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74.48億元,同比增長64.6%,連續3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12~2014年,云計算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5.92%,到2014年,中國的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3.08億元。這是記者在日前舉行的“2012中國IT服務年會”上獲得的信息。賽迪顧問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中心人士認為,目前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已處于起飛階段。
IT產業的新形態
經過幾十年轟轟烈烈的發展,全球ICT(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已經擁有十幾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賽迪顧問副總裁赫建營博士表示,ICT產業一直在向前演進,而最近兩三年全球ICT產業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形態,即軟件、硬件、服務整合為一家。
事實的確如此,IBM從一個做服務器的企業,已經演變為全球排名第二的軟件服務提供商;微軟則推出了自己的服務器;甲骨文花費74億美元收購了SUN;谷歌更是斥資12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今天,幾乎所有的軟件企業,哪一個沒有自己做一體機或者相關硬件的打算呢?這就是整個ICT產業演進的歷程,這就是未來整個IT或者IT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赫建營說。
今天,整個IT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即軟件、硬件、服務開始集成于一體,企業很難再說自己是一家硬件廠商、軟件廠商或IT服務廠商了。在每個IT產業周期興起的時候,人們都見證了偉大的公司的誕生。赫建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在今天的云時代或者移動互聯時代,會有什么樣偉大的公司即將誕生呢?有人覺得可能會是谷歌或者蘋果,但他們又能輝煌多久呢?”他說:“未來的明星企業在哪里?我們將拭目以待。”
一個硬幣的兩面
沒有人會否認,正是由于iPad和智能手機的誕生,才扭轉了原本由PC所主導的個人終端的頹勢。而在這一表象的背后,真正的推力則源自整個IT產業的潮流和趨勢。“我們在過去幾年中聽到過無數個新鮮詞匯,IT產業也從來不缺乏熱詞,未來還會有什么熱點震撼我們嗎?我想不會有更多的熱點了。”赫建營說。他認為,決定整個IT產業發展的將是以下4個名詞:
第一個就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將成為未來全球IT產業最大的趨勢,目前對此已無爭議。
第二個是云計算。1年前最熱的應該就是云計算,它作為一個技術和產品發展趨勢,作為IT產業未來的一個重大產業業態,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而且它現在開始從“云端”走向“落地”,開始扮演自己應有的角色。
第三個是大數據。赫建營認為,大數據絕對不是一大堆硬盤和字節,而是將數據應用和技術融合為一體的新興業態,在未來必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會。
最后一個就是商業分析。赫建營說:“商業分析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美好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云計算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將讓商業分析在未來擁有施展拳腳的舞臺。”
在赫建營看來,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就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將互相配合,呈滾動式向前發展。“移動互聯網是更容易落地的一個產業,產值可能比云計算更加龐大,據我們粗略統計,2015年移動互聯網的產值將超過2.8萬億元,而云計算的產值只有它的一半或2萬億元左右。”赫建營說。
據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副巡視員謝渡嬰介紹,在總體經濟呈下行趨勢的情況下,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去年全年實現業務收入1.84萬億元,今年1~7月業務收入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5.4%,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亮點。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快速發展,實現收入6614億元,占產業整體規模的五成以上。
謝渡嬰認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著新的戰略機遇,從技術和產業角度來看,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快速發展,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垂直整合正在塑造新的產業格局。
IT服務加速步入“云時代”
2011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為288.23億元,同比增長72.3%。隨著云計算由概念推廣到逐步落地,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云服務模式不僅能夠節省企業IT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還能夠提高業務的敏捷性。云服務模式逐漸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云計算商業模式的逐步完善和生態系統的逐步形成,預計到2014年,中國的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3.08億元。
按照《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所確定的目標,到2015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業務收入要突破4萬億元,占信息產業的比重達到25%,年均增長24.5%以上。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超過2.5萬億元,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的比重超過60%。
赫建營表示,整個IT服務產業的市場成長率甚至要超過整個軟件產業,而IT服務市場有兩個趨勢值得關注:一是云計算浪潮下整個ICT產業向服務型華麗轉身;二是基于云后臺的移動云服務,成為ICT產業的一匹“黑馬”。
對于云計算的不同平臺,賽迪顧問提出了自己的建設性意見。例如,針對中國云服務產業呈現出的“輕基礎、重應用”的生態現象,中國平臺與軟件層(PaaS)的云服務企業應該把創新重點聚焦于企業級APP(第三方應用程序)提供商與平臺商的良好生態系統的建立上;基礎設施層(IaaS)的創新發展應立足于將現有的數據中心劃分為區域數據中心、行業數據中心,在建立符合標準的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超大規模的云計算體系。同時,圍繞一些區域化、行業化數據中心進行建設,在區域市場要滿足企業對于IaaS的需求;而針對運行支持層的創新突破,重點則在于盡快制定完善我國的云服務標準。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作者: 王曉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