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大家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移動互聯網”。來自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3季度,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達到3.96億人,環比增速達7.7%.預計2011年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將達4.3億。每一天,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會使用筆記本、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智能電視和手機等設備下載數以百萬計的應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同時,也在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溝通方式。
正因為巨大的市場空間,搶占用戶的入口并成為重中之重,終端互聯網的傳統企業也以不同的方式“跑馬圈地”。
據了解,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盛大、谷歌、新浪、三大運營商和小米科技在移動終端硬件和軟件上都有布局,而根據各家的不同優勢,幾乎都有至少一個用戶量級、影響力發展的較好的應用軟件,如騰訊的手機QQ、微信,百度的手機搜索、手機地圖,阿里巴巴的手機淘寶、手機支付寶,盛大的Bambook、切客,360的手機安全衛士,谷歌的Android系統、Chrome瀏覽器,新浪的手機微博,三大運營商的定制手機,小米的小米手機、米聊等。
難以想象的發展空間在給整個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有一些困惑。“我們看到這個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爆發性增長,但是收益卻沒有形成相應的趨勢。無論是開發者、運營商都未形成一個很好的盈利模式。”某專業人士表示。“整個移動互聯網投入是個熱潮,但是在選擇企業的時候又會因為盈利模式感到困惑。”根據國內最新的一個數據表明,35%開發者收入在1萬元以下,生存狀況并不是太樂觀。
機遇和挑戰并存,在面對巨大市場同時,有哪些因素制約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呢?
硬件要求
對于硬件的要求和提升是移動市場發展的最基礎條件,目前主要是千元的智能機市場的到來,同樣對于眾多手機等終端制造商來說,也是巨大的市場機會。無論是新用戶的增長還是老用戶的硬件更換都會帶來的巨大的硬件市場需求。
網絡環境
據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市場90%以上的用戶接入仍采用的是2G網絡,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日本可以稱得上是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其移動數據業務收入約占全球40%的份額,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動互聯網業務,其中80%在3G終端上使用業務。
目前國內的用戶上網資費比其他國家要高,3G普及率也很低,因此解決網絡帶寬和終端接入環境成了制約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關鍵因素。
移動互聯網目前仍處于用戶累計和行為培養的過程
任何一個產品和市場的形成總要經歷用戶和習慣培養的過程,而這個培育的過程則取決于硬件和軟件服務的不斷提升,同事也制約著APP等第三方服務的發展,
2012年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讓我們充滿期待,并明顯呈現以下幾方面特點:
移動廣告和移動搜索市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隨著用戶基數的不斷增加,龐大的信息量必將催生出移動搜索業務的巨大增長,無論是來自電子商務的需求還是廣告業務等都成了移動搜索增長的迫切需求;對于有4億用戶量的市場來說,怎么合理分類用戶和篩選信息并且產生商業需求,成了廣告市場新的增長點。
新的互聯網產品和應用加速網絡服務的提升移動社交、基于位置的本地化服務會是移動互聯網增長最強勁的動力。毋庸置疑,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生活的重心是PC,無論是SNS,還是電商都會把重點放在傳統互聯網上,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每當人們達到一個新的地方,會先去搜索一下當地是否有好的美食或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抑或是通過手機搜索看看是否附近有志同道合的美女一起看場電影等,諸如此類的手機產品和應用還有很多,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軌跡,這些在前5年我們可能沒有想過,但是現在已經變得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這里我要強調一點,就是SOLOMO模式,這也是2011被討論最多最熱的一種模式,實際上是社交化和本地化和移動化三者的疊加,目前從各種新的應用和新模式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微博也好微信也吧,無不朝著這個方向在走。如何將三者能夠有機的結合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和增長點,也為移動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二維碼、簽到服務等電子商務的應用 實際上移動互聯網市場還有一個最強的增長動力就是來自二維碼等電子商務的相關應用,過去人們大多數都是通過PC來網購和下單,現在可以手機搜索我喜歡的東東,還可以通過手機來完成支付等,形式更加靈活,同時也被大多數電子商務公司和品牌企業所看好。
電子書、微博等網絡應用都給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發展契機,在全民娛樂的時代,人們更多的考慮怎么樣利用閑余時間,無論是上下班的途中還是排隊等候的時間,都可以通過手機瀏覽最新的新聞資訊,閱讀收藏夾里電子書,關注你的好友近況,也可以收閱電子郵件等,所以無論是增加用戶粘性還是增加流量都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隨著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和新產品的出現應用,中小APP的成長將有很大想象空間;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第三方服務,APP的應用將激活更大的用戶市場,也將成就大多數的APP中小服務商。
機遇和挑戰并存,商業模式尚待摸索面對2012年的移動互聯網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終端設備的普及和提升,無論是對于移動互聯網的企業來說,還是第三方服務企業都面臨巨大的機會,究竟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適合用戶和市場需求,探索合適的商業盈利模式,并成了許多移動互聯網公司不得不深究的問題,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究竟誰主沉浮、誰能如魚得水、誰能順勢而上,我們充滿期待并拭目以待。
來源:艾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