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廣電系統將成為‘寬帶中國戰略’的最大受益方,廣電方面不僅將因“寬帶中國戰略”獲得中央財政的資金支持,而且還將獲得固網寬帶的運營牌照”。同時,有消息傳出,稱“中國移動已經同廣電一起,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取得了固網牌照”。如此,中國的固網運營商將增至4家。如果傳言為真,結果會如何,筆者認為需深入思量。
首先,隨著競爭和改革的深入,寬帶在持續降價提速。至于所謂的雙寡頭壟斷,恐怕也站不住腳。君不見現在很多小區、學校、機關的門口,寬帶通、電信通、長城寬帶等所謂的二級寬帶運營商,均以自身的低價和快速的服務,持續蠶食電信和聯通的市場,如北京就至少有六七十家二級運營商,持續滲透各類社區和市場。而尷尬的是,這些所謂的運營商并無寬帶運營資質,很多卻已經規模頗大。從這個角度講,當前的寬帶市場并非一家獨大或雙寡頭壟斷,而是呈現一個相對自由競爭,實則對各類運營企業均不公平,又讓監管者頗為尷尬的狀態。因此,移動和廣電獲得固網寬帶運營牌照,并不能降低固網通信成本和價格,對寬帶市場格局影響有限。
其次,有消息稱“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將對中國移動和廣電進入寬帶運營市場帶來機會。事實上,廣電在獲得固網牌照之前,已經將寬帶運營形成事實,在北京等城市,客戶申請有線電視的同時,可以同時申請安裝寬帶和IPTV等服務。而中國移動也通過鐵通在持續擴大固網市場,甚至開始大規模建設骨干傳輸網,以應對規模越來越大的固網運營需求。從投資角度看,固網寬帶的運營,依賴于龐大的骨干網和傳輸網,建設非一日之功,投資也非小數目。中國移動依仗其強大的資本實力,可以持續投入鋪設固網基礎網絡,但從國家角度講這種重復投資會造成對國有資產的消耗和浪費。而廣電系統,顯然缺乏建立和加強全國固定通信網絡的實力,也不具備滿足龐大市場需求的能力。僅以此論,移動和廣電獲得固網運營牌照,對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企業實現價值運營,利少弊多。
其三,從長遠考量市場格局,目前市場格局存在兩種極端的模式,一種是由于缺乏競爭造成壟斷或寡頭壟斷;另一種是由于門檻過低導致的數量龐大的企業無序競爭。面對移動和廣電將獲得固網運營牌照而言,這兩種結果都有可能出現,一是移動和廣電進入寬帶市場后,移動借助其龐大的移動用戶群和營銷成本,迅速將移動用戶加載固網寬帶產品,一家獨大的范圍從移動通信擴展到固定寬帶市場。二是移動和廣電進入寬帶市場后,當前數量眾多的二級運營商更可方便的從兩家購得寬帶運營的網絡資源,引發進入門檻降低、價格套餐無序、市場競爭更為混亂的亂象。所以,如果兩家獲得固網寬帶牌照,需謹防市場格局風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