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述我國云計算發展與視頻服務


    時間:2012-06-25





      從視頻網站的興起到酷六、優酷的上市,從模擬視頻監控到網絡視頻監控的轉型,從視頻會議的熱潮到如今的數十億數量級市場規模,伴隨著國內互聯網企業的成長,視訊業也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根據諾達咨詢數據顯示,視頻會議2011年總體市場規模在47.9億,未來的發展變化可能有兩點:一是視頻會議與視頻監控業務的融合,二是軟件視頻會議廠商開始趨向涉足硬件視頻會議領域。2011年中國網絡視頻監控業務市場規模達到86.61億元人民幣,未來2年之內,網絡視頻監控都將保持約28%以上的年增長率,特別是在一些行業市場,如交通、城市監控、工業和零售等等;歸屬于視頻網站的總體市場規模在29.2 億元,手機等新媒體應用的快速發展給中國網絡視頻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高額版權交易成本和帶寬成本、網絡視頻網站盈利模式單一、廣告單價過低、高清市場產品參差不齊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網絡視頻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數據顯示:在互聯網電視目前的消費群中,79.5%的用戶表示自己購買互聯網電視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看好互聯網電視功能的應用前景,有15.7%的用戶坦陳自己購買的最大原因只是追趕潮流,另外還有4.7%的用戶表示購買的原因只是由于自己喜歡這種電視機。

      目前我國云計算產業處于起飛階段,應國家信息化發展要求,加快三網融合、下一代信息產業發展,各地都在積極構建云計算產業鏈,服務商也力求在云計算發展方向上占據至高點。在受限于網絡帶寬、節目來源、通信成本的海量化內容中,如何建立一個開放的平臺,豐富融合的內容和應用,實現業務和應用的協作是視訊服務運營的關鍵,而視頻云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從分割業務布局向傳統承載向IP承載的整體躍遷、從單向服務向全面互動服務的躍遷。

      基于云視頻會議的在工具類SAAS應用中的快速發展緣于云SAAS模式能夠帶來更加靈活而低成本的優勢,同時企業需要解決協同辦公的問題,需要將企業內部的ERP、CRM等 IT系統整合起來。其中支持虛擬化、云計算、統一通信的應用將會列入企業需求之中,例如在企業建設呼叫中心時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這種新的模式,服務提供商可以吸引更多潛在客戶,尤其是中小企業用戶。因它不僅在成本上更低,更重要的是云計算視頻會議方案將來的升級和擴展更方便。

      國內視頻會議市場需求仍舊是以硬件視頻會議為主,視頻會議市場主要是一些大型廠商在做,在網絡視頻會議的云趨勢清晰之后,將有很多中小企業選擇云視頻會議方案。企業出于降低其運營成本的考慮,對于云計算的引入必將有很大的興趣,也將是之后發展的一個方向。惠普、思科、阿爾卡特等大型通信巨頭已經推出了其旨在推進提高協作效能的企業級通信解決方案,其中許多服務已經體現了通信技術正在成規模地向云平臺遷移的趨勢。在云系統和移動空間等新技術的需求驅使下,方案供應商有機會從迅速擴張的視頻會議服務市場中獲得新的收益。而在云計算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創新產品采用直觀且易于使用的用戶界面和自動化配置模式,并集成了全面的功能,這將促使視頻會議設備廠商開始尋求向軟件平臺化轉變。

      視頻監控包含運營商建設、公安專網建設及混合網建設三種模式,隨著應用領域日漸廣泛,數字化、網絡化的視頻監控系統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在公安專網建設模式中,公安系統要求實現監控與110接處警、電子警察、卡口、網吧管理等業務系統整合,建立統一的智能化新型監控平臺。同時視頻監控的迅速發展,攝像頭數量的快速增多,大量的視頻數據給實時監視報警和視頻數據的有效使用帶來了挑戰。云計算在視頻監控的應用在于對應急聯動、行業視頻應用等提供基于視頻內容的服務,實現各種基于視頻的基礎應用功能,以及實時視頻分析、歷史視頻檢索分析、智能值守、視頻巡邏和綜合查詢等綜合應用功能。同時云視頻監控平臺的提供也促使視頻監控從專有化向社會化應用方向發展,例如用戶登錄景點區網絡后可以觀測到景區實時畫面,視頻監控與幼兒園結合,為家長提供寶貝在校園的健康。

      三網融合政策破冰,使得通信、互聯網服務商可以把應用移植到電視終端,提升了信息通信、數字電視服務商的熱情,為內容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從而促進了互聯網電視產業的發展。互聯網電視視頻云的關鍵是云的接入,云的瀏覽,云的共享,云的同步,多屏融合等。云接入:在云計算系統賬號管理方面,可通過對云計算用戶賬號進行集中維護管理,為實現云計算系統的集中訪問控制、集中授權、集中審計提供可靠的原始數據。對于服務商。基于云的運算可以很好地實現抓取及切片功能。比如華數可以通過素材的抓取編輯來創造有針對性的視頻。

