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中國戰略箭在弦上,但是困擾行業發展的問題卻并沒有看到實質性的解決。前幾日爆出的南方某市公園內因費用談不攏出現的用膠帶捆綁架空通信線路桿的事情,折射出宏大寬帶戰略在體微事件應對能力上的尷尬和諷刺。
在解決寬帶戰略遇到的入場難,入戶難,物業刁難,開發商不配合以及各路神仙吃拿卡要等問題上,有人認為這是壟斷不夠造成,解決策略是三家運營商加強合作;有人認為是法律法規不健全,既無電信法撐腰也無行業操作細則;有人認為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夠,沒給政策。
其實在筆者看來,中國寬帶建設最大的問題之一一方面要背負來自行政命令要求的建設和發展指標無法進行市場自主選擇,另一方面則是運營商面臨只領任務不給可操作的政策的尷尬。
有一句歌詞是:你總是心太軟,所有問題都要自己扛。
其實,這在本質上是一個市場開放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用市場競爭激活發展潛力解決發展問題的路徑選擇問題。
對此,筆者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討論:在寬帶中國戰略資金鏈緊張的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門會移動、廣電、民營資本,發放固網牌照,放開寬帶市場嗎?
針對這兒立論,有不少微博網友認為資金鏈條緊張本身是一個偽命題,其中有個網友甚至認為政府不會缺錢,讓銀行給運營商就可以了。
在市場經濟改革已經發展到今天的時候,民眾對政府投資的這種印象和感知,不能令人唏噓不已。可以說,正式政府有關部門不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大手大腳花錢,貌似只要印點鈔票給大家花就可以了的粗暴行為,才導致這種觀感。
至于政府會不會缺錢,有網友說,至少電信和聯通是缺錢的。
業內專家 @楊海峰: 指出:寬帶戰略“缺的不是錢,是政策和法律保障,這二者解決好了,錢完全可以通過市場自己解決。目前,寬帶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用戶需求缺口很大,只是沒有太多選擇而已”
大部分網友對寬帶市場是否能夠真的開放持有不樂觀態度!
網友 釣魚島主 的觀點頗有代表性,他對戰略的實質、政企關系、電信改革歷史以及市場格局等多個方面多了全面的點評,認為:
?目前寬帶戰略只是工信部及運營商的戰略,遠非國家戰略,一旦上升到國家戰略,那就不差錢
?如果佛祖不求香客,工信部就不會求下屬企業
?寬帶市場早已放開,(小)網通、吉通走向重組,說明單項業務撐不起藍天
?無序競爭極大地浪費著國家資源
?運營商屈求開發商以期壟斷最后一公里,實乃業界悲哀
?通信市場格局未取得平衡之前,別指望放開寬帶,原因:①不平衡的市場強勢者交叉補貼會加劇市場的不平衡②廣電對內容的壟斷很難很難放開
網友 @陳文廣 甚至悲觀的認為:”寬帶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一定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民營資本一點戲都沒有。即使今天用民資把事辦了,改天也會找茬收回去”
也有網友對寬帶市場開放是不是能夠解決寬帶站發展的問題有自己的理解:
業內知名專家 陳亮CMCC就認為打破當前的區域壟斷是關鍵,當前,“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上要有政策,下(地下)要有網絡,中間還要有強大的骨干和數據中心的支撐”,“充分競爭是客戶利益的保障”目前這種區域壟斷的態勢,“必須打破!”
網友 劉嫻哲 則尖銳的支出:寬帶中國戰略缺的不是錢,而是無序的競爭、重復建設和運營商權益無保障。最后一公里的駐地網大概建了三套或以上,大家還爭著向開發商送禮。其實,按現有法律法規,這些投資應該是開發商的。如果把這些省下來,什么戰略搞不定。
樂觀者則認為,在未來一到兩年,開放寬帶市場是必然的趨勢。
知名電信分析師付亮(@付亮的競爭情報應用)先生認為明年初可能就會發放基礎寬帶牌照給移動和有線運營商 :“寬帶中國戰略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工信部再靜待專家方案及國家資金扶持。重復一遍我對寬帶管制變化的預測,年底前,三網融合進入下一個階段,明年初,發放兩張基礎寬帶牌照給移動和有線。如積極、獨立推動,年內會調整網間結算。否則調整時間也是明年初。”
筆者相信,開放寬帶市場,盡管在位運營商和主管部門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和現實困難,但是缺錢是肯定,要解決這個問題,在不能依靠之前的特殊政策例如初裝費等補貼的情況下,讓移動、有線、民資能夠進來參與,是必然的趨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