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音業務觸頂 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化加速到來


    作者:崔玉賢    時間:2012-08-29





    近日中國移動成立互聯網公司、中國電信八大基地獨立的消息不絕于耳,電信運營商核心電信業務的萎縮逼迫電信運營商向互聯網公司學習,去電信化從而向互聯網化演進。

    語音業務觸頂 電信業務趨向互聯網化

    “從2011年初至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達1億,手機用戶的人均短信流量下滑了7%。”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的一席話引起了電信運營商的轉型思考。根據鄔賀銓院士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非話業務收入占電信業務收入將近50%,同比增長17.5%,對收入增長貢獻88.3%。從收入來看,移動數據的收入占到移動業務收入的30%。

    在中國移動舉辦的“第六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也表示“無線上網業務成為拉動運營商增長的重要力量,為運營商帶來發展機遇。如何做好數據流量經營,如何應對互聯網業務的替代,如何維護通信行業的價值,是全球運營商面臨共性問題。”

    電信運營商核心的電信業務——語音業務正在萎縮。

    根據愛立信的統計,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移動通信數據流量就已經超過了語音流量。根據預測到2015年全球的移動數據業務比2011年增加26倍。2010年中國移動公司的忙時數據流量占到全網41%的帶寬,中國移動本身的數據流量2012年已經超過了整個移動話音流量。“電信業務正在趨向于互聯網化。”鄔賀銓認為。

    電信業務趨向于互聯網化不僅僅來自于內部的轉型需求,更多的還來自于外部競爭壓力所迫。騰訊推出微信、小米推出米聊、蘋果的iMessage、Viber提供免費電話、FaceTime支持iphone和ipad用戶的免費電話以及視頻通話……這些免費的應用給運營商帶來了沖擊。正如中國移動集團總裁李躍所說:“互聯網商業模式對我們的競爭,十年來從來沒有間斷過,始終給公司巨大壓力。如果沒有政府的保護,電信運營商沒有各種進入門檻,我們的語音業務,就有可能被互聯網公司取代。”

    去電信化 運營商向移動互聯網化轉型

    中國移動將組建互聯網公司、中國電信將八大基地獨立……無一不預示著電信運營商在一步步地邁向移動互聯網。

    中國移動甚至提出了“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十六字方針。奚國華表示,電信運營商不僅要做智能管道,還要出更多更好的移動互聯網創新產品,大力發展云計算、物聯網等社會化公眾信息服務。

    在組織結構上,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了互聯網化的工作。據了解,中國移動將以廣東互聯網基地為基礎成立互聯網公司,將目前移動九大業務基地從省公司剝離并歸入互聯網公司。而中國電信則將八大基地獨立出來成立互聯網公司,以高回報、高激勵去承擔高風險。“這就是說,運營商在組織結構上現在也開始學習互聯網企業的模式。”

    對此,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也認為,去電信化是電信運營商的唯一生存之道。

    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化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開放。開放是移動互聯網最基本的特質。在移動互聯網產業鏈里無所謂主導和王者。因此,電信運營商必須堅持開放,實現互利共贏。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李學林建議運營商應當以開放的思維,要推進運營商之間的網絡和業務互聯互通,同時加強對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合作,整合產業鏈資源,通過需求對接、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崔玉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