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移動與銀聯宣布達成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近場支付、NFC手機支付等方面展開合作,并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建設移動支付示范商圈。
在剛剛過去的2012中國國際智能卡與RFID博覽會上,中國銀聯展臺也曾展出過一款名為“錢袋寶小精靈”的基于NFC技術的非接觸式近場支付產品。在中國銀聯對外公布的《中國銀聯手機支付產品手冊》上,是這樣描述這款近場支付產品的:“錢袋寶小精靈產品內嵌SD卡技術,通過一體化封裝的方式將賬戶封裝在產品中……通過NFC技術實現現場支付,通過硬件加密技術進行線上遠程支付。”
不單如此,中國電信翼支付近日特別為iPhone用戶推出了名為“i刷”的手機支付套件。另有消息稱,下一代iPhone手機將會內置近場支付芯片,試圖占領移動支付市場。時至炎炎夏日,近場支付的“熱浪”也一陣陣隨之襲來,在各方角力之下,近場支付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得撲朔迷離,異常復雜。
其實,這股“熱浪”并非是一場無的放矢之局。
據Gartner最新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額將達到1715億美元,增幅達到60%,且移動支付用戶數從2011年的1.6億增加到今年的2.122億,增幅達32%。Gartner同時預計,到2016年,移動支付將形成一個價值高達617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而那時的用戶規模也將增至4.48億。
與此同時,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也出現利好的消息——移動支付標準的制定和統一在今年可能產生新突破。易觀國際數據預計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在未來3年將保持快速發展,2014年交易規模將達3850億元,用戶規模達3.87億。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在《移動支付成熟度指數報告》發布會上指出:“全球移動支付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而消費者成熟度是促進移動支付技術在全球應用推廣的關鍵因素。得益于龐大的網絡基礎以及近年來運營商的大力推廣,中國內地市場得分為36.5,全球排名第10位。”
就以上數據看來,近場支付市場的成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從實現角度上來看,NFC具有的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觀性等特點,被認為在門禁、公交、手機支付等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被全行業普遍看好。但在當前,一方面是相關企業爭相涌入近場支付,一方面卻是少數消費者參與和多數消費者的不了解和觀望。在擁有著廣闊前景和成熟技術的前提下,近場支付的發展需要破除的首要問題就是推廣障礙。
“從用戶行為習慣的培育、各種技術的成熟度、終端設施的配套以及市場現狀來看,作為移動支付中的引領者NFC要達到爆發態勢還需2~3年。”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對此做出了初步預測。
在被問及錢袋寶小精靈產品入圍中國銀聯手機支付體系的相關問題時,錢袋寶董事孫江濤對接下來的研發和運營規劃也做了簡單介紹,該產品下一步研發重點將集中在主控芯片的應用上,未來的錢袋寶小精靈將同時支持刷磁條卡、讀取IC卡、NFC三個功能,以期應對用戶的不同需求。
不斷創新產品和整合業務固然是“破局而出”的首選,與此同時,在政策、資金的多條件支持下,移動支付企業只有真正找到人們需求的應用“爆點”,并在安全性方面做出最大努力,才能改變消費者現有支付習慣并成功市場化,迎來整個行業騰飛的真正“熱浪”。
來源:CCTIME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