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手機品牌扎堆發布 國內公司籌謀高端市場


    時間:2012-09-24





    萬眾矚目的iPhone5終于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其并非熱鬧九月的唯一主角。在專利大戰落敗的三星發布了GalaxyNoteII,諾基亞也搶在蘋果之前發布了兩款全新的WP8手機,摩托羅拉移動開始了被谷歌收購后的重啟。

    反觀國內,隨著2012通信展的開幕,中興、華為、酷派、海信等國產手機廠商高調亮相,各家“雙核大屏”智能終端新品紛紛亮相,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也邁入飛速發展的新階段,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了井噴期。

    新一輪智能手機大戰中,誰能成為勝出者?

    國產手機銷量無憂,利潤成難題

    步入2012年,國產手機開始發威,憑借價格上的優勢,市場份額猛增。根據市場調查公司iSuppli最新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調查報告》,2012上半年,“中華酷聯”四大國產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占了整體市場份額的近50%,一舉擊敗諾基亞、摩托羅拉、蘋果等諸多國外品牌。一時間,洋品牌遭遇了國產手機的全線阻擊。

    或許是感受到了國產手機的威脅,國際品牌在九月份動作頻頻。諾基亞、摩托羅拉兩大昔日巨頭搶在蘋果之前發布了旗艦機型,尤其是諾基亞聯合微軟發布的搭載WP8的Lumia920,被業界認為是諾基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蘋果也終于在上周揭開了萬眾矚目的iPhone5的面紗,雖然被批創新不足,但首日的訂貨量就超過了200萬部,也是來勢洶洶。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國際品牌手機新品的扎堆發布,對國內手機廠商的沖擊并不大。因為從國內市場來看,國產品牌賣得最好的還是2500元以下的中低端機型,而這幾天發布的新機型幾乎都定位于高端,售價將在4000元以上,和國產手機的競爭不在同一檔,消費人群也不是同一個層面。國產手機憑借與運營商的合作,以低價優勢可以牢牢地籠絡住一批用戶。所以從銷量上來講,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但從盈利角度來說,國產手機與三星、蘋果等國外品牌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據市場研究公司ABIResearch統計,今年上半年,蘋果和三星聯手占據了全球手機市場利潤的90%以上的利潤。

    “機海戰術”的確讓國產手機廠商在市場份額上分到了一席之地,但從近期各家企業公布的半年財報來看,手機利潤率還是偏低。以酷派為例,酷派今年上半年營收51億元,凈利潤為1.25億元,利潤率僅為2.45%。

    在8月份的千元智能機規模集采競標中,運營商將價格壓得非常的低。在中興與聯通推出定制機發布會之后,中興執行副總裁何士友連連表示“不賺錢”,同時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也稱“利潤低得可憐”,僅僅能夠達到利潤平衡。隨著小米和360這些互聯網公司也涌進手機市場攪局,傳統的國產手機生廠商表示出種種無奈。

    業內人士甚至預計,今年年底的國內手機市場或將出現洗牌。在智能機價格戰的壓力下,有些小的廠商甚至會破產。國內手機廠商如若一再以“平民”的身份穿梭于智能機市場,無疑是坐以待斃。

    改革!國產手機謀劃高端市場

    品牌的塑造少不了高端精品的支撐,蘋果的iPhone、三星的Galaxy,即使售價四五千元,仍然能夠讓消費者趨之若鶩。蘋果和三星即使只占據了銷量上20%左右的市場份額,但卻能夠牢牢把持超過80%的利潤,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去年,中興、華為、酷派等廠商通過與運營商合作,積極拓展渠道,在國內市場斬獲了不少份額。但千元智能手機利潤低,一直是困擾國內手機廠商的問題。對此主打低價智能手機的國產廠商開始在中高端機型蠢蠢欲動。

    今年通信展,中興和華為的高層都明確表示,今年要在中高端市場加大力度的戰略意圖。

    中興副總裁王勇表示,中興要求追求數量上的份額向營收上的份額轉型,不能做行業的搬運工,中興手機后續發展的重點是2000元左右的產品。

    華為終端中國區總裁王偉軍也表示,在運營商的拉動下,千元智能機在中國發展迅速,但華為也要對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機型進行相應的布局。

    王偉軍表示,華為智能機銷售數額在中國市場占了其在全球市場的60%,但收入只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而華為追求規模和利潤的目標是一致的。很明顯,華為未來在追求低端產品覆蓋規模的同時,將會重點加強高利潤率的中高端產品。

    事實上,規模與利潤如何平衡一直是國產廠商面臨的難題。不過王勇對國產高端手機的前景比較看好。王勇認為,國產廠商除了在千元以下的手機占據主導之外,在2000元左右的中高端手機仍然有不錯的表現,而國際品牌在這個價位段不具備任何優勢,同樣的價格消費者必須為他們支付品牌溢價。

    國產手機開發高端產品,開發自己的旗艦產品至關重要。國內廠商沒能在高端智能機市場有更大的作為,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自己的旗艦機型。而縱觀叱咤國際高端智能機市場的蘋果和三星,它們的成功就是擁有旗艦產品,然后以之為切入點。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國產手機一旦進軍高端市場,切勿盲目地進入價格戰。在消費者的印象中,無論國內品牌的智能機如何降價,蘋果、三星等品牌在價格方面稍稍讓步,都是一種奢求。看似它們都有種欲擒故縱的狡猾,實則是在走自己的路,讓別人降價去吧。

    智能手機市場的角逐中,國產手機廠商面臨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的重壓,要想崛起、超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路還需要繼續走下去。



    來源:騰訊科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