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自從出現以來就憑借著快速的技術革新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對傳統經濟也一直產生著不小的壓力。
“光合作用”是一家知名的民營書店,從廈門起家,在北京的中關村、大望路、五道口等繁華地段都有分店。而在今年10月底,卻傳出“光合作用”面臨資金問題、拖欠貨款的消息,有供貨商上門,到店里要把書“搶走”以減少自己的損失。有人猜測光合作用是因為擴張過快導致資金鏈斷裂才走到倒閉這一步,但無論如何,實體書店在近些年的頹勢是有目共睹的,光合作用并不是第一家出現經營問題的民營書店,僅在北京,曾經風靡一時的中關村第三極書局在去年以虧損幾千萬元告終,在知識界享有口碑的北大南門“風入松”書店,也在今年夏天關門停業。據北京新華書店首席執行官劉建華介紹,從2007年到2010年,中國民營書店已經銳減了1萬余家之多。對比卓越網、當當網、京東商城等網上書店的熱賣和輔以折上折的各種圖書優惠政策,我們不禁會心生疑問,互聯網的發展是否會給傳統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確實,互聯網自從出現以來就憑借著快速的技術革新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對傳統經濟也一直產生著不小的壓力。記得幾年前筆者還在上大學的時候,班中同學曾經就電子商務有所為有所不為展開討論,當時大家一致認為標準化的產品如圖書、印象制品等受到互聯網沖擊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互聯網具備低成本的優勢,幾年過去了,現在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已經日漸成熟,逐漸對傳統經濟發起全面變革,在不同方面對傳統經濟產生影響。
改變產品形式
互聯網所傳遞的信息對應于文件的形式有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與此相關的傳統產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如報紙、圖書、CD、電影等行業所受到的影響絕不是電子商務網站網購所帶來的沖擊而已,網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下載對應的電子版的文件,雖然在客戶體驗上不一定比得過傳統產品,但是單免費下載一項就足以得到大多數人的青睞,這對于傳統經濟的打擊則是致命的,也將引起此類產品商業模式的全面變革。另外,互聯網也誕生了新的產品形式來滿足人們娛樂和社交需求,如網絡游戲、SNS、微博等,這些產品和應用滿足了人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將對傳統經濟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既有促進,也有取代。
改變銷售渠道
互聯網對銷售渠道的改變分為兩種,一種是信息類產品,另一種是實物類產品。在信息類產品銷售渠道的改變上,互聯網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主要有電子支付和電子憑證等,如通過網絡購買手機充值卡進行充值、通過電子商務網站購買機票、通過團購網站購買消費券獲得消費密碼等,完全省去了商家部署購買點、消費者親自前往購買店鋪的周折勞頓,筆者認為這是電子商務給社會進步帶來的最大便利之一。
在實物類的產品上,淘寶、京東、凡客已成流行,大部分的知名品牌即使沒有自建網上商城,也會在以上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店經營或者設相應的分銷商,可以說現在只有現實中買不到的商品,沒有網絡上買不到的商品。筆者留意了淘寶的產品種類已經全部覆蓋了百姓購買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像寵物這樣的活物,商家也有各種“包活”的運輸方式,免去了消費者網購的顧慮。電子商務平臺對于賣家來說最大的優勢是省去了門店的成本,而買家則享受到了低價的讓利,在電子商務日漸成熟的今天,網購對比現實購物帶來的是優惠、方便,同時不乏品質。
改變商業模式
1、網絡營銷媲美傳統傳媒營銷
近些年,網絡的形式一直在發生變化,企業的營銷方式也與之保持同步,從郵件營銷到論壇營銷、再到企業博客、企業微博營銷。最新的網絡形式吸引了網民的廣泛關注,因此一些緊跟潮流的企業都從中嘗到了甜頭。相比傳統媒體如在報紙、雜志刊登廣告、在電視上播放視頻廣告的形式,互聯網廣告的關注度似乎更高,在這點上,網絡營銷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確化營銷。
2、原創者保持創作熱情
如果說圖書、CD等音像制品都可以輕松在網上免費下載,那以后這些圖書和CD的原創者如何保持創作熱情?如此惡性循環必將使優秀的內容越來越少,這跟盜版現象的出現有些相似。因此,互聯網從業者要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在互聯網上流量就是經濟,如果原創者可以提供優秀的資源,可以模仿電信運營商在彩鈴業務上針對SP的分成模式,根據流量與原創者進行分成,這樣能更有效地保持原創者的創作熱情。
3、傳統經濟服務于互聯網經濟
目前,我們看到很多傳統企業逐漸走向互聯網這個大平臺尋求商機,未來當互聯網經濟成為我們經濟體的核心的時候,傳統經濟勢必將服務于互聯網經濟。未來越來越多的商家可能將不再開實體的銷售門店,而是將商品通過網絡銷售,這有利于資源的整合,但是他們可以在各地設立實體展示體驗廳,在體驗廳內只展示商品,并不實際對外銷售,這樣的模式是否會被越來越多企業所青睞值得期待。
改變消費者角色
在傳統經濟中,在消費者與商家的較量中,消費者處于弱勢,雖然有許多維權機構在保護消費者利益,但還是免不了消費者的很多損失無法追回。在互聯網上,消費者將站在與商家平等的地位上,甚至消費者利益將更加受到重視,這都得益于網購已經建立起的完善的購買流程。消費者在淘寶上的購買滿意度、對商家的評價都對商家的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約束作用,他們關注自身的信用度更勝于在一件商品上的盈利。此外,消費者還可以在網上組團發起團購,與商家進行議價,以更為優惠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商品,而這在傳統經濟模式中是比較難以組織成型的。
改變消費的便利性
互聯網所帶來的消費便利比起傳統消費自然已經更加深入人心,如網購機票,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機票購買,輕松登機。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其實消費還可以更加便利,如二維碼購物,用戶看到心儀的商品只需用手機拍下二維碼,通過手機進行支付,輕松快捷地購買到商品,也許在你回家的路上所拍的商品會比你更早送到你家中。因此互聯網帶來的消費體驗可以總結為“不出門,送上門”。
事實上,互聯網對于傳統經濟營銷的促進作用能夠體現在方方面面,這對于傳統經濟也將是一次改頭換面的變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有了網上書城,光合作用這樣的書店就沒有生存的可能,實體書店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閱讀圖書的價值,同時也是一種休閑體驗,這是互聯網所無法替代的。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