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畢業于南京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卻成為IT精英登上麻省理工學院的講臺。他致力于在網上為企業提供一個純凈的辦公空間,建造一座座“互聯網寫字樓”,而當大量企業匯聚到這個平臺時,就將形成一個繁榮的商業世界。
2012 年5 月,一個中國年輕人應邀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表關于互聯網應用的演講。演講者喬月猛,國內人稱“喬幫主”,由此成為中國IM 企業中登上麻省講臺第一人。
IM 是Instant Messenger 的縮寫,意為即時通訊。在今天的互聯網上,騰訊QQ、MSN、Google talk 是IM 領域的幾大工具。
個人與個人之間能即時通訊交流,企業與企業之間能否也如此溝通呢?喬月猛敏銳地發現了IM 除個人市場外的另一個市場——企業。
“我們把即時通訊用戶群分為個人市場和企業市場,希望能為企業之間的即時通訊建立起橋梁。”喬月猛說。
如果不是交換了名片,記者很難相信IMO 總裁喬月猛如此年輕。坐在記者面前的喬月猛今年33 歲,身著淺藍襯衫,干凈的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文質彬彬——典型的IT 青年才俊形象。接過他的名片,“上海易睦網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IMO 云辦公室CEO”的字樣很是醒目,字體的色彩搭配簡潔明快。
跨行創業
見喬月猛之前,聽聞這位年輕CEO 斯文安靜;開聊之后,喬月猛的言語間掩飾不住對于IMO 產品的執著與激情。“我這個人喜歡盯住一個點,打得很深,如果喜歡,就會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上面,不會放到其他方面。”喬月猛的點,就是IMO。
那么,什么是IMO ? IMO 全稱Instant Messaging Office,即互聯網即時通訊辦公室。與服務于個人用戶的即時通訊工具不同,IMO 服務于企業。在IMO 的官方網站上,你會看到這樣的產品定義:IMO 是全球領先的企業即時通訊互聯網平臺,在“IMO 云辦公室”里,每位員工由企業分配一個“座位即時通訊賬號”,企業管理者可直觀地了解企業的部門結構和人員情況,無論身處何地,員工都可以通過文字、語音、視頻、文件傳輸、電子公告、遠程協助、電子白板……進行協同辦公。簡言之,IMO 即為企業搭建的電子化辦公平臺,不僅可以實現一個企業的內部辦公交流,在此平臺上的所有企業都可以互相即時溝通。
IMO 產品屬于IT 行業,這是一個講求專業和技術的行業。很難想象,一個并非學計算機出身的理科生跑去創業,能成為IT 公司的老總,喬月猛卻做到了。
出生于江蘇連云港的小鎮,喬月猛說影響自己最大的不是成長環境,而是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1999 年,喬月猛在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讀大四。當時,朱亞農博士帶領大唐電信上市,又在南京創辦了一家寬帶互聯網企業,他們的團隊來南大招人,正好遇到了一直熱衷計算機的喬月猛。
那時,雖然工商管理是喬月猛的主業,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計算機這個“副業”。喬月猛說,自己在少年時代就對計算機有著強烈的興趣,“覺得計算機就像一個神奇又智能的大玩具”。在那場招聘會上,朱亞農博士的招聘演說讓喬月猛對計算機的“興趣”燃燒成為“激情”,他當即決定加入這個團隊。
在朱亞農團隊兩年多的工作經歷讓喬月猛積累起豐富的技術經驗,開闊了眼界,并萌生出創業的念頭。
回憶過去,喬月猛很感激,“朱博士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人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永遠別小看你自己”。喬月猛的事業心從那時開始蓬勃燃燒,但他的踏實又同時體現了出來,“我沒有那么遠大的目標,會更務實一些”。
2003年,喬月猛加入上海電信,這次的加入對他的未來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喬月猛提出“理想商務”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模式。該業務模式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不僅受到中國電信集團的重視,也深受業界好評。
隨著與客戶接觸次數增多,喬月猛發現,在本應高效率的企業辦公環境中,QQ、MSN等個人聊天軟件廣泛存在,“簡直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公事、私事、工作、娛樂都能聊”。因此,喬月猛萌生出一個想法,打造一個專為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即時通訊運營平臺,相當于企業領域的“騰訊QQ”。
這就是IMO云辦公室最初的設想,“在網上為企業提供一個純凈的辦公空間,避免諸多娛樂功能分散注意力”,喬月猛說。于是,當他意識到IMO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和社會效應后,從2006年下半年起,喬月猛就開始帶領團隊進行艱苦的IMO產品研發。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