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迎接光纖時代的到來


    時間:2012-08-22





      以光網絡建設為主體的寬帶網絡升級已成為各國政府及其電信運營商的共識。雖然起步落后于發達國家,但我國的電信運營商也已制定計劃,開始著手進行國內寬帶通信網絡的建設。

      中國寬帶通信網絡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的網絡速度排名靠后,與經濟大國地位不符

      雖然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人,總量居世界第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1年底,然而在平均網速方面,排名卻相對落后,根據Akamai的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第4季度,我國網絡的平均網速僅有1.5Mb/s,還沒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不僅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以及近鄰韓國和日本,甚至還落后于很多如墨西哥、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與我國總體經濟排名世界第2的地位嚴重不符。

      我國寬帶的滲透率仍然比較低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寬帶網絡,寬帶接入用戶數目逐步上升,從2004年的2385.1萬增長到2011年的1.5億人,漲幅超過了500%,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6.86%。至2011年底,全國寬帶接入用戶占5.13億互聯網總用戶的29.24%。然而雖然我國寬帶網絡發展迅速,但寬帶接入用戶占互聯網用戶的比例卻沒有明顯提高。從2004年-2011年,一直維持在25%-40%之間。

      目前我國在寬帶普及率、光纖接入、網速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雖然我國的寬帶用戶總數居世界第一,但寬帶用戶滲透率卻比較低。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11年12月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寬帶用戶滲透率僅為10.94%。而根據2011年6月的統計數字計算,寬帶用戶滲透率也僅為10.35%,排名世界第34位。對于我國居民來說,實現全社會的寬帶接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光進銅退”的全國網絡更新,光通天下的時代到來

      已有的xDSL接入方式已不能滿足寬帶網絡對速率的發展要求

      我國目前寬帶接入用戶雖然增長較快,但大多數用戶仍是使用傳統的ADSL、VDSL等xDSL銅線接入的方式。這種接入由于其固有的設計限制,只能實現較為低速的寬帶接入,而無法進行更高速率的信息傳輸。

      DSL數字用戶專線是一種基于普通電話線的寬帶接入技術。它在同一銅線上分別傳送數據和語音信號,在信號傳輸中數據信號不通過電話交換機設備,從而在上網傳輸數據信號時不會影響電話的正常使用。目前主要使用的ADSL,其上行和下行的帶寬不對稱,以滿足更多使用的下載業務。在過去的電話線接入網絡時代,ADSL是最常用的接入方式,其理論最大上行速率為1Mb/s,下行速率可達8Mb/s最大可達12Mb/s。在我國的寬帶接入用戶中,使用xDSL技術的仍占主要部分。自2006年以來,80%的寬帶接入用戶通過xDSL方式使用網絡。

      現在的網絡數據業務規模急速擴大,xDSL提供的速率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尤其是流媒體數據的出現,使得由xDSL技術實現的寬帶網絡不堪重負,寬帶接入逐漸成為用戶的首選。從2005-2011年我國寬帶接入用戶與xDSL接入用戶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以前xDSL用戶增長率一直大于寬帶用戶增長率,但差距逐年縮小,2010年,寬帶用戶增長率已經超過xDSL用戶增長率。

      新的高速通信網絡要求信息傳輸速率至少在10Mb/s以上,發達國家制定的高速寬帶網絡的一般接入速度更是高達1Gb/s日本和韓國等。在這樣高速的要求下,傳統的以銅線為傳輸媒介的xDSL線路已不能勝任傳輸任務。而以光纖為傳輸媒介的FTTx接入已成為目前主流采用的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方式。

      FTTx成為各國發展寬帶通信網的首選

      FTTx使用光線路終端設備,將用戶以光纖方式連接到網絡中,并最終實現全光網絡信號傳輸。目前常見的有光纖到戶FTTH、光纖到樓FTTB、光纖到小區FTTZ等。其中最為高效的是光纖到戶FTTH,可以將終端用戶直接接入到光網絡中,從而避免了“最后一公里”的信號損耗,其上下行帶寬都可以達到100Mb/s甚至1Gb/s。在目前全球寬帶平均速率最高的國家中,韓國和日本均著重推廣FTTH接入。

