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電參與三網融合競爭必須講“硬”道理


    時間:2012-03-12





    2012年移動世界大會MWC2012于2月27日至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如期舉行,本屆大會以“重新定義手機”為主題。

    手機現今顯然已經成為電子消費領域的一個明星產品,所以MWC2012和CES2012一樣,除了蘋果之外幾乎所有手機及芯片大佬悉數到場。此次展會雖距CES2012僅僅一個多月的間隔,但以移動互聯為標志的后PC時代的“世界大戰”似乎已經升級,參戰方不僅有傳統的歐美手機大佬,也有眾多來自中國的廠商。

    MWC2012是如何重新定義手機的呢?這需要從大屏高清、4核、LTE等多個方面找答案。筆者在廣電運營行業工作多年,對比展會上推出的眾多硬件配置如此強悍的手機,不免為參與三網融合的廣電運營商擔憂起來。



    1、大屏高清將向廣電發起攻勢

    或許是為了和蘋果拉開差距,本屆展會上流行的手機款式普遍采用了大于蘋果的3.5寸的屏幕,從4.3寸開始,分辨率一般為960X540,有的甚至高達1280X720,完全可以達到高清顯示效果,NEC推出了雙4.3寸屏手機,三星即將發布的Galaxy S3干脆直接顯示1080p的高清像素,小屏低像素時代已成歷史。通過Wi-Fi網絡,這些手機可以將高清信號傳到智能電視上顯示。高清不僅僅體現在小小的顯示屏上,手機照相像素800萬似乎成了標配,NOKIA 808 PureView手機更夸張地達到4100萬像素,在存儲和LTE寬帶瓶頸解決之后,一只小小的手機將變身一臺高清攝像機,實現隨時隨地的實況轉播或許不再是夢想。

    傳統上,向顯示終端傳送高清視頻,是廣電網絡的“專利”。但是,寬帶網絡的發展,使得智能電視也可以傳送高清視頻,已經開始“短路”廣電的機頂盒。現在手機、平板PC也加入到“短路”廣電機頂盒的隊伍中來。



    2、雙核和四核處理器漸成主流,硬件基礎與廣電機頂盒形成巨大反差

    手機已經開始了全面智能化,單核處理器時代已經正式結束。在MWC的幾乎每個展臺上,都能找到搭載Nvidia Tegra 2雙核處理器和Tegra 3四核處理器的手機和平板PC,華為還發布了一款2G時鐘的4核手機。蘋果的取勝,實質上是先高性能的硬件的支撐。蘋果風卷殘云似的橫掃移動互聯產業,讓很多廠家直到去年才緩過神來:即使在軟件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游戲規則仍然要講“硬”道理,也就是說要獲得市場,必須首先提升硬件性能。被驚醒的廠家也包括芯片大佬英特爾,自CES2012開始,身懷“硬”功的英特爾正式加入移動互聯芯片戰局,把最新的技術用于生產移動芯片。

    如今,在移動和互聯硬件陣營,不僅僅是ARM、MIPS兩者在戰斗,又來了英特爾這個大塊頭,預示著硬件性能的大升級將是今后幾年的主旋律。從這一點上,筆者預測,將來蘋果走下坡路的開始也一定是從硬件落后開始。

    與此相比,廣電似乎還停留在“原始社會”,廣電的機頂盒還處于標清年代,即使正在發展的高清機頂盒,主頻也很少超過500MHz,絕大多數CPU都是非主流的更少有雙核的蹤影。有跡象顯示,移動互聯芯片廠家將攜多核技術轉戰數字電視市場,為各大電視機廠家提供智能電視芯片,并開始定義超高清電視,與手機、平板PC等形成多屏互動,將移動互聯的技術優勢延伸到智能電視機這一固定終端產品上。

