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互聯網增長放緩,移動互聯網正在成為行業創新的全新引擎。
以微信、微博、手機搜索、移動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應用,活躍度極高,在自身用戶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帶動移動運營商的數據業務需求迅速增長。
來自移動運營商的信息也表明,數據業務正在成為移動運營商的全新增長點,并成為其未來的投資重點。AT&T首席執行官蘭德爾 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則大膽預測,手機在未來兩年后,可能只提供數據業務。這一論調雖然有些過于超前,卻旗幟鮮明地表明,移動互聯網和數據業務正在成為移動運營商的新動力。
微信潮爆移動互聯網
數據表明,在全球70億的人口中擁有智能終端的用戶達到55億,全球智能終端的出貨量超過了PC,未來這一差距還將被進一步拉大。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的規模達到3.6億,業界預測2016年,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規模將超出PC互聯網的網民規模。
在蓬勃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中,手機即時通信功能普及率最高,達到83.0%,其中微信占據領先地位,用戶數早在今年初即破億。
經過持續的快速迭代,微信功能不斷增強,能實現集聲音、文字、圖像、視頻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通訊服務,并與社交應用不斷融合,比如打通郵箱、手機通訊錄、微博等產品,幫助用戶整合和管理關系鏈,來滿足用戶移動社交的新需求;此外,手機即時通訊工具也向平臺化方向發展,將其他應用不斷引入平臺,提供更多附加服務。
微信的迅猛發展,使其成為移動終端上普及率最高的移動APP,也成為各大移動運營商發展數據業務力推的殺手級應用。
微信4.2版新推的視頻通話功能,則為這款APP再添重磅功能,瞬間掀起新的流行風潮。
運營商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數據業務
微信、微博等移動APP應用數量的快速增長,功能不斷創新,使得傳統的社交通信習慣不斷被顛覆。一份來自英國電信運營商O2的研究顯示,智能手機用戶使用設備上網的時間遠遠多于用來打電話,數據業務趕超通話業務的現實已經擺在了運營商面前。
電信三巨頭的財報也說明了移動數據業務的重要。2011年,中國移動無線上網業務迅猛增長,收入同比增長45%達到444.28億元,占營運收入比重達到8.4%,成為拉動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聯通披露的數據表明,3G用戶月均數據流量達到267MB,同比增長50.1%。
中信建投分析師戴春榮研究指出,移動數據業務漲幅巨大幾乎已是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共同的發展趨勢,以日本最大的運營商NTT DoCoMo為例,2011年移動數據業務已占移動服務業務收入的49.75%,接近一半份額。移動運營商的投資方向也印證了其對這一趨勢的認同。
事實上,運營商自身也意識到這一趨勢,相繼推出即時通信產品,電信翼聊、聯通沃聊、移動飛聊,早已著手推廣,只是由于網民認知和使用習慣的不同,尚未普及而已。
三大運營商的動作表明,他們清晰地認識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即時溝通正在成為移動數據業務的一個新熱點。蘋果推出Facetime,已經啟動了這個時代的開頭。而微信4.2版新增視頻通話功能,則將更多用戶帶入這一新的體驗。
業界人士分析指出,隨著更多創新應用的推出,必將推高用戶對數據業務的需求,以微信、移動搜索等為代表的主力數據業務應用最終會成為運營商爭搶的“肥肉”,并推動移動互聯網和電信運營商進入全新的發展領域。
未來手機將變身數據終端
SOLOMO(社交、本地化和移動)在智能終端設備上獲得了極大的一致性體驗。這一優勢隨著智能手機芯片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無線網絡帶寬的持續提升,仍然在不斷擴大。未來的智能手機將成為隨身攜帶的電腦,可以處理我們平常在PC上處理的大多數事務。
對此,AT&T首席執行官蘭德爾·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大膽預測,手機在未來的某一天只提供數據業務,屆時手機的系統會通過VoIP技術處理用戶的語音通話需求,就像今天的WiFi作為標配一樣,手機主要用于處理數據業務。
斯蒂芬森的預測是基于對AT&T用戶使用習慣的判斷,目前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再使用智能手機打電話,而是選擇蘋果的Facetime、iMessage或Skype等其他即時通信方式進行溝通,用戶已經呈現出明顯的依賴數據業務撥打電話或發送短消息的趨勢。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未來手機向數據終端方向發展,傳統的移動運營商也將加快向無線寬帶網絡運營商方向轉型。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推動下,一切傳統都將被重新定位。
來源:中國廣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