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擬統一標準平衡各方爭議


    作者:吉利    時間:2012-04-18





    昨日媒體報道工信部公示《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通信行業標準報批稿后,業內有說法認為,該測試方法的建立可統一、平衡各方標準以及由此引起的爭議,但需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標準起草。(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行業標準報批稿公示)。

    日前,工信部對《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通信行業標準報批稿進行公示。據悉,《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主要針對網絡下行方向進行,即從網絡側到用戶側方向,本標準中所說的寬帶接入速率即指下行方向的固定寬帶接入速率。

    根據報批稿,本標準所指網絡包括接入網、城域網、骨干網和國際互聯網等部分。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是指從寬帶接入服務提供商的寬帶業務接入點BRAS到用戶終端這一段鏈路上的信息傳送速率,一般以kbit/s或Mbit/s為單位。由于接入網只是網絡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寬帶接入速率并不等同于用戶使用網絡業務如觀看視頻、下載文件等時體驗到的實際速率,即用戶終端到業務服務器之間的速率。

    對此行業標準報批稿的公布,有不少網友感慨“該測試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只是出現的有些晚。”

    而通信與互聯網專家馬繼華則從專業角度指出,該標準“只是把測試標準平衡了一下,平衡為各方都認可的一個標準,各方均按照同一個標準來衡量較為公平。”

    零點咨詢IT電信總監曾韜也認為,此標準是在解決爭議的基礎上所建立,“不過這個標準由工信部和三運營商等共同制定,恐怕難以服眾”,“還是要有第三方機構參與,否則這個標準就是電信人自娛自樂的東西。”

    據悉,《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通信行業標準是《寬帶網絡服務質量及評測方法》系列標準之一,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提出并歸口,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單位參與起草。

    2011年年底,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中國寬帶用戶調查》。調查顯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固網寬帶與3G用戶數累積達到1.5億與1.02億,但網民所使用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于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也就是說,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此報告的發布曾引起業內持續大討論。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吉利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