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企業正在變成一個支撐內容的平臺。作為媒體的電信運營商主要有3個收入來源,一是內容下載服務,二是廣告,三是寬帶服務,即屬于流量服務。目前,電信企業在廣告領域做得比較弱,但是在內容下載和寬帶服務上做得比較好。
上期談到文化產業是如何跨界的,這期以電信運營商為例淺談電信運營商如何跨界。文化產業的跨界主要有兩大領域,一是設計領域,另一個是新媒體領域,或者說IT和電信領域。跨界在設計領域主要表現為一種設計方法,在電信和IT領域主要表現為內容。
目前新媒體領域的跨界最顯著的特點是電信運營商成為傳媒企業,這幾年中國電信的收入構成中,固話業務所帶來的收入持續下降,而基于網絡寬帶的收入增長很快。換句話說,現在傳統的電信業務在萎縮,而新業務——寬帶服務和內容帶來的增長給電信企業帶來了較大收入,特別是近幾年視頻網站和智能手機的發展對其增加收入貢獻很大。
電信運營商成為傳媒企業,改變了整個傳媒行業的格局,因為電信運營商提供的傳媒平臺是無限大的,而任何傳統媒體都是有局限性的,受眾必須局限在某些特定范圍才能觀看,比如看電視就有時間和地點的局限性。而在電信娛樂無邊界時代,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娛樂。更須注意的是,目前云計算技術發展很快,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網絡空間連在一起,實行即時橋接服務。現在很多流量使用比較大的電信運營商都開始涉足云計算技術,可以根據流量來調節服務。
在這種趨勢下,電信運營商如何管理內容就變得異常重要,如果善于運用這種平臺來進行內容管理,將會形成很高的競爭優勢,比如,中國移動較好地實現內容下載服務,一年的音樂收入達到250億元至300億元,其他產業如游戲和電子閱讀等借助這個平臺也發展得很快。
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作為傳媒的電信運營商承載能力如何,近期有報道說中國大陸的平均網絡速度排在世界第90位,韓國排在第一位,中國香港排在第二位,日本排在第三位,但中國的寬帶收費卻高過網速第一的韓國幾十倍,這說明中國電信服務不僅貴,速度也慢,在硬件上還需要加快發展。韓國早就進入到4G時代,預計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這一兩年內,都要進入4G時代,那么其平臺的內容收入將會是非常巨大的,也值得人們期待。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