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呼吁讓通信業端對端服務更加完善


    時間:2012-08-03






    “營業廳都在賣手機了”。北京白領王先生發現,當下,營業廳銷售手機現象越來越普遍,甚至已經找不到專門辦理通信業務的營業廳了。

    王先生發現,在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六佰本商業區北部的一、二樓,比鄰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的通信營業廳內,都辟出了一塊地方專門賣手機,現場不僅擺出了手機促銷的宣傳頁,還有專門的售賣員服務。

    “把營業廳變成賣手機的超市,通信業務服務水平會不會變弱?”王先生有點擔心。

    事實上,隨著運營商主導終端市場,運營商在營業廳銷售手機幾乎已成定局。

    有消息稱,從去年開始,中國電信開始對自有營業廳進行賣場化改造,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縣以上實體店的改造。其中包括對傳統營業廳功能區的硬件改造、流程優化、員工培訓,幫助用戶通過親身體驗、營業人員一對一的專業輔導,熟悉豐富多彩的應用,進而能夠熟練操作使用。

    而早在2006年,中國移動就攜手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三星、NEC、多普達等手機廠商,在全網開展自有營業廳的定制終端營銷活動。中國聯通的營業廳銷售手機也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其于去年3月在全國數千家營業廳開展的“精彩沃體驗活動”,推行“先嘗后買”的體驗式營銷,大大刺激了用戶的參與熱情。

    在一些營業廳采訪發現,與一般3C賣場相比,在通信營業廳里賣的手機,一般都是以運營商自己的定制機為主,而且只支持該運營商的卡,涉及的品牌和機型也不多,消費者挑選余地并不大。另外,營業廳展示的手機多為模型樣機,只能看樣子不能體驗業務,現場營銷人員的素質和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服務員對顧客提出的問題并不能做出專業的回答,有的態度比較冷漠。

    此外,營業廳售賣的手機都有捆綁套餐,一般是預存話費送手機的模式。例如在中國電信望京營業廳,充2400元話費,再交109元,就可以換一部價值1999元的手機。不過這種手機被納入合約計劃內,含有每月最低消費。中國移動望京營業廳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在合約計劃期內消費者違約,就要交賠償金。例如消費者換取了一部價值3700元的手機,就必須在規定時間內(24個月)保證最低月消費300多元,而且不能隨意過戶,不能停機,一旦消費者違約,就要交高達三四千元的違約金。

    “怎么這么高的賠付金?”面對記者的不解,銷售人員解釋,這是為了捆綁客戶,要不然,客戶用兩天就不用了,手機就白送了。

    賣場化改造是好是壞,民眾感受不一。

    反對者認為,賣場化改造以犧牲服務為代價,破壞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新浪微博實名認證電信分析師徐亮表示,“運營商不是賣手機的,是賣服務的,不要把營業廳改成手機賣場。”

    一位自我介紹為“運營商老員工”的網友發微博評論稱,賣場化改造增強了廳內環境、人員儀容儀表、業務辦理方面的規范執行。賣場的特點增強了營銷功能,但是相應的服務功能則弱化了。尤其是排隊等候、業務宣傳和投訴管理的質量有較大下滑。

    贊成者表示,營業廳賣手機是大勢所趨,有助于大幅提高體驗營銷、存量經營和融合發展的效果。

    濟寧電信鄒城分公司市場部一位負責人稱,營業廳的賣場化改造還是主流,用戶到廳既能辦理業務還能體驗3G應用,購買終端等一站式服務到位,只是要掌握度比較有挑戰性。

    業內人士表示,營業廳里銷售的手機大多是“合約機”,帶有捆綁消費,消費者購買前需要認清合約,以免吃虧。最重要的是,賣場化改造并不能以犧牲服務為代價。一些運營商體驗式營銷剛起步,并不完善,需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端對端的完美體驗。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