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微博實名制看互聯網傳播治理思維變遷


    時間:2012-03-12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正式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規定的公布施行對于我國微博客傳播發展而言,是一項重要的管理規定,其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及其對微博客發展的影響都值得引起業界和學界的關注。

      北京市微博客實名制管理的三個層面

      從目前所公布的內容來看,《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所采取的管理框架仍是多頭管理模式,其具體內容涉及到微博客管理的三個層面。

      第一,在政府管理和行業自律層面,該規定明確了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所應承擔的責任。該規定第十一條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管理部門、市公安機關、市通信管理部門、市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微博客發展管理的相關工作。該規定第十二條認為,網絡媒體協會、網絡行業協會、通信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也應承擔相應的行業管理責任。可見,該規定一方面強調了政府相關部門所具有的管理職責,另一方面也認為行業自律是進行微博客管理的重要環節。

      第二,在微博客服務運營層面,對于微博客服務運營商在實名制管理過程中所應承擔的責任作出了明確規定。該規定第七條要求開展微博客服務的網站,應當建立健全微博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技術安全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嚴禁泄露用戶信息。第八條規定,開展微博客服務的網站,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制度,對微博客信息內容的制作、復制、發布、傳播進行監管。由此可知,在微博客管理過程中,政府管理和行業自律并非微博客管理的核心內容,微博客服務運營商在進行內容審核和用戶信息保護方面承擔了相當重要的管理職能。

      第三,在用戶微博客傳播方面,對用戶的傳播身份真實性和傳播內容真實性提出了明確要求。該規定第九條明確要求,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注冊微博客賬號,制作、復制、發布、傳播信息內容的,應當使用真實身份信息,不得以虛假、冒用的居民身份信息、企業注冊信息、組織機構代碼信息進行注冊。該規定第十條對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違法利用微博客制作、復制、發布、傳播的相關內容信息進行了明確。意即在微博客傳播平臺上,要對微博客用戶從傳播身份真實性和傳播內容真實性兩方面進行較為嚴格的管理。總之,從該規定的內容來看,微博客傳播更多的管理責任仍集中在微博客運營服務商層面,對其所承擔的內容審核、用戶信息安全等責任都進行了特別強調。

      互聯網傳播領域的實名傳播和實名制管理

      匿名傳播和實名傳播,聽起來似乎是和互聯網、手機、微博客傳播密切相關的概念,但是,從傳播史的視角來看,其實匿名傳播和實名傳播并非互聯網時代所特有的現象,而是傳播世界的常態現象。

      客觀來看,匿名傳播未必一定導致惡的社會影響,實名傳播也未必絕對產生善的社會影響。匿名傳播和實名傳播都是傳播世界的固有現象,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匿名傳播是相對的,實名傳播是絕對的。表達自由與否和實名傳播方式、匿名傳播方式沒有特定的關聯。在實名表達自由受到抑制時,表達者會自然尋求匿名狀態下的表達自由。如果匿名狀態下的表達自由也受到嚴格的制約,那么傳播世界的交往空間就會變得相對狹窄。筆者認為,從邏輯上講,實名傳播的真實感有助于推動類似微博客這種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獨立傳播者通過發揮微小的力量參與社會治理,這種微博客傳播的真實感在于構建一個由億萬個真實參與者構成的公共空間。而較為理想的情形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虛擬世界里呈現真實的人生,討論真實的問題,進行真實的交往,并推進社會問題得到真實的解決。

      但是匿名傳播所具有的傳播價值也不應受到忽視。實名傳播和匿名傳播在互聯網傳播世界也都是固有的傳播狀態。從互聯網傳播治理的角度來看,是否在互聯網傳播空間實行實名制對于互聯網傳播治理并非最為重要或唯一的治理方式。

      在進行互聯網實名制管理方面,韓國的例子耐人尋味。為了規范互聯網傳播秩序,韓國從2007年7月開始實行互聯網實名制。不過,韓國媒體2011年12月底相關報道顯示,韓國將從2012年起開始推進在互聯網上限制使用個人身份證號碼的方案,以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稱:“從2012年起,每天訪問人數超過1萬的網站不得收集并利用身份證號,從2013年起,這個范圍擴展到所有網站。”這種對于互聯網實名制的調整主要的原因是在互聯網實名制實行之后,韓國網民的個人信息以及身份證號在15個國家的逾7500個網站廣為流傳,造成了對互聯網用戶的傷害。一家韓國門戶網站的網絡保安負責人認為:“盡管網絡的保安技術不斷發展,但黑客們總是想方設法開發新的技術來攻擊。只有網站不保存像身份證號等能吸引黑客的重要信息,才能減少由黑客引起的個人信息外泄事件。”當然,用戶信息安全只是引起互聯網實名制反思的一個誘因,互聯網用戶在公共空間的表達自由度也是一個考量因素。筆者認為,從韓國互聯網實名制的發展變化歷程來看,對于類似互聯網公民新聞之類的傳播形態而言,可以對用戶進行實名制管理;但是對于一般的互聯網交往和娛樂而言,也無必須實行實名制的必要。

      互聯網傳播治理進程中的重要原則

      微博客實名制管理是一個有益的互聯網治理方式嘗試,但是對于互聯網傳播治理而言,最為重要的目標應該是互聯網傳播空間能否成為一個尊重人、保護人、服務人的巨型社會交往、社會服務平臺,能否提供一個持續保持這個平臺開放創新特性的管理環境,能否將互聯網傳播納入到現實的社會治理流程和體系之中。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互聯網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地位的逐步提升,接入互聯網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基本的人的權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進一步成為社會結構和社會傳播的核心平臺和重要媒介。在此背景之下,從技術網絡的角度來看,我國信息傳播領域的普遍服務正在從推動電話普及擴展到推動寬帶普及,從推動固定寬帶普及延伸到推動移動寬帶普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三大基礎電信企業繼續推進行政村通寬帶,全年新增1.7萬個行政村通寬帶,通寬帶行政村比例從80%提高到84%。工信部2012年工作會議相關信息顯示,工信部爭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帶寬達到20兆以上,農村家庭達到4兆以上,東部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家庭達到100兆。對于互聯網接入權利的高度重視是數字化、網絡化、移動性傳播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體現,該現象意味著在多個信息傳播網絡融合的環境下,互聯網服務理應成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權利。因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兩個涉及互聯網傳播發展的基本原則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一個是互聯網的網絡中立,一個是互聯網的開放接入。筆者認為,這兩個重要原則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維護互聯網的自由開放,維護互聯網使用者的基本權利。其中,一個維度是維護網的自由,一個維度是維護人的自由。而持續保持并實現互聯網環境下人的表達自由和互聯網傳播平臺的自由,對于互聯網的未來發展來說將至關重要,這構成了互聯網傳播場中的一對基石性原則,并將成為互聯網傳播得以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互聯網發展的歷程中,人是否正在逐漸成為互聯網所有內容、服務和應用的核心,新時代自媒體獨立傳播者是否正在成為互聯網傳播世界的主體?筆者認為,互聯網的開放精神,是推動互聯網在人類社會中發揮巨大影響力的核心動力,而這種互聯網精神也是符合人類傳播需求的。那么,在此基礎之上的互聯網運營也應該是開放的,政策層面的互聯網治理也應該是開放的。從當前的互聯網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絡的深度融合,互聯網和社會網絡的深度融合,使得互聯網具有了更為鮮明的移動化和社會化特性,這使得新時代自媒體傳播者也具有了移動化、社會化、網絡化的特征。而這些特征的形成標志著人類正在互聯網傳播世界中獲得更為充分的表達自由和參與公共空間構建的能來源[1]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