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寬帶"成因剖析 海內外寬帶性價比差距大


    時間:2012-10-30





    今年初,全球最大的CDN服務商美國Akamai公司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平均連接速度為2.7Mbps,而中國大陸僅以平均網速1.4Mbps排名全球第90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據去年12月份DCCI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固定寬帶用戶上網1M帶寬每月費用實際折合13.13美元,是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

    這組數據不光令普通網民感到震驚,連工信部副部長尚冰直面中外寬帶差距時坦言“壓力山大”,同時也承認了中國的寬帶發展確實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假寬帶的背后:運營商“有苦難言”

    今年年初,DCCI發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掀起了一輪假寬帶熱潮。該報告揭露我國互聯網用戶所用寬帶的實際平均上網速度,超過一半以上都達不到標定網速。而本月初,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假寬帶的真相”則再次將假寬帶的話題推到風口浪尖。

    面對網民總在抱怨網速慢的問題,尚冰曾出面解釋稱,是由于很多用戶對接入速率和實際速率不理解所致。例如,家庭的接入速率為2M,其計量單位是每秒兆比特,而用戶使用的一些實時測速軟件通常顯示的是用戶下載時的速度,其計量單位是每秒千字節數,這兩者是1:8的關系。所以,2M帶寬對應的是每秒256Kb/s的理論下載速度。當然,上網的實際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實際感受到的速率確實比購買的寬帶產品速率要低。

    如果能達到理論下載速度的80%,那就是正常的運營速度,也就不存在假寬帶一說”。中新網IT頻道采訪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陳金橋時表示。他解釋道,以2M為例,它提供的理論連接速度為256kb/s,正常的下載速度若能達到200kb/s,則不存在假寬帶。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做到100%提供理論下載速度,美國、日本、韓國這樣的地區技術相對領先,也只能達到90%左右。

    他還補充稱,運營商宣稱的速度與用戶的實際體驗存在差距還有技術上的原因。用戶要想打開一個網頁要經過接入速度、傳輸速度和響應速度三方面,這三者中的最慢速度才是網民感受到的最終速度。若服務器在同一時間內訪問請求過多,勢必會造成響應速度過慢,網絡堵塞排隊。網民只通過網速快慢責備運營商提供假寬帶,對運營商而言實在是個有苦難言的“冤案”。此外,尚冰也曾表示,“網速不給力不都是意味網絡沒能力。用戶上網的網速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說用戶電腦配置情況,用戶上網的行為習慣,網絡的容量、共享網絡的用戶規模,用戶所登錄網站服務器的服務能力等。”

    海內外寬帶比力:海內代價確切貴性價比太差

    央視《每周品質陳述》播出的“假寬帶的原形”時,清華大學副傳授顛末查詢拜訪測算稱,我國固網寬帶用戶到達的實際帶寬僅為標稱帶寬的55%。本月10日,《北京晨報》頒發文章揭露中國假寬帶征象緊張時,還曝出外洋寬帶縮水也很廣泛。該文援用英國Ofcom機構2012年2月2日出書了“英國牢固寬帶機能”陳述稱,實際下載速度只要標稱速度的41%,一時激發千層浪。

    寬帶“缺斤短兩”一時間成為了環球網民配合的懊惱,可為何外洋網民卻不像咱們如許“不淡定”呢?對此,陳金橋起首否定了清華大學副傳授的測算結果,稱其只是個“個案”不具代表性。隨后表明了外洋假寬帶一說,他暗示,雖然企業比力中立,但其實不徹底主觀。這與時間點、機遇、地址、分歧的毗連方法都有關系,該陳述只具備參考意義,其實不能闡明闡明問題。

    而DCCI陳述表現,海內的固網寬帶用戶每個月使用1兆寬帶的用度實際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這組數據卻獲得了陳金橋的根本承認,他坦言,我國的寬帶代價確切偏高,并且性價比太差。

    據Akamai公布的《互聯網狀況》陳述表現,韓國均勻寬帶毗連速率高達15.7Mbps,位居環球首位。而據陳金橋的預算,我國寬帶毗連今朝的均勻程度僅能到達4M-6M。他表明道,恰是因為隨人們對收集剛性需要的增大,才使得“假寬帶”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如果經營商可以做到供給更快的寬帶毗連,網友也就不會過分關心“假寬帶”。恰是因為我國寬帶性價比過低,網民要損耗大量時間在期待網頁相應、視頻緩沖、游戲緩沖等事變,才致使了大家天怒人怨的終局。

    是把持問題?仍是羈系靈通?

    究竟是什么緣由致使了這此中的不同呢?陳金橋坦言,在咱們還在做ADSL時,德國在06年就已將商用收集進步至20M。因為那時網民對互聯網需要不敷微弱,才致使經營商“不敷長進”。對寬帶技能、光纖引入、ADSL銅攬更新等方面行動比力緩慢。正因如斯,致使我國在全部寬帶接入技能上較外洋整整晚了3-4年。

    起步過慢、經營商反響緩慢致使我國寬帶的后進。陳金橋以為,咱們起首鑒戒外洋寬帶建設在技能上的立異,不論是銅攬仍是光纖到戶,盡可能不增長新的裝備,為網民增長沒必要要的貧苦,特別是針對老少區;其主要增長合作,當骨干網接入辦法到了小區,如果網民家庭可以抉擇本身喜好的經營商,在進步辦事品質的同時,代價上也能獲得更多實惠;另有便是要不竭地對收集進級換代,以進步收集的性價比,這是用戶對性價比最垂青的;固然最緊張的另有羈系問題。外洋經營商對羈系機構比力關閉,經營商辦事器可以互聯互通,用戶跨網拜候不會在網速上有較著差別,而這恰是我國最短缺的。我國南邊21個省以中國電信為主,南方則以中國聯通為主,南邊電名譽戶若要拜候南方聯通辦事器的收集速率凡是較慢,這同樣成為了寬帶“缺斤短兩”的一種“假象”。


    來源:CCTIME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