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報批稿以下簡稱《標準》公示階段已于五一假期前結束,據負責該標準的組織、擬訂和實施工作的工信部科技司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公示階段已經收到了來自各方面不少的意見和建議,目前正在整理匯總階段,預計修改后的標準在年內就會出臺。
標準定義了最后一段網速
《標準》規定了固定寬帶接入速率的定義、測試設備要求、基準測試方法、替代測試方法及測試數據的處理方法。《IT時報》記者注意到,《標準》特別注明該標準適用于對寬帶接入服務提供商提供給家庭固定寬帶用戶的接入速率進行測試。
“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是指從寬帶接入服務提供商的寬帶業務接入點BRAS到用戶終端這一段鏈路上的信息傳送速率。通俗點講也就是用戶寬帶上網設備Modem,也就是俗稱的“上網貓”到運營商的寬帶接入服務器這一段的傳輸速度,這也是通常運營商向用戶承諾提供的速率。
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向《IT時報》記者表示,“此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和三大運營商聯合起草的《標準》對用戶透明消費是有積極意義的。”北京基調網絡系統有限公司CTO陳靖華也向記者表示,“此次標準出臺對運營商也有作用,能夠促進他們優化網絡。”基調網絡是第三方互聯網應用監測與用戶體驗評估機構。
網民實際速度體驗受多種因素限制
在《標準》中明確提到,測速時需要關閉與網絡相關的應用,如迅雷微博、電驢、比特精靈等各種下載工具,優酷、土豆、PPLive等各種在線視頻播放應用,利用 QQ、MSN、飛信等各種即時通訊工具進行文件傳輸,同時用戶應通過有線連接接入網絡,而不使用 WLANWi-Fi接入進行速率測試。
陳靖華向記者解釋到,迅雷、電驢這樣的P2P下載軟件,以及視頻網站的客戶端軟件在運行時,對網速的影響確實非常大,而QQ、MSN這樣的聊天工具由于采用點對點的傳輸,相對影響會小一點。
同時不能使用WLAN接入進行測速,原因在于一方面無線網絡速度的傳輸速度容易被周遭環境影響,“比如附近有信號干擾導致無線設備不穩定,或者隔了一面墻等等。”他還補充說,用戶家中的無線設備本身還有兼容性的問題,也會影響網速。”陳靖華稱。
付亮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運營商對最后一段的服務還是有保證的。”
他認為實際影響用戶上網體驗的因素還有很多——真正影響用戶網速感知的是訪問時的“中間”部分。比如用戶要訪問國外網站時,通常是從用戶到運營商接入網,再到城域網,此后依次是國內骨干網、國際出口接到國外INTERNET網絡,最終才是國外網站。“在整個過程中,骨干網、城域網、互聯互通、國際出口這些環節都可能成為影響網速的瓶頸環節。”
陳靖華則向記者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是開車一樣,從家門口到小區門口是專用車道,速度比較快。但開出小區后,到了公共道路,車一多,速度就會慢。互聯網也一樣,高峰時段上網用戶多,對整個網絡資源的占用量加大,網速也會變慢。”
公布測速報告須同時公布標準
2011年底,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中國寬帶用戶調查》中稱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這在國內通信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
此前2011年初,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公布《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中提到的各省市寬帶網速排名也引起了部分運營商的反彈。
此次《標準》公示后,會否解決這些問題?付亮表示《標準》是一個參考,“其它機構當然也可以公布自己的調查數據,但同時也需要將自己的測試規范、標準和過程公布出來,讓大家評判是否公平、公正”。他還特地指出DCCI在給出“偽寬帶”結論后,卻一直沒有公布調查標準和過程。“那份調查報告可信度很有限。”
陳靖華評價這份即將出臺《標準》所提到的三種測速方法比較科學,“可以被行業內認可”。
上海電信有關人士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標準》、上海電信測試標準以及CNNIC測速標準的簡單對照表。前兩種的測試方法基本一致,而CNNIC的測試方法是監控用戶完全打開網站首頁的實際時間。
“不能說誰比較科學,只是大家關注點是不一樣的。上海電信的寬帶網絡測速平臺還可以幫助用戶測試FTP下載速度,我們內部也會監控客戶訪問知名網站的網速變化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標準》是《寬帶網絡服務質量及評測方法》系列標準之一,另外還有《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平臺檢驗方法》、《移動寬帶接入服務質量測試方法》、《互聯網網間業務質量監測系統測試方法》和《互聯網業務服務質量測試方法》等四項。工信部科技司的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其它四項標準的制定工作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不過他無法給出其它標準出臺具體的時間表。
來源: IT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