      我國也已經開始了光網絡的建設,2005年-2011年,我國光纜鋪設總長度由約405萬公里達到約1205萬公里。其中中國電信在“十一五”期間共退出銅纜6500萬線對公里,實現光網絡的規模部署。無源光網絡PON應用規模已超過1億線,寬帶端口數占比24%,FTTx覆蓋家庭數達到1000萬。2011年我國FTTx覆蓋家庭數約4500萬,用戶達到1556萬戶。

      光纖化是各國寬帶業務的發展趨勢,光網絡的大量普及,將逐漸超過DSL成為主流寬帶接入方式。比如日本和韓國,FTTH/FTTB用戶數正在超過DSL用戶。光纖網絡的速率明顯高于DSL,同時價格也低于DSL。比如在荷蘭的電信運營商Orange,使用ADSL的用戶平均1Mb/s的收費為2歐元,而FTTH用戶只需花費0.45歐元。在西班牙也是同樣,西班牙電信使用ADSL的用戶花費7歐元獲得1Mb/s的寬帶服務,而使用FTTH的用戶,平均1Mb/s只需3歐元。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光纖的運營費用負擔低于銅線,這無論對于運營商還是用戶,都是更優的升級方案。但是由于曾經進行過大范圍的xDSL網絡建設,已完成的投資和設備有一個成本消化的過程,所以進行“光進銅退”需要一個過程,從國際經驗來看,這個階段需要5-10年。

      國內無線網絡發展迅速帶來流量壓力,提升主干傳輸網絡刻不容緩

      中國的無線網絡發展迅速,三大運營商積極推進3G網絡建設,截止到2011年11月,3家運營商累計建設3G基站約79.2萬個,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為22萬、26萬及31.2萬個數據來源C114,工信部。而在3G網絡覆蓋范圍日益增大的情況下,截至2012年4月,三大運營商的3G用戶數也已分別達到5177.3萬,4556萬和6187萬。

      相對于傳統手機用戶,3G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的比例較大,平均每用戶網絡流量也比以前有了較大的增幅。對于無線運營商來說,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數據業務爆炸性增長。據思科統計,在無線用戶的日常使用中,網絡視頻是使用流量最大的部分。VNI推算,2010-2015年中國網絡視頻用戶將從2.84億增長到5.17億。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將使用無線設備進行在線視頻觀看。除此之外,社交網絡SNS正在取代語音通話/短信成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目前僅中國的SNS用戶就有4億-6億,并且用戶人數仍繼續增長。據調查表明,SNS中知名度較高的新浪微博,其90%的訪問量來自于移動終端上網的方式。其他的無線應用如電子郵件、網頁瀏覽、在線游戲等的使用量也都在不斷上升。中國移動的數據顯示,2007年到2010年,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普及率由24%提高到51%,每個用戶的平均流量由4MB/月上升到15MB/月,而到了2011年,用戶月均流量更是上漲到18MB/月,相比2007年漲幅超過450%,在廣東、江蘇等一些大省,手機上網普及率超過已經超過60%。

      中國聯通2011年GSM業務手機上網用戶凈增778.7萬戶,達到6,360萬戶,用戶滲透率達到39.8%。3G用戶月均數據流量達到267MB,同比增長50.1%。

      為支持快速增長的無線流量需求,以及加強無線信號覆蓋比較差的室內及死角區域的信號質量,無線運營商目前普遍采用了無線+WiFi+有線網絡的方式,將用戶的無線終端設備信號通過有線網絡尤其是寬帶網絡進行信息傳輸。WiFi是由APAccess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無線網絡。其中,AP一般稱為網絡橋接器或接入點,它可以進行無線局域網絡和有線局域網絡之間的信號互聯;而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收由AP所發射信號的客戶端CLIENT端設備。通過這樣配置的WiFi,相當于構成了1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路由器。這樣,任何1臺無線終端如手機或平板電腦或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通過AP去分享有線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絡的資源。這樣的組合有兩個優點:第一,可以豐富無線網絡的覆蓋范圍,使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無線網絡;第二,大大減小了人員集中地區無線網絡的負荷,并且可以給用戶提供高速穩定的無線網絡體驗。

      中國移動正在大力發展WiFi,2012年計劃新增無線熱點140萬個。中國電信則把“無線中國”作為其“寬帶中國”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電信采用CDMA2000+WiFi的方式將C網和自己的光網絡相連接,提供高速無線網絡給用戶。中國電信天翼WiFi熱點已經達到30多萬個,而公司的目標是到2012年底達到100萬個WiFi熱點。聯通目前WiFi熱點已超過4萬個,2012年計劃新增2萬個。