    所以,不論從芯片產業還是從終端產業,廣電行業同移動互聯相比,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廣電市場化不足導致行業內難以產生足夠和持續的發展動力,也難以出現有競爭力的企業。廣電僅僅依靠壟斷機頂盒的發展策略不可持續,這種弱勢狀況傳導到上游之后,芯片廠家的表現也是半死不活,難以抵擋來自移動互聯產業的沖擊。沒有市場的驅動力、無法講“硬”道理的廣電行業走向沒落或許是遲早的事。

    然而,芯片廠家也并非沒有看到廣電這個巨大的市場,沒有統一的技術規范是芯片廠家不愿意投入廣電市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3、LTE開始啟程,為移動互聯提供動力

    LTE基于全IP,非常貼合移動互聯的應用場景,總速度可達上百兆。移動互聯帶來的數據流量呈爆發式增長,致使3G網絡的通訊容量迅速飽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移動互聯數據業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迫使移動運營商規模部署Wi-Fi分流數據業務。

    MWC2012所展示的智能移動終端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移動數據量,將帶來強勁的市場需求。雖說現在剛剛處于3G移動通訊普及的初期,運營商已經對3G進行了大量投資,然而在爆發式發展的移動互聯市場需求下,或許大家對作為4G的LTE需求更為迫切。



    4、Android應用與硬件性能提升形成良性互動

    和CES2012一樣,搭載Android的終端設備在今年的MWC上隨處可見。包括LG、三星、索尼和摩托羅拉在內的所有大企業以及來自中國的公司,而Windows Phone等其他平臺只能期待著明年再獲得更多關注了。

    記得在Android推出的初期,由于芯片硬件性能差而表現不盡人意,不能與蘋果抗衡,由此Android走過了一段坎坷之路。在強有力硬件的支撐下,現在已經柳暗花明,即使很耗資源的Android4.0,在高性能的硬件上仍可以有很優異的表現,這又從一個側面說明,軟件的表現也需要講“硬”道理。這種情況和社會現象非常相似,軟件好比是精神文明,硬件好比是物質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二者協調發展將會更快更健康。可以確定,以移動互聯為特點的后PC時代,已經進入了這種良性發展狀態。

    廣電技術體系眾所周知的封閉,硬件不強,軟件更弱,加之又沒有市場能量。如果參照技術的專業度不夠,將逐步走向危機。

    5、OS已經走下神壇,想當微軟的只有在夢里實現

    本屆MWC上,Mozilla宣布推出基于Web HTML5的OS,還有BlackBerry OS7.1,但聲音都被明星手機徹底淹沒。在移動互聯領域,拿OS當作令箭的還有很多,包括中移動、中聯通,甚至還包括國內那幾個著名的互聯網大佬,都曾推出過自己的OS,但基本上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OS已經不是核心技術,它早已被工具化,它只是一個星星之火,不把它放在干枯的森林里,很容易被熄滅,難以燎原,對于已經過火的草地或森林,已經不再需要那么多火種了。在移動互聯領域,有iOS和Android就已經夠麻煩的了,它們讓應用開發者無所適從。

    實際上,PC時代應用生態系統眾星捧月地養活了微軟,也保護了英特爾。他們兩個公司不斷默契地升級OS和芯片硬件性能,在PC機時代演出了一場長達30年的二人轉,并誕生了膾炙人口的“摩爾定律”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圍繞硬件的發展進行的。

    雖然Wintel聯盟絞殺了很多創新公司,但它們的表演還是很精彩的。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微軟不需要投入驚人的硬件設施,好像是占了便宜,所以很多一知半解的看客至今還沉浸在微軟創富的神話中,認為誰掌握了OS,誰就掌握了移動互聯的未來。但是,像微軟那樣,掌握了OS就掌握了一切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通過把控OS以令諸侯的夢想只有在夢里實現了。

    掌握“硬”功夫的英特爾似乎更有影響力。仔細研究一下PC時代的發展歷史就不難發現,這個發展歷程是一個開放共贏的過程,而且一直是以硬件技術進步為基礎。在PC時代,往往是在芯片硬件條件具備之后,微軟才開始推出新的Windows版本。

    沒有硬件的谷歌把開放做到了極致,對Android進行開源,以吸引更多的硬件商加入,現在看來谷歌成功了,即使硬件版本有點亂。蘋果和谷歌的成功,無疑是對PC時代的一場革命。操作系統已經不是護身符,它們的勝出取決于應用開放的生態系統。如果OS還是像以前那么重要的話,谷歌會“傻”到選擇開源?

