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移動避免“啞管道”化 開放定制機預裝渠道


    時間:2012-06-21





    以運營商為核心的價值鏈時代正一去不復返。在運營商、互聯網服務商、終端廠商等多元化競合下,已誰都離不開誰。

    6月20日,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GSMA)上,中國移動宣布與UC優視、新浪微博和搜狐輸入法達成戰略合作,深度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

    據了解,在中國移動集采的終端中,將捆綁“UC瀏覽器沖浪版”、“新浪微博G3版”和“搜狗輸入法飛信版”等專門為中國移動量身打造的定制產品。

    據悉,這也是中國移動首次將其預裝渠道開放給第三方。中國移動數據部副總經理劉昕表示,“本次深度定制產品的發布,是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開放合作的標志性成果。”

    事實上,過去兩年,中國運營商的生態環境正發生著深刻變化,中國移動需要“應需而變”。據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本次GSMA會上披露的數據,“2011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增長超過70%。近幾年,中國移動數據流量增長率超過150%,預計未來幾年還將保持這種速度。”

    “流量增長雖然給運營商帶來一定的收入,但更多的是網絡投資壓力。”奚國華說,“如何做好流量經營,在滿足用戶需求與控制網絡建設運營成本之間保持良好的平衡,是全球運營商面臨的普遍問題。”

    跨界合作

    這次深度合作中,中國移動與合作伙伴并不涉及直接的商業利益分成。

    移動互聯網時代,產業鏈各方都正在通過整合內容、網絡、平臺、終端等資源來鞏固自身地位。

    據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介紹,本次合作啟動后,量身定制的“UC瀏覽器沖浪版”將會在中國移動的定制機上預裝。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移動合約機用戶在拿到手機后,無需下載即可使用UC瀏覽器上網。

    同時,中國移動也會在包括移動MM在內的官方渠道,大力推廣該產品。“新浪微博G3版”和“搜狐輸入法飛信版”也深度捆綁了中國移動的定制機。

    對上述三家公司而言,這無疑都是一個重要的雙贏合作。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不再在乎產品或服務的技術背景,而更在乎能否滿足需求。整合資源,爭取成為用戶的第一入口,是每家互聯網公司都在努力的方向。

    今年,中國移動集采的終端數量將在3000萬左右。對于上述三家公司而言,則意味著輕而易舉地獲得運營商資源。而UC優視,則憑著產品特性,直接搶占了運營商的“入口”。

    據了解,UC瀏覽器的月活躍用戶數在2012年已經突破2億,與中國移動合作后,直接可再增加3000萬的用戶數。此外,由于公司保持了品牌獨立性,通過與中國移動的合作,也深化了品牌知名度。

    當然,進入運營商的定制應用名單并不容易。據俞永福介紹,“這三款應用,都是經過公開招標,并與其他競爭產品競爭激烈后才勝出的。”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只選取UC優視為唯一的瀏覽器提供商。

    據今年3月,國際知名的研究機構Arbitron Mobile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月度有效使用時長上,UC瀏覽器以266分居各類型應用之首,超過聊天應用手機QQ的138分鐘。新浪微博移動客戶端則以89分鐘的時長亦位居前列。深度捆綁后,上述三家公司有望繼續強化產品的優勢地位。

    據悉,這次深度合作中,中國移動與合作伙伴并不涉及直接商業利益分成。“如果通過產品捆綁,UC瀏覽器提升用戶數量,產生更大的廣告價值,則歸屬于UC優視。”俞永福說道。

    避免“啞管道”風險



    對于運營商而言,這樣的深度合作亦是大勢所趨。

    從全球范圍來看,傳統電信業務出現增長放緩趨勢,層出不窮的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正在加速替代包括傳統語音、短信和彩信等通信業務。

    奚國華在GSMA上表示,“在某些新興領域,與互聯網的盈利模式、運作機制相比,傳統電信體制、商務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束縛,必須通過改革創新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這兩年,運營商自身的角色定位正在不斷發生變化。運營商意識到,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應該是運營商,而不是互聯網企業。與互聯網企業之間,應該更多的是合作、共贏。”

    中國移動互聯網業務呈現出的是“快周期、不完美”、“快速迭代、敏捷開發”等特點。“這些特點令互聯網企業都應接不暇,對有體制束縛的運營商而言,更是難上加難。產品研發、決策基因和激勵機制等因素都制約著其發展。”該人士說道。

    “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此背景下,中國運營商已經逐漸明晰自身的定位。“保持開放的態度,通過與產業鏈各方取長補短,共同做大做強整個行業。”奚國華說。

    據悉,中國移動提出的總體應對戰略是:“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其中,包括以管道為基礎,大力開展流量經營,為客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上網體驗,構筑好用、易用、智能的信息傳送管道。

    而過往的數據、經驗也逐漸在印證這一思路的可行性。據悉,2010年底,UC優視開始與中國電信進行定制瀏覽器合作,發布了“天翼UC”。此外,新浪、騰訊等多家領先的互聯網公司也先后與中國電信展開合作。從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中國電信的數據業務流量占比從6%快速上升到12%。

    “未來,移動互聯網競爭肯定不是一兩個企業之間的簡單競爭,而是每個企業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鏈。”俞永福說道,“國外有谷歌微博、蘋果和微軟等公司,國內也亦將如此,包括中國運營商在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