      面對快速增長的無線流量,加大對寬帶網絡的投資建設,進行有線網絡的改造,已成為三大運營商提升基礎網絡服務無線網絡的重要戰略。



      國家層面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

      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文件大力促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

      國家對于光纖寬帶網絡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陸續出臺了相關指導性文件,在每次的指導文件中,都逐漸細化寬帶網絡建設的建設目標和實施方法。

      2010年3月17日,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該意見強調:光纖寬帶產業是當前信息產業中成長最快、發展空間最大的產業之一。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能升級網絡基礎設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對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實現擴內需、保增長、促就業,以至提升國家長遠競爭力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該《意見》要求各級通信行業主管部門要會同其它相關部門,組織電信企業編制管道、桿路、光纜等傳輸線路的專項規劃。加快光纖寬帶網絡建設,3年內在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方面投資超過1500億元,新增寬帶用戶超過5000萬。《意見》還說明要對符合法規條件的利用寬帶開展研發、技術改造、增值服務的企業,給予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對公共服務機構的光纖寬帶使用,支持企業和單位利用光纖寬帶網絡開展業務。并加大光纖寬帶通信核心芯片、器件、系統設備和應用等的研發投入和政策支持。

      2012年3月30日,工信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將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定為工信部2012年重點工作項目。提出2012年階段性目標,包括:1、增強寬帶接入能力,新增FTTH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2、提升固定寬帶接入速率,使用4M及以上寬帶產品用戶超50%;3、提高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新增固定寬帶接入家庭超過2000萬戶。

      2012年5日4日,工信部發布《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強調光纖寬帶網絡的重要性,并提出具體建設目標和階段規劃,重點內容為:1、城市家庭互聯網接入帶寬基本達到20Mbps以上,其中東部地區基本達到30Mbps,部分發達城市基本達到100Mbps;農村家庭互聯網接入帶寬基本達到4Mbps以上。單位用戶平均接入帶寬超過100Mbps;2、骨干網全面支持IPv6。互聯網骨干網總帶寬比“十一五”期末增長10倍,超過300Tbps;3、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增加一倍,達到3.7億個,光纖入戶網絡覆蓋2億個家庭;4、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翻一番,超過2.5億戶,其中農村寬帶接入用戶增長170%,超過6800萬戶;全國光纖入戶用戶超過4000萬戶;5、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6.5Tbps,國際海陸纜系統可用容量達到14.5Tbps,海外POP點超過100個。

      2012年5日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確定將實施“寬帶中國”工程作為重點工作,并提出“加快網絡寬帶化升級,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實現行政村寬帶普遍服務。”

      國家寬帶戰略初稿將于2012年6月上交國務院,9月正式公布。標志寬帶網絡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國家寬帶戰略發展計劃將持續2020年,我們認為除發展目標和規劃外,相關的行業促進政策、法規將隨之出臺。

      “寬帶中國”戰略將寬帶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截止2012年2月,全球已有132個國家和經濟體發布或計劃發布寬帶戰略。將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做為重點戰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及就業。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寬帶網絡建設,計劃公布“寬帶中國”戰略。目前正在編撰初稿,預計6月底將初稿遞交國務院,9月正式公布。“寬帶中國”戰略表明寬帶網絡建設作為關系國家信息化建設,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其重要度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據報道“寬帶中國”戰略中將作為一項較長期的指導性文件,其目標是在2020年,使我國寬帶網絡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預計其中將包括在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所應具有的具體性能指標,并提出對發展寬帶網絡建設所應有的相關財政稅收優惠政策。

      我們認為本次“寬帶中國”戰略將與之前的具體性政策有所不同,將更多從寬帶網絡對國家的重要性及發展寬帶網絡的迫切性高屋建瓴地進行指導性規劃。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后,“寬帶中國”戰略中所規定的網絡性能指標將通過規模建設得以實現,成為國內光通信產業未來長期大發展的重要基石。