      云瀏覽:云的瀏覽類似于內容分發的原理,通過對云存儲模式自動分解后由無數節點。

      再通過分布式節點將網站的內容發布到最接近用戶的網絡“邊緣”,使用戶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內容。

      云共享:在三網融合進程中,產業的融合發展電視行業進入了數字化、網絡化、產品和內容融合,而只做電視產業鏈終端的家電廠商開始尋求向信息和服務提供商的轉變,云計算能夠很好地將將廣播頻道媒體和互聯網媒體融合,從而釋放了用戶需求,利用互聯網用戶體驗,發展如如P2P和業務Web2.0等寬帶交互新媒體發展寬帶交互新媒體。

      云同步:虛擬云解決了大數據集中化帶來的檢索、交互困難的問題,用戶可以通過聯網絡等技術手段實現遠距離以至跨國境的同步的雙向參與、相互交流。再比如用戶在收看電視購物頻道實現互動購物過程中,商城可以同步向管理平臺反映交易信息。

      多屏融合:隨著用戶信息設備、通訊設備、娛樂設備、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保安監控裝置等設備逐漸增多,同時,由于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在家庭中的迅速普及、電信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及智能設備的長足進步,多屏融合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三大運營商就曾主推過家庭信息機多屏融合的亮點。

      視頻多媒體業務高清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決定了視頻類業務將會占用更多資源及數字信息,而互聯網電視與PC功能的差異性簡單性操作決定了電視機本身不會朝大存儲的方向發展。同時在聯網視頻的瀏覽中,可能成為服務運營商角色的內容集成商、電視廠商、或其他獨立運營商在面臨數據量的擴張但同時分散、不易于訪問和管理的數據時,迫于實現差異化競爭及運營數據、客戶數據集中的需要,服務商只有通過數據集中,企業在制定策略方針時才能獲得全面有效的數據依據。在數據大集中的趨勢下,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規模越來越龐大。隨著服務器規模的成倍增加,同時管理眾多的服務器的維護成本也隨著增加,為了降低數據中心的硬件成本和管理難度,對大量的服務器進行整合成了必然的趨勢。虛擬化云存儲的應用可以將多種業務集成在同一臺服務器上有效的降低服務器硬件成本,同時可以提供內容搜索及用戶體驗的分析。

      云平臺的應用給第三方開發者帶來了好處,對于沒有能力去積累龐大的互聯網資源的第三方開發者來,通過調用PAAS平臺開放的基于WEB的API,就能為最終用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應用。這些豐富的應用極大地發揮了原來被封閉的互聯網資源的價值。而第三方實現的價值可以同時分享給平臺提供商,實現合作共贏。諾達咨詢數據顯示:在已經推出的幾類業務中,在線教育使用率最高,該業務目前的使用率為60.6%; 使用率最低的是視頻通話、音樂歌曲和社區交流,視頻通話一度受運營商和其他服務商的熱捧,但是銷量不容樂觀,該業務目前的使用率為37.4%;用戶對社區交流關注度最低23.4%。

      云存儲市場規模

      數字化及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數據量的擴張,但同時分散、不易于訪問和管理的數據的價值卻是非常有限的,迫于差異化競爭及企業財務數據、運營數據、客戶數據集中的需要,企業只有通過數據集中,企業在制定策略方針時才能獲得全面有效的數據依據。

      在數據大集中的趨勢下,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規模越來越龐大。隨著服務器規模的成倍增加,硬件成本也水漲船高,同時管理眾多服務器的維護成本也隨之增加。為了降低數據中心的硬件成本和管理難度,對大量的服務器進行整合成了必然的趨勢。虛擬化云存儲的應用可以將多種業務集成在同一臺服務器上,直接減少服務器的數量,有效的降低服務器硬件成本和管理難度。

      按需部署的特點決定了云存儲市場增長趨勢較為穩定,根據諾達咨詢的研究數據顯示, 2010年國內云存儲市場規模5927.7萬元;2011年增長到11752.9萬,增長為98.3%;預計2012年市場規模可達到26362.6萬,增長率為124.3%;隨著國內云基礎設施服務商云基礎設施籌建工作的不斷完善,預計到2013年,云存儲市場可攀至60965.1萬,增長率為131.2%左右。

      云SAAS市場規模

      SAAS服務主要包括工具類、應用開發類及客戶管理類軟件運營服務,用戶包括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及個人用戶。根據諾達咨詢的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基于云計算服務SAAS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長。2010市場規模33.2億;2011年增長到51.3億,增長為54.5%;預計2012年市場規模可達到85.8億,增長率為67.2%;隨著國內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云基礎設施籌工作不斷完善,預計到2013年,SAAS市場可攀至150.2億,增長率為75.1.6%左右。

    來源:比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