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務實選擇寬帶接入模式,協同破解寬帶戰略難題


    作者:唐雄燕    時間:2012-09-24





    1、正確認識我國寬帶接入現狀

    (1)我國寬帶接入發展總體上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寬帶接入與互聯網的發展相輔相成,隨著互聯網視頻和多媒體業務的興起,互聯網接入逐步向寬帶化邁進。我國寬帶接入的規模發展始于2001年,ADSL與FTTx+LAN同時起步,但ADSL由于其技術成熟、建設和運營便捷等優勢而得到更迅猛發展,成為了寬帶接入的主流,曾占據80%多的市場份額。2010年后,隨著PON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不斷下降,光進銅退和寬帶升級提速成為了我國寬帶發展的主旋律,我國寬帶接入進入了以光纖接入為主的新階段,新增端口FTTx占比近80%。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12年上半年,我國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64億戶;全國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的用戶比例達到54%。對于中國聯通,固網寬帶已成為固網業務第一大收入支柱。2012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數超過6000萬,固網寬帶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3%,占固網業務收入比例近47%。

    今天,無論是網民數,寬帶用戶數還是FTTx用戶數,我國都已排在世界第一。總體上看,筆者認為我國寬帶接入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是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信息化水平相適應的,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需要,為我國互聯網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國寬帶接入十年來的發展成就應該得到肯定。

    (2)我國寬帶接入速率偏低,寬帶升級提速勢在必行

    雖然就網絡規模和用戶數而言,我國是“寬帶大國”,但我國尚處于“低速寬帶”階段,寬帶接入速率以2M~4M為主,在接入速率上與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這也是我國寬帶接入多年來備受社會各方指責的重要原因。美國CDN服務商Akamai的研究顯示,2012年一季度全球平均網速為2.6Mbps,全球網速前3分別是韓國(15.7M)、日本(10.9M)與香港(9.3M),中國大陸位居全球93名,平均網速僅為1.5Mbps。尤其令人不安的是中國的網速排名近年來不斷下滑。而另一測試機構NET INDEX的數據則顯示,中國大陸下載速度位于全球第60名。我國CDN服務商藍汛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平均網速為2.19Mbps。

    由于網速測試受很多因素影響,不同測試機構的測試結果會存在差異,對各國的網速很難給出權威的排名。但我國網速在全球排名落后應該是不爭的事實,這與我國寬帶用戶數在全球排第一形成巨大反差。但這一狀況也并不奇怪,如同我國的經濟總量居全球前列,但我國的人均產值遠遠落后。我國“寬帶不寬”的狀況既是由于我國缺乏國家寬帶戰略的強力推動,也是由我國地域遼闊、城鄉差別大、發展不平衡的國情所決定。應該認識到我國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導致了用戶的寬帶ARPU較低,從根本上制約了我國寬帶接入的發展水平,也導致我國的寬帶建設對成本更為敏感。

    近年我國寬帶接入保持每年3000萬左右的用戶增長,在全球一枝獨秀,是全球寬帶產業的主力市場。但我國離“寬帶強國”還有很大的距離,無論從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角度還是從滿足用戶業務需求的角度來看,啟動國家寬帶戰略,推進寬帶升級提速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20-100M的接入速率將成為我國寬帶接入未來幾年的努力目標。

    2、協同破解寬帶中國戰略難題

    寬帶產業的發展涉及政府、用戶、運營商和設備/器件商等多個環節,要形成良性的產業環境有賴各環節的通力協作、同舟共濟。目前各環節都存在影響發展的不利因素,而且多種因素互相制約。用戶方面,常常抱怨帶寬低、資費高,但通常不愿為寬帶升級多付費,并對實施FTTH時的室內改造有抵觸。政府方面,在戰略和宏觀層面對寬帶發展期望高,但在具體政策上尚存爭議,還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和切實的政策支持。運營商方面,業務收益與網絡帶寬的剪刀差越來越大,增速不增收,成本壓力加大;光纖接入面臨來自小區物業和部分用戶的種種限制,推進難度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競相采用低價策略吸引客戶。設備/器件商方面,運營商的設備集中采購,使得設備商的競爭更加白熱化,設備價格不斷降低,導致設備/器件商盈利困難。



    從運營商的角度看,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和FTTH的推進還存在多方面的挑戰,除運營商自身努力外,還有賴多方協同破解難題。(1)入場難問題:小區物業對運營商FTTH建設收取不合理的費用或設置障礙,使用戶駐地網建設面臨困難。(2)入戶難問題:部分老舊小區用戶擔心破壞住宅原有裝修而對FTTH改造不予配合。(3)市場無序競爭問題:小區被物業或某一運營商壟斷后,其它運營商無法再提供服務,用戶對運營商的選擇權無法得到保障。(4)對農村或困難家庭的寬帶補貼問題:國家還未設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缺乏財政補貼措施。(5)用戶體驗提升問題:用戶體驗涉及終端、接入網、核心網、互聯出口、應用端等多個環節,單方面的接入提速無法明顯改善用戶業務體驗。(6)運維支撐體系與IT系統改造問題:為支撐光纖接入業務發展,原有的網絡運行維護和業務管理體系需要相應地改造調整。(7)維護手段問題:隨著光纖下移,需維護管理的遠端節點大大增加,運維壓力增大,PON設備以及ODN的監測和運維手段均需增強。(8)網絡整體升級問題:接入層的融合與帶寬提升將影響網絡體制和網絡架構,整個網絡需要相應升級改造,網絡投資壓力加大。(9)FTTH話音業務提供問題:由于斷電無法使用電話業務,用戶的使用習慣還需培養。(10)ODN建設問題:ODN已成為光纖接入成本的主體,ODN涉及樓宇與室內布線,運營商與開發商/物業以及用戶間的協調難度大,而且無源ODN的維護難度也大。

