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網融合產業格局:融合與變革


    作者:方珍    時間:2012-07-06





    2012年,注定是中國三網融合發展歷程中極為關鍵的一年。以云計算、物聯網、智能終端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品強勢推動著整個產業的全融合與大變革;由此催生產業鏈的重構與再造,運營商的內容組織和服務提供全面升級。如何在新構的產業鏈上站穩腳跟,無論是老將還是新兵,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都不容忽視;如何適應、挖掘、培育新的商業模式,無論是內容提供方,還是傳輸方與平臺方,產業上下游的各個環節都不能回避。

    三網融合新舊交匯

    2012年是我國推進“三網融合”試點的第三個年頭。隨著2011年底三網融合第二批試點名單的確定,加上第一批的12個試點城市,全國已經有54個地區成為三網融合試點區域,覆蓋人口數達到3億人以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今年5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信息化發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會議要求,加快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培育壯大相關產業和市場。會議就“三網融合”問題進行討論,表明政策高層持續推進“三網融合”向前發展的態度堅決。可以預見,未來決策層必然會在產業政策、行政決策等層面采取更多措施,以推動“三網融合”的進一步發展。

    從目前“三網融合”的發展現狀而言,廣電行業整合進度低于預期是阻礙“三網融合”繼續深入的主要因素。因此,決策層為推動“三網融合”的加速推進,會促成國家有線網絡公司以更快的速度掛牌,以從根本上解決廣電行業投資主體與競爭主體缺失的問題。筆者認為,國家網絡公司的成立將使得廣電系的全國性經營主體得到統一,而這無疑將加快廣電各省省網的整合及雙向改造進度,并最終實現省網注入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的目標,至此廣電系統才真正擁有與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對話的實力,使得“三網融合”的推進能進入實質階段。

    但是,我們都在等待的國網公司六月成立的愿望確實落空了。說到這里,大家肯定又會指出是廣電自身原因太多。DVBCN一位網友rockmoon的觀點非常精辟:廣電最大的問題在于體制和思維模式,而非技術或者業務模式,技術可以學習可以花錢買,業務模式可以抄可以仿,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從總局往下,省局,市局,省臺,市臺,縣臺,省網,市網,甚至區網,還有傳媒公司……這么多的利益體系,跟技術和業務有關系嗎?有位資深人士說的好:三網融合的所有問題,都是廣電體系內部矛盾。

    一省一網格局初步呈現

    眾所周知,目前廣電還不能公平獲得寬帶運營權,也沒有國際出口,寬帶網間結算的規則有

    利于電信壟斷,廣電不可能在目前網間結算不規則下與電信公平競爭。目前,廣電企業未完全進入市場,吸引投資受到政策限制,無法完全與市場化的電信企業競爭。所以,廣電更加積極地推進省網整合,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建設。

    從進程看,目前有二十多個省完成了省網整合。知情人士稱,完成整合省份中,仍存很多問題,如很多地方整合完的資產負債率很高,有省市接近90%;很多地方出資結構非常復雜,對下一步注入總公司增加了難度。雖然有難度,但加快網絡整合的步伐仍在前進。



    其中,物理網的整合標準不統一被認為是一大障礙。當前有線電視有多級網絡,單從各省之間來看,就存在很大差異,各省之間的整合相對獨立,標準也各自形成,要形成全國一張網,需要各省的骨干網的接通標準一致,才能實現互通,現在的整合基本沒有涉及這個層面。

    據DVBCN了解,去年3月23日,包括廣西、江西、內蒙古、寧夏、河北、江蘇、華數、河南、云南、中國有線、陜西等十余家已完成省級有線網絡整合的公司聯合發起成立廣電網絡友好網,意圖在物理連接上實現網絡互聯互通,從而全面承載全程全網業務、內容和資源的數字化網絡,直至目前,廣電友好網聯盟已經擁有23位成員。

    從成立到現在,中國廣電友好網聯盟成立已有一年。在這一年中,聯盟在國家廣電總局的指導下,各成員單位緊密團結,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認真履行中國廣電友好網聯盟章程,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提出了很多富有戰略性、實踐性的建議和意見,聯盟的影響力、凝聚力也在與日俱增。目前23個省網加盟使其規模優勢日益凸顯,有效促進了有線網絡的發展。在三網融合的加快進行中,不甘落后的廣電人也將翻開自己新的一頁,與三網融合并駕齊驅,鑄就屬于廣電的輝煌。

    “寬帶中國”戰略箭在弦上

    寬帶大發展,這是世界潮流。有預測表明,全球寬帶普及率每增長10%,就會推動GDP增長1%,而中國寬帶普及率每增長10%將拉動GDP增長2.5%。由于寬帶和鐵路、公路、電力一樣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寬帶發展對于與信息相關的產業以及兩化融合都有推動作用。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中國“寬帶戰略”的提出,可謂是應天順時。

    在《關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中提出“十二五”末,我國要實現寬帶接入用戶超過2.5億戶,城市家庭的平均帶寬要達到20M以上,農村家庭平均要達到4M以上。今年目標之一是我國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用戶超過50%。

    原本計劃于上月底提交國務院審核的“寬帶中國戰略”目前仍在起草階段。據“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專家組組長鄔賀銓透露,目前“寬帶中國戰略”目前尚未提交國務院審核,具體上報時間較原計劃有所推遲,但這都是箭在弦上的事。

    據透露,目前“寬帶中國戰略”已經確定了四大原則,一是要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加強統籌部署;二是要堅持寬帶網絡建設與應用服務拓展相結合,推動協調發展;三是要堅持寬帶網絡建設與產業創新發展相結合,夯實產業能力;四是要堅持寬帶網絡建設與保障信息安全相結合,保證網絡安全。