      電信運營商積極投資建設光纖寬帶網絡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進行了一定規模的寬帶網絡建設,其中僅中國電信就在五年期間實現光纖到戶1000萬戶,建立起的光纖網絡使南方城市中20M帶寬的覆蓋率由10%提高到58%,4M覆蓋率由52%提高到98%。使用PON的端口數占24%,基本實現了寬帶接入主干網的光纖化。

      2012年5月4日,《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后,國內三大運營商也分別提出建設下一代高速寬帶通信網的計劃,其中最突出的是以光纖接入技術為主的光網絡建設。

      我們認為作為三大運營商由其自身發展及行業內競爭的需求促進,仍將是國內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主體。

      其他行業從其自身發展出發,也需要光纖寬帶網絡

      光網絡建設不僅是通信公司未來建設的方向,國內的其他企業集團對未來高速數據傳輸及通信的要求下,結合其自身業務特點,也做出相關的光網絡建設計劃。

      “三網融合”促進寬帶通信網絡發展,流媒體信息大量引入需要更大規模的光網絡系統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業務應用的融合。三個原先獨立分散的網絡層通過使用統一的通信協議來實現業務層上的互聯互通,從而將三個網絡的信息和用戶聯系到一起,組成了一個廣大的綜合性信息網絡。目前,我國電信網和互聯網已經實現融合,未來融合的關鍵是電信網與有線網的融合。

      2011年1月13號國務院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三網融合”。廣電總局提出打造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具體內容是以高性能寬帶為基礎,通過發展有線電視、數字化、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用10年的時間建成覆蓋全國3億家庭的新一代廣播電視網。

      近年來全國有線電視用戶穩步增長,到2011年底,全國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到2.02億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已達1.15億戶,同比增長29.15%,近年的增幅一直在30%左右,遠超過有線電視用戶近7%的用戶增長率。2011年我國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已經達到97.82%,可以預見未來數字電視用戶人口進一步上升的空間非常巨大。

      廣電總局提出的NGB系統,目標用十年的時間建立覆蓋全國3億家庭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然而根據計劃要求,現有的有線電視信號將無法負擔大規模視頻數據信號的流量。所以建立新的光網絡,也成為了廣電總局基礎設施的一個目標。

      在“三網融合”的進程中,IPTV是主要的實現方式,隨著廣播電視流媒體信息和電信網、互聯網的連接,將會給已有的通信網容量造成巨大的壓力。2011年全國IPTV用戶達到1350萬戶,同比增長125%。在這種情況下,對現有傳輸網絡的帶寬及傳輸速率就提出了強烈的需求,已有的網絡將無法承擔未來海量的多媒體數據流量。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光通信網絡的升級成了廣電和電信企業刻不容緩的發展要點。

      廣電網絡系統由于其自身的發展需求,也將投入到光網絡的建設中。廣電總局計劃到2015年80%以上城市實現網絡光纖到樓。在30個大中城市建立基于有線網絡的NGN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示范工程,提供家庭接入速率100Mbps、企業接入速率1Gbps的能力。

      按照廣大目前廣電所提出的NGB規劃,預計僅“十二五”計劃前三年,總投資額就將在千億以上。從而和電信企業一起,成為全國光網絡的建設主體。

      “智能電網”將成為光網絡建設的新需求

      2009年,國家電網提出了建立“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通過電力光纖入戶,在提供電能的同時,進行承載用電信息采集、智能用電雙向交,最終實現互智能電網用電環節的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其具體方法是將光纖隨低壓電力線敷設,配合無源光網絡技術,最終實現到表到戶。2009年國家電網就已經在北京、上海建成了我國第一批電力光纖到戶智能小區試點工程。通過電力光纖網絡,能夠實現電網與電力用戶之間的互動,同時能夠實現安防、水氣表抄收、門禁、可視對講等功能;通過電力線或無線方式與外界通信,還能夠傳送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因數等用電信息,使網絡控制部分能夠進行遠程控制通斷電控制及工作模式的調整。從

      而實現了電網終端數據自動獲取,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能電網”。國家電網的“智能電網”引入的電力光纖到戶計劃,也將成為國內光網絡建設投資的新的增長點。

      按照國家電網計劃,將采用光纖復合電纜技術xPON+FTTH在其范圍內14個省份的20個城市開始電力光纖入戶試點建設。成功后,將大面積推廣,使以后新建小區的電力接入,都實現電力光纖入戶。

