐘就結束了。測試結果讓眾人失望,因為被測試的無線安全方案造價為6百萬美元,這個安全方案卻只堅持了15分鐘就被攻破。更發人深省的是安全解決方案在設計上比較完善并沒有出現什么紕漏,是無線設備點到點傳輸底層協議上出問題。究其原因,原來這個協議在安全方面在研發之初就在安全性方面沒有做太多的考慮。
      

      由此可見,再好的安全方案若技術底層有漏洞也只能是一種徒勞的補充,其效果如何恐怕誰都說不清楚。同樣在云計算方面,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在其底層基礎之上就開始構建起牢固的安全防御體系。這些工作無疑需要各個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
      
    來源:機房360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