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體制限制,在三網融合的框架下推動寬帶建設,把寬帶建設與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兼顧。”
“5年的全國人大代表生涯,從第一年開始我都在提加速寬帶建設的建議,從光纖到戶到發展新的通信技術,再到今年關于寬帶建設解決最后100米問題,今年終于看到寬帶建設提升到國家層面了。”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童國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要打破體制限制,在三網融合的框架下推動寬帶建設,把寬帶建設與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兼顧。
像家電下鄉一樣推動寬帶下鄉
童國華認為,我國寬帶建設不能搞一刀切,城市和農村是有差距的。相對來說,城市寬帶提速相對容易,而廣大農村寬帶普及困難較多。城鄉在寬帶建設方面有差距,如果兩者之間的差距持續加大,將與國家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政策不相符,也與新農村建設不相適應。減少城鄉之間的差距,首先在新農村建設上要探討如何應用寬帶為農民提供支撐和服務,只有應用和服務做得好,給農民朋友帶來了實惠,才會吸引更多農民想著去用寬帶,才會推動寬帶的建設。
他建議,國家要像家電下鄉、機電下鄉、汽車下鄉一樣推動寬帶下鄉,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讓農民不但用得上而且用得起,因為只有讓農民用得上,他們才能體驗到寬帶在新農村建設上所起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政府要在農村寬帶建設方面起主導作用。同時,作為運營商要有社會責任心,就像當年做“村村通電話”一樣,即使沒有利潤甚至虧損,也要推進。實際上,當前在農村地區進行寬帶建設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因為“村村通電話”工程已經把光纖鋪設到位,下一步應在如何完善設備、提升應用服務上下工夫。另外,還要充分發揮廣電方面的作用,他們已經在“村村通廣播電視”上做了大量工作。從整體看,農村寬帶建設要動員各個方面的力量,協同作戰,打破行業之間的界限,推動寬帶下鄉。
降低寬帶成本讓老百姓用得起
童國華認為,加速寬帶建設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推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寬帶建設將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另一方面通過寬帶建設可以推動相關產業和企業的發展,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并在標準制定、技術研發上掌握主動權。
他建議,我國寬帶建設首先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其一是解決好寬帶建設的道路問題,即寬帶的行程。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強基礎網絡建設,這恰是寬帶建設的根本。其二是要在核心交換技術領域有新的突破,因為目前很多交換技術都被思科等國外公司占據,我們亟待在這方面獲得突破,掌握話語權。其三是推動應用模式走向成熟,因為馬路建設得再寬,如果沒有車在上面跑都將是浪費;如果寬帶上沒有信息同樣是浪費,所以我們要不斷探索新的應用模式,推動網絡應用。其四是要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著手,切實降低寬帶使用成本,讓老百姓用得起。因為只有成本降低了,老百姓用得起了,才符合寬帶戰略的根本目的。其五是要打破體制限制,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推動寬帶建設,把寬帶建設與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做好頂層設計,不各自為戰,更不分散建網、浪費資源。
來源: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