      物聯網、云計算大發展將以光纖寬帶網絡為基礎

      “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T,又稱傳感網,是指在各種物體上如車輛,蔬菜,貨物等加裝信息傳感設備,通過各個流通環節的掃描或信號跟蹤,將該物件連接到互聯網中,實現對目標物體的智能跟蹤、監測或識別,以及對物流過程的有效管理。“物聯網”中常見的設備有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以及激光掃描器等。

      作為“物聯網”的三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其中感知層就是海量的具體物品,人們使用包括二維碼標簽、RFID標簽等裝置安裝在物體上,通過識讀器、攝像頭、GPS、傳感器等設備讀取物體的信息并跟蹤目標對象的流通。而支持檢測跟蹤信息并能實時進行信息傳遞和處理的,則是依靠網絡層。目前網絡層包括通信網絡和互聯網以及相關的智能處理中心。而應用層則是與具體行業需求結合的智能化管理。

      “云計算”則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將統一到網絡中進行管理和調度,從而形成一個像“云”一樣無限擴展,按需訪問,智能豐富信息的網絡應用服務。

      “物聯網”和“云計算”對社會信息化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物聯網可以使人類有效地監控和管理各種物品,實現加工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交通信息、環境動態、工業生產等方面的智能管理。而“云計算”更是將人類的聯系無限融合,從而打造出存儲空間近于無限,數據體系自然升級的網絡系統。在我國的“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明確了信息化的發展目標,“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新興信息化技術已被列為重要發展方向。在全局戰略的層面下,預計政府對作為基礎支撐平臺的寬帶通信網的支持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強。

      2009年11月23日,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中國電信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在無錫揭牌成立,標志著中國電信已開始全面地推動“物聯網”的發展。中國電信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是高帶寬有線寬帶互聯網,應用IPV6實現物聯網和寬帶通信網的互通。

      中國移動也已建成服務于“物聯網”的M2M平臺,打造包括承載和應用系統、統一戰略協議、運營支撐平臺的物聯網架構體系。計劃未來將無線、有線和“物聯網”連結成一個互聯互通的整體網絡。

      在“云計算”方面,中國電信的“星云計劃”已建立了廣州、上海、成都和南昌4個“云計算”試點城市。中國電信在這4個城市著力進行涉及IDC升級、業務平臺、能力開放平臺、內部IT應用等領域等“云計算”試驗。而作為“云計算”的網絡基礎,中國電信正在打造一個基于寬帶網絡和“云計算”的“綜合信息服務云”平臺。為此中國電信積極投入建設光網絡,僅廣東地區,到2012年將實現全省達到20M以上的普遍接入能力,從而為“云計算”打造成良好的網絡基礎環境。

      影響和制約“物聯網”規模及效率的關鍵環節就是處于中間環節的網絡層。未來傳感器的規模將是萬億級的,可以使世界上一切物品都通過傳感器連接到網絡中。而要實現“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人、任何物”的感知和接入,通信網絡中的流量每秒就需要達到至少10TB。如此巨大的流量需要帶寬網絡的支持。預計至2015年,固定網絡的平均帶寬需要達到25M以上才能滿足如此大量接入數據的要求。

      沒有高速寬帶網絡的支持,“物聯網”和“云計算”都無法在實際市場中使用。目前我國“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都處于剛剛起步階段,而現有的網絡容量和信號傳輸速率已經成為制約新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國家大力推廣“物聯網”和“云計算”,及社會對此新技術發展的要求下尤其是“物聯網”,國家已經將該產業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電信運營商正逐步在寬帶網絡基礎建設上加大投入,打造高速光網絡以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

      五、國內光通信投資將是長期過程

      雖然我國已開始光纖寬帶網絡建設,但現有網絡的廣度和深度、性能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我國服員遼闊人口眾多,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認為寬帶中國戰略的制定標志著光纖寬帶網絡建設重要性已上升到國家高度,未來從政府、運營商到企業都將逐步加強投資,分階段建設網絡,國內光通信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

      我國光網絡整體性能處于國際中游,網絡建設任重道遠

      我國光網絡整體性能處于國際中游,與先進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寬帶接入滲透率為10.94%,僅排在世界第34位,比排名第一的荷蘭低27個百分點以上,比美國落后16個百分點,較鄰國韓國和日本分別落后25及16個百分點。我國平均下載速度為1.5Mbps,僅居全球第86位。寬帶建設任重道遠。