    總之,為破解寬帶中國戰略難題,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對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寬帶發展要建立相應補貼機制;并營造公平、開放、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二是設備/器件商要千方百計通過技術創新和集約化、規模化來降低設備成本;三是運營商對技術選擇和設備成本要求要更加理性務實,并努力降低運營成本和通過業務創新提升寬帶收益。

    3、務實選擇寬帶接入技術模式

    固定寬帶接入的技術手段主要有DSL、FTTx和CableModem。根據市場研究公司Point-Topic的數據,截至2012年3月,全球固定寬帶接入用戶已超過6億,其中DSL依然是主流,約占60%,CableModem約占20%,FTTx約占17%。近年全球FTTx用戶占比在不斷攀升,Cablemodem變化不大,DSL占比在逐步下降,2011年第4季度全球FTTx用戶增長首超DSL增長。全球寬帶接入技術選擇也呈現明顯的地域特點,日本、韓國、中國等亞太國家的FTTx占比高,北美的Cable Modem占比高,歐洲的DSL占比高。

    我國寬帶接入正處在由DSL主導向FTTx主導過渡的階段。但鑒于我國用戶居住環境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在較長時間內依然會多種寬帶接入模式并存。在技術模式的選擇上應該本著理性務實的態度,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前提下,力求總體建設與運營成本最優。

    (1)在新建地區堅定推進FTTH,并推動FTTH成本的持續下降

    FTTH是寬帶接入的終極解決手段,隨著PON設備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由于FTTH不存在FTTB/C方式下的實裝率低問題,使得FTTH的經濟合理性逐步提升,因此在新建區域采用一步到位的FTTH方式被普遍看好。我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催生了大量的新建住宅,FTTH在我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工信部推動的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對2012年我國FTTH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即新增FTTH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期末,FTTH網絡覆蓋2億個家庭。在技術選擇上,PON無疑是實現FTTH規模化發展的不二手段。目前的主流技術有EPON和GPON兩種,二者各有所長,現階段在我國并存。在PON的技術選擇上,我國運營商采取了實用主義態度,即更注重設備的性價比而不拘泥具體技術。EPON今天還是我國FTTB市場的主流,并率先向10GPON邁進,而GPON在FTTH市場有較強競爭力。無論是EPON還是GPON,10GPON都是近期演進路標,而40G堆疊PON和WDM-PON將可能成為更長遠的技術選擇。

    今天FTTH建設成本依然較高,在FTTH大規模發展過程中,無論是運營商還是設備商都面臨很大的成本壓力,因此如何降成本成為了FTTH發展之關鍵。2011年中國聯通2500萬線的PON集采總量以及2012年中國電信2100萬線的PON集采總量對PON設備成本的下降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而實現局端OLT與終端ONU/ONT的異廠家互通,對于實現FTTH終端市場開放和進一步推動成本下降至關重要。對于占FTTH成本主體的ODN,也需要通過ODN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實現其成本的持續下降。



    (2)對老舊地區改造,盡可能利用原有資源,因地制宜選擇技術模式

    目前不分場合地全面推廣FTTH并不經濟可行,還存在實施上的困難。光纖和銅纜在我國的接入網中將長時期共存,光進銅退需要循序漸進。尤其對于許多老舊區域,實施FTTH改造在工程建設和與用戶協調方面難度很大。在這些場合,FTTB/C依然是可以采用的技術模式,并可繼續利用既有銅纜資源作為最后幾百米的接入手段。隨著DSL技術的不斷進步,超高速銅纜接入成為可能,FTTx+DSL能夠滿足數十兆的接入帶寬需求。總之,對于老舊區域,要區分不同情況,因地制宜選擇技術模式,沒有必要一味強求FTTH。

    近年VDSL2的技術進步重新激起了運營商對DSL的興趣。雖然全球DSL總量在逐年下降,但VDSL2卻保持增長并將逐步成為DSL建設的主流。據市場研究公司Infonetics的預測,VDSL2將從2011年到2016年連續保持增長,尤其是Vectoring,多線路綁定(Bonding),增強的動態頻譜管理(DSM)等技術的成熟,使得銅纜接入潛力得到更充分挖掘。2010年多個設備商發布了VDSL2Vectoring解決方案,各運營商也相繼開展測試和試商用。Vectoring技術使VDSL2的干擾問題在500-800米范圍內得到很大改善,從而能極大提升帶寬,滿足50-100M的帶寬接入需求。隨著VDSL2在全球的規模應用,VDSL2終端成本也有望持續下降。而ITU-T正在標準化的G.fast技術則能在100米距離內,利用雙絞線實現高達千兆速率的寬帶接入,有望成為又一種高性價比的超寬帶接入手段。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唐雄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