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信部一直致力從產業發展角度推動中國云計算發展,2008年以來,一共頒發了大約300張IDC牌照,這些IDC成為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基礎。工信部與發改委曾于2010年10月聯合下發《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對云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采取積極的扶持促進政策,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五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創新發展的試點示范工作。2011年,支持建立了有200多家企業參加的中國云計算基地聯盟,指導聯盟對各地數據中心進行統籌規劃。
綜合各方信息,我們試圖歸納工信部在發展云計算產業方面加強規劃引導的一些可行思路:
一是加強規劃引導和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全國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云計算服務產業發展,支持形成具有區域特色、行業特色的云計算應用。
結合軟件產業發展和兩化融合的應用需求,加快研究并制定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戰略,開展云計算規劃工作,以指導云計算產業發展。增強對云計算和應用的調控,加強各地方云計算中心的規劃論證與建設審批工作,抑制重復建設和不當投資,并注重增加國產軟硬件產品與設備的采購力度。一種意見認為,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要立足本土應用,推動行業云逐步成為現階段中國云計算的主要形態。對掌握在各個行業、各個垂直的部門中的有價值數據進行挖掘、及時提供服務。在產業發展方面,要打造自主可控的云計算硬件核心裝備和云操作系統,從云計算基礎架構到運營,再到軟件服務促進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廠商協同發展,共同完善產業布局。
1)著力抓好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安全產業等“十二五”規劃落實。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大力推進中國軟件名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建設,推動軟件業在主要城市的集聚發展和變大變強。組織實施好國家軟件公共服務平臺專項,創新服務運營模式,完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工信部強調在軟件服務業基礎上發展云計算產業是可以理解的,需要進一步看到大數據可能重新定義業態這一前沿趨勢。
2)加快培育新興業態,不斷拓寬應用市場。把握ICT融合趨勢,支持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支撐工具研發和服務產品化,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環境下的新興服務業態。發展面向制造的生產性服務業,支持基礎良好、開展增值稅擴圍試點的地區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逐步向其他有條件地區拓展。強調生產性服務業,這是工信部的又一特色。云計算要在兩化深度融合中,對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發揮積極作用。
3)培育龍頭骨干企業,深化產業鏈協作。加強分類指導,著力培育一批管理水平先進、創新能力強、規模效益好、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引導骨干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為小型微型企業和新創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梳理工作流程,促進創新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加快建立政產學研用(按:這里不光是產學研)協同的工作體系。抓龍頭企業,是產業部門的傳統和優勢,是使應用實現產業化的重要抓手。
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云計算服務模式,支持超大規模云計算操作系統、核心芯片等基礎技術的研發,推動產業化,逐步形成一批滿足重點領域需求的安全可控關鍵技術產品。產業部門規劃研發,與科技部門不同之處在于更加強調技術的應用“出口”。
1)根據我國產業基礎、未來技術趨勢和應用需求,充分利用產學研用資源,加強對云計算相關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的研發。通過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活動和應用試驗,建立云計算研發、實驗和產業化應用平臺。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建立云計算示范工程,以項目應用帶動技術和產品的發展。
2)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實施“核高基”重大專項和電子發展基金項目,重點突破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關鍵軟件技術。支持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加快安全可靠關鍵軟硬件應用推廣。開展工業軟件試點示范,逐步完善產業鏈。
三是加強云計算應用示范推廣,面向具有迫切應用需求的重點領域,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工程,以大型云計算平臺建設和重要行業試點示范應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調發展。
選擇條件相對成熟的省市和適當領域開展云計算應用試點,通過實際應用提煉共性關鍵技術、服務內容需求、服務模式和應用效果,完善關鍵技術,探索商業模式,提升公眾和用戶的接受程度和信心。同時,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和聯盟開展商業性應用示范項目,推動商業實踐,培育龍頭服務型企業和品牌,帶動云計算產業發展。與科技部規劃相比,行業應用示范是個交叉的領域。
四是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布局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加快光纖寬帶建設,穩步推進三網融合,全面提高寬帶普及率和接入帶寬,為云計算發展提供更強大的網絡基礎支撐。
五是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云計算以及服務的標準制定工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構建云計算標準體系。
積極開展云計算標準研究制定工作,盡快啟動云計算技術以及服務的運營管理標準制定工作。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升我國在國際云計算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對產業部門來說,規劃標準除了考慮技術因素以外,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因素作用,以市場立標準。
六是加強行業監管和環境建設,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對云計算的服務供應鏈的管理,對服務提供者的基礎資源情況、運維能力、安全資質、信用水平等各方面進行有效監管。加強行業和企業自律,提高企業誠信水平和服務質量。規范市場行為,避免壟斷和惡性競爭。結合云計算應用的特點,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經驗,對個人隱私和數據進行保護,并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上保障云環境下我國的信息安全和國家利益。行業監管主要是產業部門職能,工信部在其中擔負主要的責任。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