      我們研究2001Q4-2011Q2時期G7國家的寬帶滲透率變化,除了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網絡基礎較好,在2001Q4時滲透率就已經分別達到8.8%以外,其他國家同期均未達到3%。這些國家寬帶滲透率從10%左右增長到目前的30%左右,平均用了5年以上。平均每年的復合增長率在20%以上。

      由于光纖寬帶網絡基本遍布全國,路線距離長,此外需要進行從用戶駐地網建設到城域接入網再到骨干網三個層次網絡逐層鋪設,所以網絡建設持續時間長,投資規模大。并且隨著用戶數增長、流量增大后,為維持網絡性能還需不斷追加投資,進行補網和擴容包括新增節點線路、保護線路以及帶寬擴容。所以光網絡的建設將是一個長周期大規模的系統工程。

      以目前全球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最好的韓國為例:

      1995年,韓國使用互聯網的人口中不到1%,韓國政府高度重視寬帶網絡,將其作為全國重點工程積極建設。從1999年起每年都會提出發展寬帶的政策,促進發展。

      2003年制定了詳盡的“IT839戰略規劃”,重點支持國家信息化戰略目標。

      2004年提出了為期6年的寬帶綜合網絡計劃。

      2009年提出“綠色IT國家戰略”計劃,要求在2013年前建成覆蓋全國的速率為1Gbps的高速寬帶網絡。

      日本同樣也通過10多年持續的寬帶網絡建設,才達到目前的網絡水平:

      2001年提出e-Japan戰略到2003年提前完成,目標為實現“可高速上網家庭3000萬戶,可超高速上網家庭1000萬戶”。

      2004年6月日本總務省通過了u-Japan即“下一代寬帶發展戰略2010”構想,目標為:2010年前建立一個“100%國民利用高速及超高速網絡連網的社會”,2010年日本90%的家庭都可接入超高速傳輸速率為30Mb/s網絡。之后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數字化日本的行動綱領”,又稱E—Japan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IT革命。

      2009年7月,在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用戶使用量大幅提升后,日本推出了“i-Japan戰略2015”,更加強調應用數字化技術打造普遍為國民所接受的數字化社會。

      從世界光纖寬帶網絡發展較好的韓國和日本可以看出,光纖寬帶網絡建設不是短期建設,而是一個持續時間長,投入不斷增長的大型建設。從我國目前網絡性能實際推算,要達到目前發達國家網絡水平還需要至少8年。

      光網絡建設投資將是集合運營商、政府及企業等各個主體

      由于光纖寬帶網絡是一個密集且復雜的綜合性網絡,將是兼具深度和廣度的大規模建設工程,依靠單一主體無法完成全部網絡投資。從各國經驗來看,政府、電信運營商及企業都將參與網絡建設投資。下面,我們將從三個角度去分析。

      第一,電信運營商負責基礎性的網絡建設,是投資主體。

      以美國為例,Verizon投資230億美元,歷時5年建設的可提供三重播放服務TriplePlay的光纖到戶服務FiOSFiberOpticalService,至2011年底總用戶數已達417萬個,AT&T則投資60-65億美元,使用銅纜與光纖結合的方式提供Uverse服務,2011年總用戶也達到了379萬個。電信運營商在光網絡投資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2012年我國三大運營商也加強了光纖寬帶網絡的投資,總金額同比增長25%-30%。中移動對傳輸網投資增長48.27%,局房土建預計大部分增量來是對光網土建投資增長82.48%,總額達到554億元。聯通在寬帶及數據業務以及基礎設施及傳送網上的投資也分別增長1.52%和12.84%,總額達到435億元。電信雖未說明寬帶投資的具體金額,但也表示2012年資本開支主要將用于拓展寬帶相關業務。我們預計2011-2020年,三大運營商在光網絡的投資仍將保持平均每年20%以上的增長。

      第二,政府提供網絡建設的啟動資金,并重點對經濟效益低的地區如山區及農村等或特殊領域包括軍事、教育、醫療等通過直接補充投資或作為專項經費撥款給電信運營商進行網絡建設。

      例如韓國,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中,韓國政府對寬帶基礎設施的投資達到700億美元,使韓國各地區得以快速布建寬帶網絡系統。

