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變中的ICT產業”,這是2012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的主題。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9月18日~22日舉辦的通信展,在喧鬧中多了一些理性,在展示新技術新產品的同時,將更多的目光投注到產業的變革和轉型上來。
亮點紛呈
雖然觀眾感到本屆展會人氣沒有往屆那樣旺,但本屆通信展總展出面積超過45000平方米,展會亮點紛呈,仍是亞洲乃至全球最有影響的通信展會之一。據組委會介紹,本屆通信展除了國內企業參展,還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家單位參展。國家寬帶與光網絡、互聯網變革與挑戰、智慧城市、云計算與服務創新、車聯網與位置服務、移動互聯網生態圈等成為本屆展會的主要內容。
寬帶光纖是今年展會的最大亮點,這表明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寬帶中國”戰略正加快有序推進。記者看到,運營商以及設備廠商如普天、烽火等企業集中展示了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建設和下一代互聯網研發最新成果,包括FTTH光纖到戶解決方案、農村寬帶入鄉進村,IPv6研發成果、下一代接入技術等。上海貝爾在展會現場搭建基于1830PSS平臺的100G光傳輸線路,通過實際業務演示,展現目前業界最為成熟的單載波100G相關光解決方案。
寬帶的普及和需求大力推動了相關應用,三網融合新業務、云計算的發展,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演進奠定了基礎。展會上,運營商在現場演示了高清IPTV、三屏互動、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等三網融合的最新應用。通過觀看演示,觀眾可以全面直觀地了解三網融合的最新進展成果,切身感受到三網融合為人們生活提供的新體驗。
移動互聯網則是吸引觀眾的最大焦點,除了運營商集中推出新業務和新應用外,在搜狐、新浪、騰訊、網易等公司的展臺前,觀眾紛紛親自體驗一下微博終端、手機管家、手機瀏覽器、娛樂平臺等帶來的便利。
展會還讓云計算變成“看得見的云”。觀眾可以親身感受運營商、設備商提供的云存儲、金融云、醫療云等產品和服務,不再是“云里看花”。
不過很多觀眾反映,今年展會變得非常“輕”,看不到大型設備,這可能和一些跨國通信設備巨頭缺席展會有關。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鵬表示,將來展會的形式也可能需要不斷的改革,比如把展會作為論壇或者虛擬的形式,可能更合適一些。
4G來了
進入展會一號館大門,兩大運營商的展臺讓人眼前一亮:左邊是中國移動的橫幅:“4G來了”;右邊則是中國電信的口號:“卓越3G,唯有天翼”。觀眾感到,這既是兩大運營商在唱對臺戲,更好像是4G和3G的對陣。
記者注意到,與2011年通信展不同的是,多款TD-LTE終端產品首次國內亮相,預示4G離公眾生活又近了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表示,4G牌照將在一年之后發放,今年通信展也許是4G正式商用前最后的一次展示。
展會上,國內外設備廠商競相亮出自己的4G產品。華為公司首次展示了一款可商用的上網卡終端,下行速率理論值達每秒150M,遠高于固定寬帶速率。華為展臺工作人員透露,該款終端已經能夠實現正式商用,這次是首次在國內展出。中興也展出多款4G上網卡終端。愛立信則展示了LTE高清視頻通話和VoLTE等。愛立信中國首席市場官常剛稱,全球的LTE部署中,愛立信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目前正積極布局中國市場。大唐移動以“TD-LTE,心動,行動”為主題,通過多樣化創新融合技術和方案,展示了一系列在TD-LTE領域的自主技術創新突破、多網融合下的創新應用、信息化行業的深化拓展及綠色網絡中的優化服務,加速了中國通信產業的融合、智能、寬帶及移動能力。
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在通信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按照計劃,中國移動今年將完成覆蓋14個城市,2萬個TD-LTE基站的建設任務,并不斷擴大TD-LTE體驗客戶的規模,明年將繼續加大建設步伐,使基站總數超過20萬個。數據顯示,全球LTE市場規模將從2012年的41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211億美元,在這期間,LTE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8.5%。
有專家表示,TD-LTE的進程明顯加速、發牌時間提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同為4G標準的FDD-LTE的倒逼效應,FDD現在在國際上已經有廣泛應用,如果TD-LTE國內發牌太晚,那么在與FDD的競爭中將處于更落后的局面。
4G牌照的發放對于中國移動當然是利好,但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則是考驗,他們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千億級的投資,會帶來很大壓力。但4G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問題,更是運營商爭奪用戶的營銷籌碼,4G來了,消費者多了新選擇。
變革加劇
通信展是行業的風向標,今年諾基亞、西門子等跨國電信巨頭缺席通信展,有專業人士分析,由于全世界經濟不景氣,通信行業面臨的挑戰加大,甚至是提前遭遇寒冬,這可能導致行業的變革進一步加劇。
從全球五大電信設備巨頭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全線下滑,無一幸免。全球頭號電信設備商愛立信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凈利潤比去年下滑64%。這也是愛立信多年來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與此同時,華為、中興也出現利潤下滑。不過,與諾西相比,這三家設備商還算日子好過,至少還有盈利。諾西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銷售額為33.4億歐元,同比下降8%,運營虧損為2.27億歐元,虧損同比擴大34%。而手機企業中,今年LG、HTC、RIM等巨頭業績均大幅下滑,導致其無心參展。
運營商也在叫苦。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表示,數據流量爆炸增長的網絡壓力、互聯網業務加劇代替的發展壓力、傳統運營模式加快轉型的改革壓力,“三大壓力”促使全球運營商面臨變革。中國電信副總工程師靳東濱坦言,目前移動互聯網的業務很多,但沒有形成標準,沒有大規模應用。
但變革并不是由于技術的推動,而往往是來自于需求的改變。正如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鵬所說:“以前我們都是用技術來推動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但從去年開始,我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現象,由于以iPhone為代表的大量智能手機出現,現在更多是用戶來牽引和推動通信設備企業、運營商不斷創新。”
那用戶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他們需要好的終端、好的網絡、好的應用。而這一切需要運營商從管道變成智能平臺,需要設備商和終端廠商從產品商變成方案商,需要內容商從被動變成主動。
改變,也許才剛剛開始。
來源:賽迪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