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門日前印發《關于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的意見》,明確了下一代互聯網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即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5%以上,推動實現三網融合,IPv6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2500萬,實現IPv4和IPv6主流業務互通,IPv6地址獲取量充分滿足用戶需求。
根據《意見》,“十二五”期間的目標還包括下一代互聯網理論研究、軟件研發、設備制造、應用服務等領域實現高端突破,業務應用和終端設備對網絡的支持能力顯著提高,推動形成系統的標準體系。同時建成較為完善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網絡與信息安全水平顯著提升。
明確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網民數量達5.13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8.3%,我國已成為全球互聯網大國。但由于技術和歷史方面的原因,我國互聯網存在網絡地址獲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較差、服務質量較低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互聯網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為系統解決互聯網領域存在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組織實施了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并通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其他相關科技計劃,在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理論研究和標準制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下一步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為保證目標實現,《意見》明確了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2013年底前是現網商用試點階段。主要工作為:開展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向用戶和應用優先分配IPv6地址,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為全面部署IPv6網絡做好準備,加快推進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技術研發工作。
2014-2015年為全面商用部署階段,在這一期間,要開展IPv6網絡大規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戶和應用分配IPv4地址,推動實現三網融合,組織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技術的規模驗證,為“十三五”期間產業創新發展做好準備。
加大資金投入
《意見》還明確了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六項重點任務,包括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研發;網絡商用及業務創新;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理論研究與技術突破;標準體系與知識產權。
在保障措施方面,根據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圍繞重點任務,結合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等,《意見》明確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體制機制,提升創新能力,深化國際合作,優化市場環境。
《意見》指出,要加大國家資金投入,帶動社會資金投入,分階段組織實施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重大工程,積極引導電信運營企業、有線電視運營企業、軟件研發企業、設備制造企業、服務提供企業等產業鏈各環節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確保實現發展目標;鼓勵地方政府對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給予資金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參與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充分整合利用市場資源,推動設立產業發展基金。
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