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談談無線互聯網,但在跟各位企業家和各方高人探討后,我自己也有很深的感觸,現在腦子里也還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在激蕩。因此,我首先簡單講講我們的人人網和人人公司,包括我們過去十年來的創業歷程。
我們公司是互聯網第二期的公司,我個人在互聯網創業比較早,當時趕上了1999年全球互聯網的泡沫。但很不幸的是,我們三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沒有太多的商業經驗,當時把融到的錢花掉了,2000年,我們碰到了互聯網泡沫,所以2000年把公司賣給了搜狐,結束了我的第一次創業。
人人公司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九年時間了,九年時間我們曲折的經歷中有非常多的挫折,我們的商業模式至少變了四到五次,所以有人說互聯網行業非常容易產生出短命的公司,為什么我們的公司到現在還沒死,而且還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好?我們后來總結了幾條,跟大家來分享一下這次創業過程。
其實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堅持,公司從2002年10月份到現在九年時間,我們的第一筆錢非常少——我記得我在融第一筆錢的時候,是在美國找的投資人,2002年因為有“9?11”,大家沒有投資的熱情。我就請一個投資人吃飯,不斷地請他,當時斷斷續續請他吃了八次麥當勞,融了8萬美元,相當于吃一次就融資1萬美元。
公司的頭幾年,商業模式就變了好幾次。幾個月后,我們進入了傳統SP(無線增值)行業。在傳統SP行業幾年以后,碰到了2006年的寒冬,當時正好趕上了一個大的浪潮,當時我們公司嘗試了非常多的東西,分類廣告、視頻分享等等,沒有什么是我們沒去做的。但是所有這些嘗試都是基于我們傳統的業務,以賺錢為主,一旦不賺錢的話,很快就會進入一個非常糟糕的狀況。我們當時是1400名員工,在半年之內要砍掉一半。2006年,我們成立了校內網,這是我們的第三次轉型。轉型以后,我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刻苦努力,終于在今年5月份,在美國的紐交所上市,成為紐交所全球第一家社交網絡公司。
我們之所以能活下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在最艱苦的時候一定要咬牙堅持。我們公司剛開始的時候,經常賬上只有兩個月的錢,在很苦的時候能夠堅持下去,我覺得非常不容易。現在所有的行業里面,都有很多很堅持的公司,但是我覺得光堅持還不夠,比較重要的還有第二個,就是要靈活。我們在非常堅持地干公司的同時,也在幾個關鍵的時候做出了商業模式的改變,如果一直做最開始想的那個模式,到現在肯定死了。因為互聯網市場的變化非常快,所以在堅持的時候還要靈活。
在堅持的同時保持靈活,這就很難了。在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以后,我們面臨的問題跟很多企業一樣,都是有很大的困難。大家知道,自然界的定律,就是痛恨大的東西,只要是大的東西,自然界都有各種辦法讓你變小。所以一個企業到一定規模時,自然有各種力量讓你無法長大。雖然我們目光長遠、想得很大,但這些本來不是我們公司的DNA,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第二代企業家,我們年輕時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安全地做公司。2008年,我們開始慢慢建立這樣的想法。
在軟銀30周年的紀念會上,孫正義跟我說,軟銀搞了30年,我們剛剛搞了一個未來30年的計劃,阿里巴巴就搞了一個102年的計劃,102年跨越了三個世紀。我們仔細分析了一下我們的世界,高科技的行業乃至整個世界在未來30年,可能會有哪些變化,可能會有什么新技術出來。中國將在這個行業里面,在這個技術發展上可能擔任什么樣的角色,我們公司可能擔任什么樣的角色。我們有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我們短期要創造巨大的價值,必須要做非常大的生意;要做非常大的生意,必須有非常高的技術。
講到這點,我最后講一下無線互聯網。在我九年前寫商業計劃的時候,就把無線互聯網寫到我的商業計劃書里了。過去的幾年,因為無線互聯網的出現,蘋果成為了世界上價值最大的公司。無線互聯網給我們的機遇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很多公司都在思考,人人網在一億三千萬的用戶里面,有40%是手機上網,現在我們賺的錢基本上都是PC上的。
我相信移動互聯網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很多大公司在考慮的問題,因為在不久的未來,五年之后,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的時間會消耗在移動的手持設備上。在這上面的商業模式和PC上完全不一樣,比如現在PC上非常賺錢的網游,在手機上不可能是一樣的形態,收費方式也不一樣。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都需要行業去摸索。但我們看到有一些潛在的問題,在PC互聯網的時代,中國上市互聯網公司加起來總市值有2000億美金,當然其中70%大概是頭三家公司創造的,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他們賺的錢都是PC的錢。比如百度可以幫你在瀏覽器里找到你想要的網站和頁面,但是如果仔細看看,在蘋果的iPhone里,要去用應用的時候,不是在搜索應用里搜索。這就是我所說的很大的不同的一點,蘋果從根本上把價值鏈特別改變了,它不會讓太多本土的互聯網公司拿太多的在互聯網應用層上的蛋糕。谷歌做了安卓的操作系統,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它一分錢不收,它一定是想吃應用的錢。中國的百度碰到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一個是谷歌,一個是蘋果。我在今天特別深刻地看到,它給我們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挑戰。
事實證明,每一次計算的平臺在改變的時候,都有大量的創新和公司出現。比如第一次計算平臺的改變是大型計算機,向微機、PC改變的時候,當時大量的新的公司出來,像微軟、像英特爾這些公司。我認為這一次的革命也是一樣,這次革命已經出了最大的巨無霸,一個是蘋果,一個是谷歌。還有沒有可能中國的公司也創造一個1000億左右市值的,以無線互聯網為平臺的公司?這是一個挑戰。
歷史證明,中國的企業家可能是最有堅持、最靈活,而且最善于從貧瘠的土壤挖出寶藏的。我堅信,這樣的企業家里一定有非常優秀的人,能夠創造一個巨大的成功。
來源:大洋網-《贏周刊》 作者:陳一舟 打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