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電信運營商半年報均已出爐,從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且局勢已經發生了巨變。上半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收入之和終于接近中國移動,這意味著重組四年后,中國電信業已經扭轉了中國移動完全一家獨大的局面,構建了適度均衡的市場競爭架構。與此同時,中國電信業也開始了以3G為主導的移動互聯網發展潮流,這也是語音業務逐漸進入微利時代,電信業最迫切需要實現的運營模式轉變。
流量經營是亮點
在3G移動數據業務、流量經營等方面,三家運營商均有較高程度的增長,數據業務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國移動3G客戶總數超過6700萬,數據業務收入760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其中無線上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1.6%;中國電信3G用戶達到5096萬戶,移動數據業務收入為192.67億元,同比增長46.7%;中國聯通3G客戶達到5753萬戶,移動業務收入622.7億元,同比增長23.4%。從3G業務增長率、3G客戶規模等角度來看,三家運營商基本呈現齊頭并進的局面,并逐漸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平衡。
高額補貼拖后腿
不過,受宏觀經濟下行、移動互聯網沖擊、行業競爭加劇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三家運營商的發展態勢在今年上半年均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受累于高額3G終端補貼,特別是中國電信對iPhone合約機的引入與營銷,極大地增加了成本。中國電信2012年上半年手機補貼高達115.4億元,同比增50%,給企業利潤的實現帶來很大壓力,導致中國電信凈利潤同比下降8.3%;中國聯通凈利潤增長率高于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但凈利潤絕對值遠低于其他兩家運營商,利潤率為三家中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因為針對iPhone補貼成本上升和會計算法,成為上半年唯一一個利潤下滑的運營商,但是很多分析師也看好iPhone為運營商能夠帶來長期收益,這要取決于運營商的補貼策略。上半年中國電信移動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6.7%,達到行業最領先的水平,數據業務營收占比也是同業中最好的水平。由此可見,中國電信兩年前提出的“新三者”轉型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
數據增值業務為主
總體來看,三大運營商都已經全面展開了面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調整,電信業全面轉入數據增值業務為主的過程中,三大運營商開始面臨嚴峻的發展環境及激烈市場競爭考驗。微信、米聊、iMessage等移動互聯網應用對傳統通信業務的替代效應進一步擴大,而流量經營帶來的收入與利潤的增長尚不明顯。
可以說,國內運營商飛速發展的高峰已階段性過去,未來將迎來一個競爭結構更為穩定、發展速度相對合理的新階段。據統計,全球的非話音收入已占電信運營收入的半壁江山,互聯網業務已主導了電信收入增長,盡管ICP行業只及電信業收入的九分之一,但56個上市的ICP公司市值達到三大電信運營商之和的一半。目前百度市值已超中國電信,騰訊也超中國聯通。且我國ICP行業營收年增37%,電信運營商收入年增僅為10%。運營商的轉型創新之路并不平坦。
來源: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