      而在美國,奧巴馬政府于2010年提出國家寬帶計劃,撥款總計72億美元包括寬帶技術普及計劃BTOP47億美元及寬帶網擴建升級計劃BIP進行網絡建設。BTOP由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管理,主要用于向未得到服務和欠缺地區提供寬帶,并用于教育和社會文化服務的公共計算機中心建設。BIP由農業部管理,解決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寬帶覆蓋。此外,美國還利用規模達45億美元的“連接美國基金”由“普遍服務基金”中的“高成本基金”轉變而來,計劃用6年時間支持700萬住在農村的用戶提供寬帶接入。

      我國中國寬帶戰略即將出臺,預計最終公布文件中也將包含政府為促進國內光纖網絡建設所進行的直接投資情況。

      第三,企業從自身發展出發,建立專屬光網絡,雖不提供基礎性電信服務,但能極好地增強企業服務能力,從而獲取更大的商業回報,是目前逐漸增長的新投資源。

      企業中自建光網絡動力最強的來自于廣電類公司以及互聯網公司。

      隨著網絡視頻點播技術的逐漸成熟,廣電類尤其是有線電視公司都希望提供網絡電視服務,但隨之帶來的帶寬要求及視頻流量的壓力需要其將已有的銅線網絡升級為光纖網絡,如英國的有線電視公司計劃投資60億英鎊以建立自己的光纖寬帶網絡。我國的國家廣電網絡公司或于2012年下半年成立,據悉也計劃建立自己的光纖網絡,未來將成為國內繼三大運營商光纖網絡外第4個全國性光網絡。

      視頻點播、社交網絡等新型互聯網應用使網絡流量高速增長,互聯網公司為了在用戶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提高服務質量如加快網絡響應速度,推出新的應用多人同時在線交流、流媒體視頻及廣告等,都積極計劃自建網絡。如美國Google已經開始建設搞到1Gbps速率的超高速網絡,國內的網絡巨頭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也已開始計劃建設自己的光纖網絡。未來國內更多的企業也將自建光纖網絡。

      此外,電網、交通、教育等也將成為未來國內光網絡投資的新增力量。

      未來光網絡總投資將保持穩定增長

      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空間的估算。目前我國的寬帶用戶覆蓋率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即使使用FTTx替換以前鋪設的DSL網絡就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由于光網絡建設不是一個一次性過程,而光纖到戶覆蓋只是網絡建設的第1步,后續的升級擴容等工程還將創造更廣闊的收益。根據統計表明,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建設和投資的規模將呈指數增長,由此可以推斷,在未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光網絡的建設升級都將一直持續,其未來的市場將繼續擴大。

      2011年我國光纖覆蓋家庭數為4500萬戶,光纖接入用戶數達1556萬戶,按照通信“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光纖入戶將覆蓋2億個家庭,全國光纖用戶超過4000萬戶。

      根據公開文件中的建設目標及其他國家光纖寬帶網絡建設計劃,我們預計到2020年,居民光纖寬帶覆蓋將實現城市地區光纖入戶全覆蓋,鄉村地區光纖入戶通達所有行政村,城市家庭光網絡接入速率普遍超過100Mbps.

      電信運營商是目前的投資主體。我們預計到2015年,三大運營商、廣電及其他駐地網運營商全國光纖入戶覆蓋家庭將達到約2.4億戶,到2020年達到約3.4億戶。光纖接入用戶超過1.1億戶。預計2015年前仍將以城市居民光纖接入覆蓋為主,2015年后國家將逐步加強對農村地區的覆蓋,并提供專項資金進行扶持。

      行業及企業是未來新的投資來源。除居民應用外,教育將是未來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重點。預計到2020年,全國所有普通本科學校都將實現光纖接入此處指到教室及學生宿舍的光纖接入,而部分高職及高中也將實現光纖接入覆蓋。2020年全國各級學校實現光纖入戶數將達到約1100所。

      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共43.4萬家,其中約4萬家為大型企業。我們預計到2020年企業光纖覆蓋將達到20萬家左右。

      此外,預計部分政府機關、公安、軍隊等也將逐漸實現光纖覆蓋。

      目前國內光纖寬帶網絡建設仍主要以運營商投資為主,未來企業及行業將逐漸開始增加投資。我們預計到2020年,企業及行業光通信投資將占到總投資額的30%左右。


    來源:東方財富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