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資費的方式有利于運營商爭奪2G用戶。雖然資費走向平民化,有利于2G用戶向3G遷移,也有助于3G的規模化增長。但一味地低價傷了別人恐也傷著自己。
從中國聯通的“隨意打”、20元3G套餐卡到中國移動的親情網無限打,再到中國電信的19元3G套餐卡,國內三大運營商從2G到3G全方位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并且這一態勢仍在不斷升級。據報道,廣東聯通于6月15日至21日開展“3G手機瘋搶周”大型促銷活動,其中有些機型甚至最低降至99元。超低的終端價格讓我們預知,中國聯通將再次拉開終端低價戰爭的序幕。
“價格戰”已成今年運營商競爭中的熱門詞匯。總觀運營商的低價策略,其無非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入網,加速規模性擴張。但是,頻繁地觸及底線的價格博弈也會對市場競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制定科學的發展策略,讓電信行業走在健康的發展道路上,才是運營商的當務之急。
2G到3G再到終端,中聯通低價策略持續發酵
電信市場的競爭向來激烈,而今年中國聯通不斷掀起的低價策略讓三大運營商陷入了價格戰。
3月20日,浙江聯通推出的“2G用戶隨意打”套餐拉開了價格戰的序幕。該業務很快在全國范圍內被復制,廣西、湖南、湖北、重慶等省市的聯通公司都相繼推出了類似的“隨意打”業務。即使不斷有管理部門叫停,推出隨意打的地方聯通公司仍不斷出現。為應付聯通突入起來的低價策略,浙江移動也推出了加一元親情網無限打業務。
在3G方面,自“5.17世界電信日”至6月7日,中國聯通前后4輪通過網上營業廳銷售40萬張預付費20元3G套餐卡。對此,中國電信于6月13日也正式推出全國統一的19元3G套餐卡。在6月13日至22日內,中國電信計劃每天在網上營業廳限量發售5萬張19元3G套餐卡,十天共發售50萬張。與中國聯通的20元3G套餐卡相比,中國電信19元3G卡的套餐月費還便宜1元。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國聯通從2G到3G的低價優勢很快被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相應的對策所淹沒。但是,中國聯通的低價策略依然在發酵。據了解,廣東聯通于6月15日到21日正在舉辦“3G手機瘋搶周”大型促銷活動,包括新機、暢銷機的“一元秒殺”、99元購買3G手機、全場4到8折優惠購機、上網卡促銷、套餐預存話費半價購買3G靚號,以及微博轉發贏iPad等多項促銷活動。99元3G手機創終端新低,預示著3G手機正加快速度進入百元時代。
搶走用戶卻削弱盈利能力,低價策略是把雙刃劍
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已達10.3億戶,其中3G用戶數為1.59億戶,3G滲透率超過了15%。按照之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預測,3G滲透率超過15%,3G用戶將迎來爆發性增長。但同時,我國3G在經歷了一年來的迅速增長后,三大運營商的新增3G用戶數開始明顯減速,移動電話用戶增量市場的不明朗影響到了三大電信運營商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運營商不得不各顯身手搶用戶。
不得不說,適度地降價對運營商甚至電信行業發展來說是一種利好。按常理,在一家運營商推出相對競爭對手比較廉價的套餐或者終端時,會引起其他競爭對手的跟進,從而形成新的價格形勢并推動通信價格的調整進入新階段,于用戶于電信行業發展都有益處。另外,如果運營商有一定的閑置網絡資源,并且也找不到除了降低資費以外的有效的用戶拓展方法,此時推出低資費的套餐也是合理的。對于“隨意打”業務,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表示,中國聯通2G使用率未完全達到頂點,“隨意打”有助于2G使用率增長。可見,降資費的方式有利于運營商爭奪2G用戶數。另外,目前來看,3G資費偏高是制約3G業務發展的重要障礙。讓資費走向平民化,將有利于2G用戶向3G的遷移,有利于3G的規模化增長。
但是,一味地低價也會讓市場陷入混亂,傷了別人也容易傷著自己。
首先,運營商要根據自身網絡資源和成本情況行事。如一個運營商不具備足夠的網絡資源讓用戶使用,那么,低資費吸引的大批量用戶會很大程度上增加網絡的負擔,進而影響用戶的體驗,最終傷及3G業務品牌。其次,低價競爭無疑會拉低運營商的盈利空間。據中國聯通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雖然其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近6倍,但由于終端補貼的因素,第一季度未實現3G業務盈利。以低價吸引來的更多是低端用戶,難改變ARPU值不斷下降的窘境。
競爭趨向同質化,運營商需打“差異戰”
目前來看,三大運營商的3G競爭焦點主要圍繞資費、終端等方面展開,同質化競爭現象明顯。去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千元智能機推出了一波又一波,中國移動今年終參戰;電子渠道越來越重要,于是,中國聯通改版網上營業廳、組建電子商務部,中國電信廣發“英雄帖”全面啟動電子渠道認購承包工作,中國移動與京東商城共建營業廳合作、定制機合作等八大創新運營平臺;中國聯通推出20元3G套餐卡,中國電信緊隨其后推出19元3G套餐卡;中國聯通推出了99元3G手機,誰能保證不遠的將來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不推出更便宜的手機?
同質化競爭是運營商發展到現在的一個重要阻礙。與其在同一方面爭得你死我活,不如開辟自己的新干線瀟灑向前走。
其實,與其他商品不同,運營商的套餐產品是存在產品差異、服務差異和套餐的構成差異的。因此,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設置多樣的套餐,運營商在細分市場上進行競爭,或許既能贏得客戶,又能保證自己的后續發展能力。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給運營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用互聯網思維發展數據業務,把主要精力放在3G數據業務等關鍵業務上,將為運營商帶來更加持久性的競爭力。正如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稱,機遇面前中國電信的策略是立足“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的深化轉型定位,在推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促進產業創新和服務創新。
根據自身情況走差異化路線,將是3G時代,運營商尋找突破的正確發展思維。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