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國內搜索引擎行業的人士都知道,目前百度處在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壟斷位置”,然而,這個“龍頭”的位置坐的并不是很好坐,并且有點提心吊膽,事實也正是如此。谷歌、搜狗、中搜等通用搜索引擎緊追不舍,搜搜等發力移動搜索市場,百度豈能安心。
如果你足夠細心和洞察力,可能已經發現國內搜索引擎市場已經出現了改變,甚至是變革的前兆。2011年10月,中搜推出了第三代搜索引擎,并將其定位成開放的平臺。在這之前,中搜是以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提供商形象立足互聯網行業,為傳統行業提供電子商務技術和推廣等一系列服務。在通用搜索引擎市場,幾乎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住中搜。
中搜推出第三代搜索引擎正是其轉型通用搜索引擎市場的重要標志,并且已經經歷近一年的市場檢驗。中搜將這個產品定位成第三代搜索引擎,并且明顯的區別于目前流行的第二代搜索引擎。
自搜索引擎誕生以來,用戶一直在享受的是傳統搜索引擎提供的以關鍵字詞相關的推送式服務,在搜索過程之中,要完成很多次的內容輸入和不停的篩選,這樣的搜索模式在誕生初期,的確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但是,這改變不了傳統搜索引擎是“封閉式”搜索屬性和缺點,并且隨著互聯網內容的激增和用戶搜索數量的極速增加,傳統搜索引擎已經越發的體現出不適應未來搜索的需求,搜索引擎技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另外,搜索引擎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營銷推廣的功能,盡管這是搜索引擎一項重要的盈利模式,是一次重要的創舉,但是這和搜索結果會存在內容的沖突,從而不能給出高質量的搜索結果內容。
種種問題和趨勢表明,傳統搜索引擎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未來互聯網行業發展要求搜索引擎向更加個性化、智能化和移動化發展。無論是搜索引擎巨頭,還是搜索行業的跟進者,都改變不了這一發展大趨勢。否則,以創新和速度為標志的搜索引擎公司將出現類似手機行業諾基亞式的悲劇。
中搜在搜索引擎行業正是以“個性化搜索引擎”著稱,強調用戶需求、個性化搜索、完美展現和參與互動等要素,應該說這也是整個搜索引擎行業企業的共識,即:創新搜索引擎技術,強調用戶搜索體驗,提供智能化和個性化搜索服務,展現完美搜索結果。總體來看,中搜以八年個性化搜索技術積淀為基礎,著眼未來推出第三代搜索引擎產品,這正是對搜索引擎市場的快速反應。
目前,搜索引擎市場已經對中搜開放式搜索引擎做出了回應。2012年5月上旬,遠在大洋彼岸的谷歌正式推出Knowledge Graph知識圖譜功能,這種搜索方式不是提供傳統搜索關鍵字詞匹配的頁面,而是提供與詞匯所描述的“實體”或概念匹配的頁面。6月下旬,國內搜索巨頭百度披露,其正在研發一項名為“跨領域推薦”的搜索技術,能夠跨越平臺、產品的局限。不過和第三代搜索引擎相比,谷歌、百度都在推出時間上比中搜慢了至少半年,并且這兩家的新搜索技術都處于研發測試階段,谷歌在英文版測試階段,百度仍處于研發前期,都未能形成最終的產品。
此時,距離中搜第三代搜索引擎上市已經將近一年時間,在搜索概念、市場普及、產品更新、用戶反饋等方面,中搜些許超越百度、谷歌等傳統搜索巨頭。
中搜CEO陳沛先生在采訪中給出這樣的回答,“中搜是一家有信仰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相信信仰的力量”。答案簡潔精練,流露著一種力量和自信,想必這也是中搜面對質疑者最簡潔和最有力的回答,一句中的。
了解國內搜索行業歷史的人都知道,陳沛是國內搜索引擎行業的先行者和開創者,中搜在早期搜索行業有過輝煌的歷史。由于一些因素,中搜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專注于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并提供行業垂直搜索服務,因此,中搜更多是以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提供商的形象被大家所熟悉。然而,陳沛并未放棄搜索引擎的夢想,并由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閉關修煉”。在第三代搜索上市后的多個場合,陳沛也多次講述這段歷史,正是由于這段沉淀積累,以及成百上千次的失敗,中搜才有第三代搜素的問世。
如果說信仰的力量和八年沉淀是中搜轉型的第一步,那創新搜索技術和模式就是中搜制勝的有力武器,陳沛將這種創新稱之為顛覆性創新。在搜索技術方面,第三代搜索引擎面向用戶開放技術后臺,將人工智慧和搜索技術結合起來,共同完善搜索結果內容,從而達到更加個性化的結果展現。搜索結果展示方式是中搜最明顯的創新,第三代搜索采用綜合門戶的展示形式,用戶在一個搜索結果頁上就可以看到資訊、視頻、網站、圖片、微博等不同的版塊內容。
來源:比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