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反壟斷存異議開發商壟斷“最后一公里”


    作者:馬燕    時間:2012-02-29





      以寬帶鴻溝為主要表現的電信壟斷之癥,終于在2011年徹底觸動病灶。中國電信的清理行動引發了鐵通斷網,斷網事件醞釀促發了政府反壟斷執法部門啟動寬帶反壟斷調查。然而,業界對于壟斷始終存在爭議,反壟斷改革至今也并無結論。

      電信壟斷存異議

      開發商壟斷最后一公里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針對寬帶反壟斷問題先后提出了三套改革方案,在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署名姜奇平的《反壟斷基本立場和電信重組方案的說明》一文中指出,寬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形成有效競爭的格局,然而,寬帶改革的具體方案見仁見智,需要深入研究,乃至必要的爭論。

      然而,爭論至今,仍沒有確定的改革方案。

      發改委對電信和聯通轟轟烈烈的反壟斷調查也尚未有結果,在調查開始后,電信和聯通都提交了中止反壟斷調查的申請。

      事實上,業界對于壟斷一說至今仍存異議。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就指出,電信的改革要客觀、理性、科學。他表示,如果不客觀地看待,把中國與發達國家水平相比較,或者把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與韓國比較,都是沒有意義的。

      他還向記者指出,目前全球反壟斷都沒有一個科學的根據去衡量壟斷與否,以市場份額劃分并不科學。電信業寬帶網絡的壟斷有天然屬性。曾劍秋稱,“自然壟斷是反不了的,只能去遵循它。‘最后一公里’的壟斷不是電信和聯通,而是開發商”。

      最后一公里的天然壟斷

      試點改革尚未有結論

      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告訴記者,寬帶壟斷形成的最后一步就是“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也叫用戶駐地網,是指從用戶駐地業務集中點到用戶終端之間的傳輸及線路等相關設施,前接電信運營商,后連電信消費者,位置很重要。一旦用戶駐地網被某一個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特別是處于主導地位的運營商)先入占有,另一個運營商(特別是新起的處于弱勢地位的運營商)再進入,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證明,作為固定通信運營商,不論是老牌的還是新入者,要建設一張長途的或者本地的傳輸骨干網是很容易的,但要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用戶駐地網就很難了。也就是說,公眾骨干網可以做到數網并存,用戶駐地小區內不可能同時并存幾個網。這樣,“最后一公里”就成了壟斷公司鎖定用戶的有力手段,產生了“天然壟斷性”。

      馬軍指出,當前,駐地網的主要問題是開發商不投資,憑借小區進入權坐地要價,為運營企業帶來巨大負擔;電信運營商一旦進入小區后強勢壟斷,其他運營商無法進入,若想進入則采取非法手段惡意競爭,擾亂市場秩序。原信息產業部2001年6月就下發了通知,在全國13個城市進行寬帶駐地網運營市場開放、管理試點,旨在試點中尋求合理的運作模式。但由于駐地網競爭的復雜性,試點工作一直沒有結論性的導向。

      電信企業度日“艱難”

      專家呼吁勿一味打壓企業

      對于電信反壟斷的改革,曾劍秋認為,電信的改革要一步一步走,要適合中國國情,要有利于整個ICT產業的發展,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真正權益。“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更不能人為造一些概念去打擊企業,干擾中國寬帶戰略的發展。這沒有必要”。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確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反映,電信企業現在很艱難。曾劍秋認為,不兼顧國家、消費者和企業三者的利益,一味打壓企業,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中移動將進入寬帶市場

      駐地網市場或引入民資

      對于寬帶反壟斷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估計會內部淡化處理,預計部委間會協調解決問題,如要求電信和聯通盡快達成骨干網完全互聯互通協議,加強對電信和聯通在骨干網互聯互通方面的監管,要求其提供頂級骨干網的南北“穿透”聯接,形成競爭性互聯市場。同時,下調互聯網交換中心(NAP點)結算價格,間接引導兩家公司下調向其它運營商收取的直聯結算價格,降低其它小運營商的寬帶結算成本負擔。

      基于目前的環境和背景下,該業內人士預判,在有線寬帶市場上,相關部門會取消686號文禁止中國移動各地公司經營有線寬帶的相關條款,做好移動公司和鐵通公司的整合工作。

      而對于“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據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判斷,寬帶中國中會鼓勵駐地網的建設和接入引入競爭,提高駐地網資源的配置效率,讓用戶具有自由選擇運營商提供的服務的權利和手段。駐地網線纜和設備等實施共建共享,成本分攤。通信監管部門和建設部門可能會對共同對設計、施工、建設監理以及為工程中使用的器材進行質量監督。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逐步開放駐地網市場,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合理疏導,制定駐地網建設和運營規范。

    來源: 證券日報 作者: 馬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