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巨頭的“退市沖擊波”


    作者:高少華 潘 旭    時間:2012-03-02





    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近日宣布,計劃把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實施私有化,這是繼盛大網絡后,又一家宣布退市的中國互聯網巨頭。網民熱議:在上市熱潮下,互聯網巨頭為何紛紛撤退?“上市圈錢”難道不再受捧?

    互聯網巨頭先后宣布“退市”

    中國互聯網第一陣營近年來曾被形容為是一個單詞——“TABLES”,T是騰訊,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軍系,E是周鴻祎系,S是盛大和新浪。而現在,字母A和S所代表的兩家上市企業阿里巴巴和盛大已先后宣布退市。

    阿里巴巴集團2月21日宣布,向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約。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云在當晚寫給員工的郵件中表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修繕屋頂,只有敢于放棄今天的成功,我們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此前,總部位于上海的盛大網絡于2月15日宣布,公司已完成了私有化。曾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盛大網絡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首家實現私有化的公司。盛大網絡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私有化主要是出于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天橋對公司長遠發展的考慮,也是他對盛大未來充滿信心的一個體現。

    退市消息引發網民熱議。網友“任臻”表示,“上市如圍城,外面的想進去,里面的想出來。”網友“zhc8862”則表示,“阿里終究還是私有化了,前者陳天橋,后者馬云,雖然無法理解,也無從理解,但我相信馬云正在下一盤無法估量的棋,棋盤已擺好,棋面一露,驚濤駭浪。”

    對此,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表示,“盛大、阿里巴巴私有化的一個大背景就是它們在海外的股價長期低迷,市值一直低于投資人預期。另外,對這些早期上市的中概股來說,上市的作用已經完成,該圈的錢也早已經圈完,所以現在可以說是勝利大逃亡。”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看來,過去互聯網風險投資體系不夠完善,國內互聯網企業之前大多是到海外上市,但目前國內的大環境正在逐步改善,互聯網企業很可能“棄洋從中”,回歸A股。除了海外股市低迷外,轉型壓力也讓互聯網巨頭“喘不過氣”。由于上市公司有著嚴格的業績增長要求,勢必將影響到戰略轉型的投入。以盛大為例,其目標是發展成為“中國的網絡迪士尼”。易凱資本認為,退市不僅將有助于釋放公司的真實價值,同時也將為后續盛大旗下諸多的資本市場操作騰挪出更大空間。

    阿里巴巴的私有化也與轉型密不可分。馬云2月21日表態稱,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進一步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在面臨原材料、匯率、勞動力成本等巨大壓力下,公司的業務模式面臨著巨大挑戰,需要加快轉型和升級。將阿里巴巴私有化,可讓企業減輕壓力,制定對客戶最有利的長遠規劃。

    “退市”實則為利益更大的“重新上市”留后手

    “上市后又私有化,前有盛大,今有阿里巴巴。對那些以上市為成功標志的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是不是能清醒不知道,但是上市絕不是成功的標志,也不會是風光獨好。”針對兩大互聯網企業的退市沖擊波,有網友如是表示。

    其實自2011年以來,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及港股私有化風起云涌。截至目前,已有數十家中國公司從美國三大證券市場退市。上市公司私有化其實是很正常的一種決策,越來越多的公司如此操作,多數是因為當前國際資本市場本身環境不好,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公司的效率。

    企業不再熱衷上市圈錢?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表示,盛大、阿里的私有化,只是個案。“不能說企業不熱衷上市,只能說不以上市為最終目的。某一階段的私有化,為的還是今后的換市上市或整體上市。”

    其實,“上市、退市、再上市”的模式在國內企業中也早有先例。2005年,南都電源在新加坡退市,并于2010年初登陸A股創業板。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馮林同樣表示,目前較多在海外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尤其是一些尚未盈利或者市盈率過高的企業不太可能實施私有化,在財務上,它們沒有實施私有化的必要以及能力,反而是一些類似于搜狐,有持續盈利、有較充裕現金流的互聯網企業,若認為價值被過度低估,可能會實施股權回購或者私有化。

    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認為,互聯網企業要做大,上市被認為是必經之路,只不過是在哪里上市的問題。資本都是逐利的,無可厚非。“從一個側面來看,目前A股市場對于一些海外上市企業來說更具有吸引力。”

    李易表示,盛大、阿里巴巴的退市也將給國內企業帶來啟示,公司不應簡單以上市為終極目標。“上過市的人就知道這其實沒什么,甚至我還能把它買回來退市,所以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始終保持盈利、始終保持創新,在每次技術化浪潮中能夠順應形勢,保持領先。”

    來源:中國文化報 高少華 潘 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