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在中國不可避免的成為趨勢


    時間:2012-10-23





      未來,通過云計算的方式,數據信息、計算資源的大規模服務都將成為服務企業用戶的可能,用戶無需花費更多時間耗費在IT建設、維護方面,而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創新和主營業務開拓上,這也有助于國內行業企業整體社會生產率的提升,實現規模經濟。

      受新增需求影響,我們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將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預計到2015年年底,中國使用云計算的企業,可能從現在4%提升到42%,這個預計我們根據潛在需求計算出來的,這是我們更加具體的調研,截止目前,現在已經使用了云計算技術大型企業占5%左右,小型企業不到3%他們的使用率還是比較低的。在未來企業云計算市場增長空間是非常大的,已經使用云計算的企業當中所涉及到應用領域,將近63%的企業表示,他們希望通過云計算技術更好支持他們的市場銷售活動,云計算在未來幾年將越來越多和企業業務相關聯,這也是云計算魅力所在。

      未來中國云計算市場變化
      

      云計算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使得社會經濟模式、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都將產生變革。其中,經濟上我們看到各地城市正在有計劃的建設云計算項目,拋開施工進度等因素不論,未來的中國云,將構建起一套全國性的云網絡。遍地“云”起,到2015年主要城市將構成云計算產業鏈高達千億元以上,所以這朵“云”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發展趨勢。

      在服務領域,云計算將極大帶動IT產業的發展,從現趨勢我們就能看到,包括芯片、服務器、PC、網絡設備、存儲等硬件設備,平臺軟件、中間件、應用軟件、信息安全廠商、IT服務運營和外包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等,都將成為這一大規模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同時,云的用戶在建設IT成本上將大大降低,CIO將不再需要專門的IT資產、關注IT技術問題,他們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來從事信息化支撐企業業務運營上。因此,云時代也將CIO群體推向了創新的風口浪尖,無法成功轉型的“老教條”將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云計算也使傳統的IT服務交付模式更加靈活高效,IT供應鏈管理更加動態人性化。

      商業模式上,正如前文所提,云計算帶動了現有軟件授權許可為主的商業模式將發生顯著改變,在線、、按需等模式將日益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流模式。在這一模式下,用戶無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在IT實踐、維護等方面,當他們將精力放在創新和主營業務拓展上時,這將有助于整體社會生產率的提升,實現規模經濟。

      架構模式上,云計算構建起新IT系統,實現了成本節約與效率提升。企業用戶只需通過“端”訪問云中資源,這降低了企業自身IT系統構架的復雜性以及系統運行維護過程中的難度,也降低了IT系統的長期擁有成本。其次,就是云模式具備按用戶所需迅速橫向擴展的靈活性,這將有助于降低系統資源冗余,也可以幫助企業最大程度的降低其運維成本目標。

      縱觀中國云計算的發展,從IaaS、PaaS、SaaS之外,還有運行支撐層面的完善。在這四層上,我們的云還有很多要跨越的難點。在IaaS層面,從服務器到存儲再到核心元器件,已經成為目前階段云計算產業投資重點。但目前的國內情況可以看到,本土企業在高端通用芯片等上游環節技術占有率不高,在高端服務器和存儲方面被國外服務商所占用,每年企業要交付的服務費用頗高。因此,建立起服務行業標準的自我數據中心基礎,并圍繞區域化、行業化集中建設自主數據中心是未來IaaS層面關鍵。

      PaaS層面,從筆者目前了解的趨勢看,中國云計算發展還暴露出“重應用、輕基礎”的現象。這主要歸結于我們的信息技術比國外發展較晚,造成IT設計理念和發展環境不足。尤其是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基礎軟件方面,國內只有少數企業有能力進行研發,所以,核心PaaS平臺層被外界公認為缺乏自主能力的。

      SaaS層面,呈現的是行業化、移動化的發展目標。可以說,SaaS服務模式的按需付費、靈活簡便的風格,為中國軟件的傳統發展思考提供了可變化拓展的契機。也為我國軟件企業調整轉型特別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道路。

      在運行支撐層面,其業務范圍涵蓋云集成、云運維、測試、培訓、標準建立和推廣等中間環節的工作,是其他三個業務層的有效黏合劑。另據了解,目前國內云服務標準工作組已經成立,并通過國家標準立項,正在做前期項目云服務需求分析以及體系架構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拓寬運行支撐層面的思路,使云服務體系能夠更大提高企業信息化中核心云服務的能力,是業界同仁所要共同關注的。

      南橘北枳,作為一個舶來品,中國企業用戶能否吃好云計算這碗“夾生飯”,更多的要從能否將云技術適應企業自身發展、搞清楚云的各個層面再逐漸“消化”。縱使云的服務模式觸手可得,還筆者最后仍要提及,云時代用戶更要主動創新,彌補底層技術和實際認知上的差距,在沒有搞清楚云的本質前,切勿囫圇吞棗,否則,原本是節約成本、提升效率的云計算,吞到肚子里,搞不好就要“鬧肚子”。

    來源:機房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