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產業爆發之后


    作者:郭冬瑾    時間:2012-05-07





      2011年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的一年。這一年,終端設備迅速普及,風投資金爭相涌入,產業爆炸式增長的背后,應用產品的數量和渠道數量也隨之出現爆炸式增長。

      應用商店宏觀經濟觀察機構App Annie的數據現實,中國區App Store應用下載量在2011年同比增長高達298%,營收也增長了187%。

      暴漲之后,2012年,行業降溫態勢漸顯。與去年騰訊、百度等巨頭瘋狂地招攬移動互聯網客戶端開發人才相比,今年的部分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停止招聘了;與去年的中小創業團隊積極融資意圖擴張相比,今年的項目似乎也不再那么炙手可熱;與去年的移動開發人才大多能拿到較高的薪水相比,今年的部分相關畢業生就業似乎都成了問題。種種跡象均表明,移動互聯網產業爆發之后,行業開始降溫了。

      2011年,移動應用的增長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無論身處何地,都能看到有人利用某種應用或消磨時間,或處理業務。五花八門的應用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過度的競爭和同質化的產品讓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泡沫。

      以Android應用商店為例,除數量眾多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外,各大Android手機廠商也都在推出、推廣自己的應用商店,加上三大運營商和騰訊等巨頭的跟風推出,Android應用商店領域競爭十分慘烈。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70家Android應用商店。而也有數據稱,這個數字至少是100家。

      在這100余家Android應用商店中,各類應用產品競爭激烈,商店只要能買下各路手機的刷機位置,就能實現“旱澇保收”。開發者的競爭激烈,依靠廣告來賺錢的應用商店盈利就會越多,使得它們的經營狀況均顯示為良好。但事實上,部分不以廣告排名盈利的應用商店的處境比較艱難。所以說,如果2012年將有大量泡沫被擠出,即大量第三方應用商店撤出市場競爭,也不足為奇。

      而爆發之后的降溫,也就似乎已經奏響了優勝劣汰的序曲。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作者:郭冬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