    視頻網站深度盤整,好戲連連

    2009年到2011年,網絡視頻用戶增長了9%,達到了52%,別看該增速似乎不高,但它使得網絡視頻市場占有率過半,網民用戶對網絡視頻的認知、認可程度不斷提高。

    為使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健康發展,由原CMTF跨媒介任務小組成員為基礎,所發起的網絡視頻聯盟OVA于2012年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召開了啟動工作會,于2012年5月11日正式開始運作。本次啟動工作會有以下機構參加:安吉斯媒體、愛奇藝、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鳳凰網、樂視網、明銳互動、奧美世紀、PPTV網絡電視、PPS網絡電視、土豆網、優酷網在內的12家網絡視頻聯盟創始理事,長虹集團、電眾、激動網、陽獅銳奇4家常務理事,以及暴風影音、風行網、互動通、金鷹網、隨視傳媒、UM優盟在內的6家理事。

    在網絡視頻聯盟視頻成立之前,為應對居高不下的視頻版權,視頻網站就已經掀起了幾輪整合風,在經歷了接連幾波并購和結盟潮之后,局勢已經基本明朗了。

    優酷和土豆合并后的用戶覆蓋率接近80%,兩網站賬號的互通鏈接助力優酷土豆網基本完成了對網絡視頻用戶的覆蓋,使其擁有遙遙領先于同行的品牌認知度和強烈的用戶忠實度,版權收購將具有強勢話語權。

    風行網與百視通牽手,雙方以參股方式達成合作,使得風行網在熱播劇版權引進上更加從容,可以說視頻網站與電視臺的跨平臺合作所產生的是價值的互補。

    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依托各自搜索、門戶、社交網站本身擁有的龐大用戶人群,發揮各自的平臺優勢,采取電視臺的多家聯播模式能最大限度互通有無。

    視頻網站的聯盟正在改寫版權的市場規則。首先,這些網站在采購上有相當高的重疊度,采購成本幾乎可以節省一半以上,也意味著市場需求減少了一大塊。更為關鍵的是,兩大陣營形成后,其在購買版權時將擁有強大的話語權。

    或者可以說,隨著優酷與土豆合并,風行網與百視通合作,搜狐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共建“視頻內容合作組織”,整個視頻行業已經從過去高價血拼“人無我有”的獨播優勢,逐步走向了通過共享、置換等方式保障內容的豐富性和用戶觀賞體驗的全新大道。

    與此同時,版權方也做出了表態。5月10日,主要從事影視劇新媒體版權分銷業務的盛世驕陽公司,率先降價,并聯合慈文、花錄等40多家影視公司、視頻網站發出“引導網絡版權價格合理回歸”倡議書。據易觀國際分析師張颿分析,價格還未到底,今年下半年仍會繼續下降。

    網絡視頻聯盟的成立,又為視頻網站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旨在推動視頻產業上中下游營銷各方、內容各方、資源各方的合作;為視頻產業注入價值、分享價值;促成更多廣告主、內容生產商、產業資源與視頻服務商之間達成合作。推動網絡視頻廣告產業市場一致規范產生,促進網絡視頻、智能電視、移動視頻等跨媒介整合研究,加深企業主、版權產商、視頻服務商、第三方等相關機構間的溝通,引導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健康發展。

    DVBCN微博網友稱:現在是網絡視頻戰國時代,各家打來打去發現便宜了版權方,所以各種松散聯盟應運而生,以期合力壓低重復版權采購成本。但長遠看:預計結盟后不久,各家就會發現內容日趨同質化、廣告收入被攤薄、流量被分散的副作用,最終導致聯盟崩潰。在三網融合戰略中布局、分羹才是視頻網站生存之道!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希望在網絡視頻聯盟的引導下,中國的網絡視頻行業能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健康環境中茁壯成長!

    OTT全面爆發,自主創新才是運營之道

    隨著去年年底,181號文件的頒布,國內的OTT有了指導性的發展方向。7大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商聯合互聯網電視內容商、終端廠家動作頻頻,大有推動OTT大發展的勢頭。但是,只有符合我國國情的OTT才是最有發展潛力的,模仿注定成不了大氣候。

    2月24日,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曾透露,以互聯網電視為代表的OTT終端數量2011年底已經超過IPTV用戶數量,而在用戶規模2012年底超過3000萬后,廣電將與OTT全產業鏈的企業一同推廣OTT的付費商業模式,除了互聯網視頻,還包括游戲、電視商務等新業務。當廣電在OTT領域大規模部署之時,電信運營商也沒有閑著。

    據DVBCN了解,中國電信已經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互聯網電視業務的試點工作。首批4個試點省市分別為山西、山東、貴州和遼寧,終端均為機頂盒;吸引了包括央廣傳媒、華數傳媒、百視通和南方傳媒在內的多家牌照方參與中國電信互聯網電視業務對接測試。

    在電信準備對OTT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之時,廣電運營商還陷在DVB+OTT的模式的泥潭里無法自拔。但是,DVB+OTT真的適合在中國發展嗎?這個問題必須要經過詳細周密的論證。

    DVBCN論壇網友andrew3221卻稱OTT目前在國內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概念,電信用OTT來冒充IPTV,廣電用OTT+DVB來奪人眼球,但具體怎么做尚不得而知,炒的很火,但最終將如何落地,落地之后和原有OTT的概念差別多大,還要再觀望。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面對OTT的挑戰,有線網絡公司必須盡快完成基于HFC的“可管,可控,可信”的寬帶內聯網。只要接入帶寬大于10Mbps,即可實現高標清的視頻業務。內聯網的低成本接入,加上廣電對內容的監控權,就可以化危為機,成為OTT業務的主導者。網絡公司一定面向高端用戶,積極推進OTT業務。


    來源:DVBCN 作者:方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