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通信行業電信資費寬帶提速等成熱點


    時間:2012-03-14





      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起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反壟斷調查,將電信運營商推上了風口浪尖,也引起了各界對電信行業的思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將重點加強對通信等服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操縱價格、惡意炒作等違法行為。同時,溫家寶還提出將“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列入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最大的問題是城域網和最后一公里寬帶建設。“如何實現一城一網,避免重復建設,仍是要解決的問題。”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還透露呼吁已久的《電信法》已提上日程,國務院法制辦和人大法工委都在積極溝通。由此看出,政府部門對電信行業愈加重視,兩會代表委員也為更好更快發展電信業建言獻策。

      關鍵詞一:手機資費

      代表“炮轟”手機計算方式 運營商“分秒”之爭可多收千億元?

      近年來,通信業資費從固話到長途到漫游不斷下降,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數據,2011年我國全年綜合資費同比下降5.5%,其中移動話音業務資費同比下降7.4%,國際及臺港澳漫游資費標準平均降幅超過了50%。通信資費還有多少下降空間也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手機通話不足1分鐘按1分鐘計費,是典型的霸王條款。”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夏績恩“炮轟”現行的手機計費模式,認為其有違市場交易中的公平原則。

      夏繼恩算了一筆賬,中國三大移動電話營運商2010年年報顯示共實現營收8763.64億元,其中實現移動通信收入4638.82億元。若按照每通話時長至少被多計費24.42%計算,2010年三大營運商以“不足一分鐘按一分鐘計費的計費模式”多計費并且相應增加了移動通信收入1132.8億元。

      他認為,目前我國實行的移動通信業務“不足一分鐘按一分鐘計費”的模式,明顯違反《反壟斷法》、《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和《電信條例》等有關基本規定。

      夏繼恩的提案引起了電信運營商代表們的高度關注。

      原工信部部長、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就表示,通信業資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用戶反映過高有一定道理,但解決問題還要靠競爭,靠市場化,工信部正在研究把資費作為一項有利于民生的重要工作,接受消費者監督。

      作為“當事人”之一的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表示:中國移動手機用戶平均每人每月的費用大約是10美元,相較于歐美的每人每月的30—40美元這一數字,中國低了很多。而截至目前,在話費方面,電信運營商已接二連三的執行降價。未來中國移動將把工作重點放在降低國際漫游的資費上,目標達到每分鐘1元。

      而另一當事人,中國移動的競爭者中國聯通則對資費下降則持不同意見。中國聯通常小兵就表示,電信資費已持續多年下降,不能要求它永無止境加快下降。

      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則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電信資費計時單位問題。目前按分鐘計費是國際通行做法,但有一個四舍五入的問題。“我國目前是五入四不舍,對此工信部正在研究新方案。”

      關鍵詞二:電信

      工信部推進“寬帶中國”:運營商提速不提價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列入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并在提請大會審議的《關于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提出,將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啟動寬帶上網提速工程等計劃。

      隨著國內兩大寬帶運營商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全面啟動翻倍提速計劃后,關于我國網費過高的問題也成了熱門話題。苗圩表示,將鼓勵運營商繼續降低寬帶實際收費。

      苗圩稱,今年實施的寬帶普及提速工程中,運營商提高帶寬的同時不提高資費,屬于“相對降費”,工信部鼓勵運營商根據情況實施“絕對降費”。他還表示,我國寬帶提速的目標是: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上網帶寬達到20M,農村家庭上網帶寬達到4M。

      網速太慢、上網資費太高,讓不少網民把中國網絡硬件環境較差的原因,歸咎于“行業壟斷”。對此說法,李毅中表示,別把所有問題都歸結到壟斷,但他坦陳網費偏高,并指出將通過政府指導定價、運營商有序競爭逐漸改變這一趨勢,而對于中國和國外的網速相比很是緩慢以及中國網速在國際排名較靠后這兩個問題,他表示,不要進行簡單的攀比,中國有13億人口,國情不同。除此之外,他強調,我國寬帶戰略已經開始布局和落實,未來這些現象將得到改善。

      據苗圩介紹,目前寬帶中國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將有一個具體的規劃。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委正在組織研究具體規劃,爭取年底正式出臺。

      他表示,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最主要的是寬帶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最大的問題是城域網和最后一公里寬帶建設。“如何實現一城一網,避免重復建設,仍是要解決的問題。”苗圩稱。

      增加競爭 電信業引入民間資本

      3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領域。對此,王建宙表示支持。他說道,只有競爭才能加快推動整個行業發展,才能降低價格,給消費者好處。

      李毅中也表示,電信行業在任何國家都是基礎設施,都得到高度重視,“入世”之前我國在基礎電信業務方面不開放,今后會加大開放力度。他同時表示,我國已制定了向民間資本開放的時間表,目前正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細則。

      此外,李毅中透露,呼吁已久的《電信法》已提上日程,國務院法制辦和人大法工委都在積極溝通,將加快出臺。

      關鍵詞三:三網融合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不少IT互聯網界的人大代表也針對三網融合的推進提出了議案。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就表示,支持實施寬帶戰略,加快“三網融合”推進;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業表示,要遵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加大國有資產投入,不能把三網融合再做成一個謀求壟斷利益的工程。

      三網融合在第一階段12個城市的試點中,克服了行業壁壘和合作障礙,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三網融合的試點進一步擴大,新增了42個試點城市,推進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融合型業務,這將使更多的用戶享受到三網融合帶來的服務和便利。

      三網融合已成未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但目前三網融合發展陷入僵局,廣電與電信業都想占據產業主動權而僵持不下。隨著寬帶中國戰略在國家層面得到提升和支持,將打響一路通關的頭響炮,各城市將紛紛實施寬帶提速、光纖入戶工程,有了網絡帶寬支持,三網融合將加速,浮沉近10年的三網融合或將結束跌跌撞撞前行的歷史。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表示,工信部今年將主導一系列工作推動“三網融合”啟動實質進程。其中包括:國家級廣電網絡公司將于上半年內掛牌;工信部將出臺新修訂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并依據目錄對廣電及電信運營商將分別發放雙向接入牌照等。

      談到三網融合,李毅中認為,目前難點是雙向進入,即工信部管理的互聯網和廣電總局管理的影視網雙向進入,互聯互通,應該說有了好的開局,但這不單是技術問題,涉及體制問題,這個事情要急但不能太急。三網融合是潮流,不可逆轉。手機無線上網就是融合的一個形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還透露,三網融合第二批試點已經開始,目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委正在組織研究具體規劃,爭取年底正式出臺。

      關鍵詞四:4G網絡

      “4G手機有望年底面世” 4G網絡真的來了?

      2012年1月18日,由我國主要提交的TD-LTE正式被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為第四代移動通信4G國際標準之一。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徐龍建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推動TD-LTE產業鏈的發展成熟,提升中國標準的國際競爭力。

      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適用于4G網絡的智能手機預計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面世。但我國卻不急于發展4G網絡。雖正在進行的4G網絡規模試驗取得進展,但距離正式商用還需大規模試驗和試商用過程,發放4G牌照或許還需要兩到三年。

      他表示,目前發展仍面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基站密度問題,二是終端問題。苗圩同時表示,將用3年的時間,使TD-SCDMA基站增加到40萬個左右,為3G向4G過渡打下基礎。

      李毅中表示,3G十年磨一劍,從研發到商業化、產業化用了10年,這3年進展很大。而4G是在3G基礎上的技術延伸,推出速度應該比3G速度更快,TD-LTE這個標準已經得到國際電信聯盟的認可,正在進行商業化、產業化試點,將來逐步擴大。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