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沖擊傳統通訊業務 難撼運營商主導地位


    時間:2012-06-19





    伴隨著數據業務的快速發展,傳統語音、短信、彩信等運營商業務都受到沖擊,是否就意味互聯網可能顛覆運營商?但也有通信專家表示,目前運營商對產業鏈的控制力是在加強而不是縮小,完全沒有必要畏懼互聯網的發展。

    運營商業務受互聯網沖擊

    運營商傳統商業模式是建設和維護基礎通信網,向用戶提供語音、短信等基礎服務,然后從用戶身上收取費用。但這一模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正遭遇著巨大沖擊,短信和語音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服務替代。

    IT商業新聞網記者獲悉,市場調研機構Ovum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移動運營商2011年的短信營收下滑了139億美元。他表示,在海外是Facebook、Twitter,國內則是微信、米聊、微博等互聯網業務造成手機短信發送量持續減少的原因。另外,蘋果、三星、諾基亞等知名手機廠商也紛紛有所動作,比如三星最近就高調推出Chat On業務,能在Wi-Fi環境下免費使用,從而替代短信的功能。

    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微博也曾表示,比如:微信會干掉短彩信業務,攔不住的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即將模擬聲音訊號數字化)會沖擊話音業務,網絡賬號如QQ號會取代手機號。

    當今無處不在Wi-Fi讓SIM卡形同虛設,微博、QQ賬號即可短信通話,新技術讓網速更快但費用趨于降低固定,用戶消費中基礎數據業務(注:如短信和語音電話)等占比降低,應用(如微信)占比提高。但在同一論壇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則表示:騰訊不可能威脅運營商對產業鏈尤其是手機終端的把控。

    運營商仍嚴控產業鏈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三大運營商均紛紛采取手段應對,目前,三大運營商均推出了自有即時通信(IM)產品,例如飛信、翼聊、沃友等,加入即時通信市場戰局,彌補短信業務收入下滑。

    業內專家表示,運營商完全沒有必要理會那些危言聳聽的話。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表示,運營商的語音和短信受到沖擊是事實,但是運營商的流量業務會來代替。而運營商一直做的就是管道,這是優勢所在。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從整個產業鏈角度看,通訊運營商的地位不是在弱化,而是在強化。比如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透過運營商定制來銷售,這意味著運營商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控在增強、而不是削弱。



    來源: IT商業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