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必將是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領域。但是想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必須要解決不少問題;比如盈利問題!
今年李彥宏便給越來越熱的移動互聯網潑了一盆冷水。在提出了“移動互聯網缺乏有效商業模式”之后,關于移動互聯網是否能盈利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質疑中摸索發展,估計是現在移動互聯網最為尷尬的發展境地。
盡管有應用開發者、互聯網公司、電信運營商都在移動互聯網上不斷挖掘新的利潤價值,創造一個個經濟神話的時候,互聯網行業的老前輩們卻給這個狂飆突進的產業敲了一下警鐘。在李彥宏看來,手機屏幕太小,承載的內容和價值有限,這種有別于傳統的互聯網的形式,讓移動互聯網的商業化能力即廣告價值受到挑戰。
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2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融資事件共18起,投資金額為1.82億美元;然而,相比2011年還是略顯低迷。移動互聯網熱潮吸引越多的人士投奔進去掘金,可當沒有好的盈利模式,即便是熱得發燙的金子也沒法拿到手。
商業模式成考驗難點
傲游瀏覽器CEO陳明杰與業界人士暢談了當下IT界的熱門新寵移動互聯網時。陳明杰表示,移動互聯網發展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從用戶需求和體驗角度看,移動終端可能會給互聯網的使用帶來一場革命,但其商業運作模式還不明朗。
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王一敏表示,投資移動互聯電子商務方面,主要關注的就是商業模式。尤其看重商業模式。她認為,好的企業能否甩開山寨的關鍵就在于核心競爭力,而現在有的企業已經陷入了一種怪圈,“他們第一要非常薄利,二要拼命砸廣告。”在王一敏看來,這些方向都是錯誤的。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商業模式不清晰的窘境,難免讓盲目者跟風出招,營造一些虛假廣告效果來擾亂市場,這會偏離了市場正常的發展軌道,會嚴重阻礙市場的健康發展。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們若不想深陷險境,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為何難以盈利?
1、時間積累不足
對于國內而言,移動互聯網才剛剛起步幾年,時間和各項產業的根基還不夠深厚。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才剛剛開始,移動互聯網要向互聯網那般成熟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2、消費觀念不愿付費
移動應用App是移動互聯網的一種重要標志,國外依靠App盈利是移動互聯網的一種重要形式,反觀國內用戶,這是最最不愿意付費使用的一群用戶了,在短期內是不可能扭轉這種觀念。只有隨著科技發展,慢慢培養和引導用戶這種應用消費的習慣。
3、推廣成本過高
不管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都需要出色的推廣才能是自己的產品得到最高度的傳播和獲得更多利潤。傳統媒體還無法用開放的思維來看待移動互聯網應用,不少企業的基因完全不同,新舊模式對接困難。并且推廣的效果并不理想,這直接導致了推廣成本的過高。
好在移動終端產品的熱潮,軟、硬件廠商都已經摩拳擦掌,這將很有可能帶來一場革命。未來的移動客戶端能夠真正符合用戶的實際體驗需求,其商業價值才會漸漸浮現,Facebook都沒能找到穩定盈利模式,所有人都在探索當中。但一旦有優秀的企業創造出一個新的商業爆發點,下一個Facebook也極有可能出現在這里。
來源:中文科技資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