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受了Google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傳染,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對進軍手機市場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爭奪“移動互聯網”這塊大蛋糕。而無論介入方式有何不同,短期盈利都不是既定目標。
“要想富,先修路”,盛大旗下果殼電子有限公司CEO郭朝暉的一句點評正中利害。他在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企業介入手機產業是為了移動互聯網應用所帶來的新市場,而手機就像是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正是由于硬件的發展、以及用戶流量從PC端向移動終端的遷移,使得互聯網企業必須找到這樣一個進入新市場的路徑。日前,盛大智能雙核手機正式發布,售價1299元,月底上線。
據介紹,與盛大旗下游戲、文學、支付等子公司的合作成為盛大手機的亮點,目的正是啟動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此前盛大旗下網絡視頻公司酷6網CEO施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透露,不排除會在盛大手機中內置酷6視頻終端的可能性。
無獨有偶,同樣借助手機打造移動互聯網版圖的還有阿里巴巴。截至今年5月底,搭載旗下阿里云OS系統的智能手機產品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臺。與國內手機廠商天宇、海爾等合作,并打入運營商補貼隊列成為助其銷量倍增的一大主要因素。據阿里巴巴內部人士透露,不少手機廠商都在和阿里云接觸,未來的幾個月里,將會有數個新的合作伙伴推出搭載阿里云OS的智能手機產品。
此外,百度同戴爾和長虹合作推出百度易手機,奇虎360也與華為合作推出了特供學生機等產品,而網易CEO丁磊也傳出口風將擇機對外發布網易手機。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架構師、阿里云總裁王堅表示,“阿里云OS將是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有利杠桿,并成為整個集團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入口。”但他同時指出,阿里云不涉足手機硬件制造。
綜合來看,互聯網企業介入手機領域的方法有所不同。盛大果殼早有硬件基礎,而百度、阿里則通過內容補貼將硬件成本拉下來。但如論以何種方式介入,盈利都不是互聯網企業的主要考量因素。
郭朝暉也坦言,1299元的售價對于公司來說也屬于微虧水平,但公司的眼光則在于移動互聯網更為長遠的未來。而除了網上銷售外,盛大手機也考慮參加運營商的合約機計劃。
對此,EnfoDesk易觀智庫研究認為,互聯網廠商做手機目的并非依靠手機獨立變現,所謂戰略卡位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對于用戶的營銷手段,意在獲取或升級用戶流量,補充現有業務,并且未來可能通過售賣流量獲利,例如小米、360。另一種是作為云服務到達端的戰略補充,完成理想形態下云+端的布局,通過離用戶更近的入口獲取用戶行為及信息,提升云服務能力。例如百度、阿里、盛大、Google。
有趣的是,就在互聯網廠商頻頻出“機”的熱潮中,昨日騰訊馬化騰再次辟謠“將推出騰訊QPhone的傳聞”,他在微博中重申,騰訊不會做手機,但歡迎和所有廠商合作。
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