    現在OS已經不是原來靠近硬件底層意義上的OS,它需要更加開放,容納更多的基礎應用和硬件驅動,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資源加入。OS的價值也恰恰體現在豐富的應用上,看一看去年移動互聯領域打得不可開交的專利戰,哪一個不是體現在靠近用戶層面并且很直白的應用上?

    Android系統已經超過iOS成為移動互聯OS的首選,各種應用達到45萬,月下載量超過10億。通過開發OS像微軟那樣一統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已經看得更高,連谷歌、三星和索尼這樣的巨人還都要在移動互聯的世界大戰中相互吝惜,共同取暖。

    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廣電繼續閉門制定自己的中間件標準,或者想獨立開發TVOS,或許要步Mozilla和黑莓的后塵,無法順應趨勢。

    6、后PC時代對CCBN官方聲音的期待

    再過十幾天,又是一年一度的CCBN展會,CCBN是中國廣電行業的風向標。因為中國廣電是一個受政策影響很大的行業,在經過了接近十年的數字化之后,面臨三網融合的政策發展方向突然變得飄搖不定,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業界也非常希望在CCBN期間能夠看到一個明朗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每年的CCBN關注度最高的也是總局官員的發言,大家以此作為當年工作的風向標。至于展會現場,走馬觀花一下就算了事,即使花幾個小時逛遍了整個會場,最后往往都得出一個結論:沒什么新東西。

    凡是參觀過CES、NAB以及IBC的觀眾,仔細對比CCBN,會發現CCBN近幾年來幾乎沒有IT大佬參加,從來沒有看到過英特爾、高通、谷歌和蘋果等大佬們的身影,更無緣從CCBN得見他們之間的神仙之戰,CCBN正變得只有面子沒有里子,經過了第一天的短暫熙攘之后,很快就冷清下來,變成了參展者的互相參觀,表面的熱鬧絲毫遮不住行業面臨的凄涼命運。

    可以確定,CCBN難以與有市場化驅動的其它展會相提并論,僅僅是行業內一年一度的聚會。盡管這樣,筆者還是希望能在本屆CCBN上看到相關希望。

    7、廣電應借鑒后PC時代的成功模式,走市場化發展道路

    當以政策為催化劑的數字化進行到一定階段之后,沒有及時建立市場基礎的廣電行業終于發現一面無形的墻已經矗立在了面前,除了進行市場化改革已經別無他路。

    預計今年CCBN將會和去年一樣,還會出現大量的其它展會上很少出現的機頂盒。機頂盒作為平移產品,因為帶有“送”的屬性,所以最終決定權跟用戶脫離了關系,至于“送”什么樣的機頂盒,完全是運營商和領導的事情,所以CCBN是專門給運營商及領導開的展會和用戶無關。這種不開放的機頂盒市場,是機頂盒性缺乏快速提升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縱觀國際上幾大廣電行業展會,CCBN最具官方背景。政策的推動讓中國前幾年成為世界重要的機頂盒市場。但在終端智能化,特別是在智能電視大發展的趨勢下,對技術規范進行統一,讓機頂盒走市場化發展道路的大趨勢已經難以回避。

    是繼續靠行政干預,還是營造一個有序的市場環境,現在已經到了真正考驗官方智慧的時候。盼望官方能帶領行業走向類似移動互聯那樣的繁榮,這是我這個廣電老兵,相信也是國家領導及所有廣電從業人士都共同期待的事情,本屆CCBN進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