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信網絡的發展,其承載的應用更加多元化,這不僅給予傳統電信運營商發展的契機,也給互聯網企業以新的市場機會。
侵蝕運營商語音業務
近日,有消息稱谷歌正準備啟動谷歌光纖(Google Fiber)計劃,該計劃旨在與傳統的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展開競爭。目前已經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開展試運行,谷歌承諾該服務的互聯網接入速度要比傳統的美國有線電視及電子通訊公司的服務快100倍。無獨有偶,騰訊日前也升級了微信iOS,推出4.2版,增加了視頻及語音通話功能。
運營商的蛋糕頻頻被互聯網企業觸動,引發了業界的激烈爭論。
縱觀全球,這些沖擊一般主要表現為互聯網廠商基于IP承載提供各種與電信運營商基礎電信業務直接競爭的互聯網應用,如VoIP、基于移動終端的IP message、IP視頻對講等。對此,有業界分析師表示,這些應用將直接導致運營商在獲得IP通道費用的同時傳統通信業務收入大規模流失。
“從目前來看,互聯網企業對電信運營商沖擊的影響力已經開始逐步顯現。以國內為例,在移動QQ、米聊、微信等各類移動IM的快速規模發展的背景下,移動運營商的短消息業務增速放緩,部分省份甚至史無前例地出現了負增長;此外,在3G網絡下的視頻對講或視頻消息等業務,更是直接替代掉運營商尚未建立起足夠規模的可視電話、視頻短信等業務。在國外,影響似乎更大,除了以上影響之外,VoIP的開放使得互聯網企業提供的語音業務可以直接侵蝕電信運營商的移動或固定的語音業務。”有業界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通信技術IP化趨勢難擋
通信技術IP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盡管有一些國家的運營商曾提出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占據大量帶寬的互聯網巨頭應該分擔基礎網絡設施建設費用,但截至目前仍沒有成功案例。與此同時,運營商被管道化的趨勢卻進一步加劇,互聯網企業基于開放的IP網絡正越來越多地侵蝕和替代傳統通信業務。
也有業界人士對此類業務態度淡然,業界專家畢朝暉表示:“微信的特點不是所謂免費信息推送、語音和視頻,用戶也不會因此而舍棄電話和短信,這些業務和網絡只是皮和毛的關系。微信最大的優勢是信息聚合,也就是媒體+通信,或者是SP+CP,這才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盈利模式,這也是運營商應該學習的。”
此外,更加嚴峻的是部分互聯網企業甚至開始親自參與部署基礎通信網絡和數據中心,如谷歌曾在美國國內提供免費Wi-Fi以及建立全球數據中心等。雖然谷歌光纖計劃的出發點是為了降低成本,目前也僅僅只是在局部地區建網,但一旦范圍擴大并向公眾用戶開放,則可直接替換掉運營商的相關業務,直接升級為新的運營商。
不過也有運營商人士表示:“谷歌這種做法并不適合普及,因為鋪設網絡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不是所有互聯網企業都有能力且有必要去做,即使是谷歌,也難以擴大網絡鋪設范圍。”
運營商應更多關注優勢領域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電信運營商若采取全面競爭的方式還不如局部競合,具體而言,就是首先應與互聯網企業展開合作進一步提升流量規模及其對應的收入;此外可選擇有優勢或容易發揮其協同優勢的領域介入,提供互聯網內容和應用,與部分互聯網企業展開競爭,以獲取更多的流量之外的價值。目前國際電信運營商比較常見的對策有以下幾種。
來源:通信世界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