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捷通T3-企管通企業管理軟件助克勞沃草業信息化管控經驗
編者按:現在的企業競爭已不僅僅是生產能力的競爭,而是綜合能力的比拼。市場需要企業鑄就一個強大的“內核”來應對瞬息萬變的殘酷環境。消除信息孤島,打通任督二脈,增強企業競爭能力、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才能成就市場上的強者,而這一切都必須依托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這也正是中小企業紛紛實施信息化、打造一體化管理的原因。練好內功,才能成就市場的強者。
克勞沃草業主要業務涉及牧草、草坪草、生態草和景觀草種子的市場營銷、技術服務和科研開發,業務遍及全國各地。目前已經發展成為農業部所屬大型專業化草種龍頭企業,是中國草業界實力最雄厚的進出口企業之一,是唯一進入“中國種業50強”的草種企業。
在采訪中,北京克勞沃草業技術開發中心劉總介紹到:“我們非常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克勞沃草業多年前就采用了一款商貿行業軟件來幫助企業賬務核算,并通過輔助核算統計庫存商品的出入庫,還有一套自己研發的業務管理系統來幫助外地公司和本部的采購、出庫管理。”
信息化讓發展初期的克勞沃嘗到了甜頭,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增加,企業對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借助一套更完善、更先進、靈活的管理系統來解決目前的管理難題,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準確及時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為企業更大發展保駕護航。
期待一顆強勁“內核”
芯創一航是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的核心合作伙伴,暢捷通一直致力于推動小微企業信息化發展,目前公司服務130多萬用戶,有豐富的應用成功經驗。針對克勞沃草業的需求,暢捷通聯合芯創一航對克勞沃草業目前的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
首先是異地分公司的業務監管和控制不及時。克勞沃草業在云南和廣州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分公司的出入庫業務依靠郵件、傳真傳遞到北京,正常情況都是第二個工作日才能知道分公司的業務情況,這樣就造成了時間上的延誤數據的不準確,影響整個公司的采購計劃和銷售發貨周期。
其次,商品種類多,庫存管理難度大。克勞沃草業主要經營兩大類產品,分別為草花種子和種球種子。因為種子行業的特殊性,如一個種子會因為產地不同、國內和國外株高不同、生長周期不同、開花顏色不同等條件影響種子的屬性,只要有一種條件不同,公司就視為二種產品。這樣算下來一個產品會因為條件屬性不同而得出幾十種。克勞沃公司有幾百個產品,龐大的商品種類讓庫管人員管理庫存很頭疼。
銷售、庫房、采購各部門獨立運行、溝通協調難度大。銷售根據庫房每月上報的庫存量給客戶下銷售訂單,但等到出庫才發現這個種子庫房已經沒貨了。庫房也有自己的苦衷,每天都在疲于應付種子出入庫,種類多、發貨頻繁,一旦發錯種子造成種植錯誤,公司可能面臨巨額經濟賠償。而采購部門很多時候都是發現庫存沒有種子了,才去采購造。這些環節的信息脫節給公司銷售造成了很大影響。
鍛造“強者之劍”
經過分析,暢捷通核心合作伙伴芯創一航為克勞沃草業推薦了暢捷通最新的升級產品暢捷通T3-企管通,來滿足克勞沃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暢捷通T3-企管通不但可以徹底解決企業現實的管理需求,還可滿足將來克勞沃草業有可能涉及的電子商務業務、手機移動應用。
基礎檔案規范、統一,存貨種子多屬性管理。克勞沃草業產品管理問題的本質是一商品多屬性,可以通過暢捷通T3-企管通企業管理軟件存貨自由項來實現規范管理,這樣基礎檔案中的存貨只有幾百種,具體每種存貨的屬性通過自由項靈活控制,即解決了商品種類多問題,又解決了出入庫統計庫存盤點按照多屬性作為條件和依據查詢的問題。其他的基礎資料如客戶、供應商、業務員等統一錄入名稱和編碼都得到了規范解決。
業務部門之間數據實現無縫鏈接,信息數據準確及時共享。數據不共享獨,每個部門都是信息孤島,不能合理執行銷售計劃、采購計劃、無法統計庫存商品占用、商品采購在途問題。通過暢捷通T3-企管通企業管理軟件可以讓用戶自己配置單據之間的關系,并合理選擇可用量選項,設定可用量=現存量+預計入庫部分-預計出庫部分,這樣就不會出現下了銷售訂單出庫時沒貨的情況。采購也可以通過庫存的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預警來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庫管人員減少1/3的工作量,現在的庫存不需要手工統計,根據銷售下單自動減少庫存,采購下單自動增加庫存。
異地聯網應用,滿足公司快速擴張的需要。外地分公司和北京異地倉庫通過暢捷通T3-企管通企業管理軟件處理業務異常簡單方便,不需要定時向相關人員發郵件和電話溝通,由于時間差和數據不同步所帶來的問題迎刃而解,數據準確性達到100%。
減少了庫存占用資金20%,由于庫存商品呆滯造成的損失浪費減少了5%,暢捷通T3-企管通建成運行后,克勞沃草業劉總感慨的表示,“暢捷通T3-企管通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企業發展沒有了后顧之憂,剩下的就是制定更高、更長遠的戰略發展目標”。
來源:慧聰IT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