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惡意軟件形成黑色產業鏈 移動互聯網安全拉響警報


    作者:吉利    時間:2012-09-03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劃時代技術潮流的迅速到來,移動通信產業在面臨更大的創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信息安全挑戰。據悉,針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聯網信息系統的探測、滲透和攻擊逐漸增多,竊密木馬不斷演變升級,出售惡意代碼軟件已形成地下產業鏈。

    基礎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手機惡意軟件已形成黑色產業鏈

    據統計,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3.56億。而瑞星統計,2012年上半年,國內互聯網上新增病毒約335萬個,受害網民達7.4億人次。

    據CNCERI數據顯示,2011年,共發現近890萬個境內主機IP地址感染了木馬和僵尸程序,較2010年增加78.5%。處置境外5078個規模較大的木馬和僵尸網絡控制端和惡意代碼傳播源。2011年截獲的惡意代碼樣本數量特別是木馬樣本數量,較2010年明顯增加。

    同時,2011年CNCERI捕獲移動互聯網惡意軟件6249個,包括惡意扣費、隱私竊取、遠程控制、惡意傳播、資費消耗等多種危害用戶的功能;其中中高危惡意軟件占80%,大部分移動互聯網惡意軟件都具有嚴重的危害性。

    據飛象網了解,目前手機惡意軟件活動于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各環節。“不法SP與部分山寨機合作,內置后門,強制用戶定購業務或者盜取用戶信息;同時,垃圾廣告商與手機惡意軟件編寫者勾結,利用被控終端傳播廣告;另外,惡意軟件編寫者還為不法SP、部分山寨機提供軟件工具”,業內人士透露說。由此,手機惡意軟件已形成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不良信息治理仍面臨巨大壓力 呼吁明確垃圾短信界定標準

    據悉,不法分子利用手機病毒進行吸費、竊取用戶隱私,控制手機發送廣告信息、傳播不良信息等,導致不良信息治理仍面臨巨大壓力。

    來自中國移動統計數據,截止2012年6月,根據中國移動江蘇、廣東公司對“屏蔽10086短信”手機惡意軟件專項監測,已發現394種該類軟件。

    截止2011年12月,中國移動總部發布手機惡意軟件預警通報10期。江蘇和廣東監測系統共監測到手機惡意軟件700余種。涉及symbian、android、windowsmobile等多個平臺。

    另據12321用戶調查,2011年上半年用戶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息13條。收到垃圾短信息占全部短信息的比例為27.3%。并有68.3%的用戶認為運營商應該對垃圾短信承擔責任。

    對此,中國移動表示,已采取多種措施治理垃圾短信,截止今年6月30日,“共封堵淫穢色情網站600,497個”。但是“仍面臨缺乏權威的垃圾短信判別標準,人工環節多、封堵容量受限、網間聯動機制還未健全等諸多難題,與廣大客戶的期待還有距離。”

    而在此前,針對鬧得沸沸揚揚的垃圾短信問題,中國電信相關人士同樣指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明確垃圾短信的定義以及更具體的界定標準。

    2012年3月,工信部發文要求運營商對利用自有端口、行業端口開展短信群發業務的進行白名單管理,對群發短信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查,用戶同意后方可發送短信。并表示,對涉嫌違規的端口類短信群發業務依法處罰,對利用個人通信號碼開展經營性群發垃圾短信的行為進行查處。

    另據悉,自2010年信息安全管理部成立后,中國移動制定了信息安全責任制、基礎信息安全、業務安全、客戶信息安全4大領域20余個安全制度。并建立了信息安全集中管控平臺,實現對垃圾短信、色情網站、騷擾電話、手機病毒、虛假號碼等5類不良信息的集中治理。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吉利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