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TV不再是電信系主戰場盈利模式與傳輸技術遭挑戰


    時間:2012-02-27





      2012年對于IPTV的發展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但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IPTV的快速發展,為其贏得機遇的同時,也伴隨了一系列的挑戰。

      電信系IPTV前景困惑

      去年年底,三網融合第二批試點城市公布,加之第一批公布的12個試點地區,目前54個試點城市幾乎遍及全國。截至去年底,IPTV用戶已破千萬戶,而更廣范圍的推廣,為用戶增長提供了更多機遇。就在近日,百視通IPTV集成播控平臺與CNTV平臺實現合并,懸在IPTV頭頂上的政策指導逐漸清晰了方向。

      另一方面,廣電系緊握播控大權,電信運營商議價能力被削弱,特別是在百視通與CNTV合作之后,電信運營商參與熱情受到進一步打擊。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互聯網電視等新媒體業務的迅速走紅,IPTV的發展空間曾一度受到質疑。

      艾瑞咨詢事業部總監楊華表示,IPTV推廣至今,雖然去年全國用戶數超1350萬戶,但已經過了五年多的發展周期,相對于電信運營商幾億級規模的用戶群來說稍顯微不足道,再加上電信運營商受牌照、內容等方面的限制,該市場不是電信運營商的主戰場,分成比例方面也影響甚微,未來在政策與利益仍糾纏不清的情況下,電信運營商或將另謀出路。

      作為IPTV業務推廣的主力軍,電信運營商在內外挑戰下難免有所困惑,重新思考對IPTV的投資能否得到理想回報也就在所難免。但當前互聯網電視發展過熱,還未形成市場規模效益,IPTV仍將是目前有效粘合用戶、發揮寬帶優勢的業務之一,并且三網融合發展大勢不可逆轉,盡管短期利益受損,對于運營商而言盡快投入或許仍能贏得部分市場空間。

      網絡傳輸存威脅

      除了對當前市場環境,電信運營商頗感無奈外,在目前實際IPTV運營過程中,其對網絡側和運營層面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今年電信運營商將進一步深化寬帶建設,高速帶寬在推進IPTV發展的同時,也需要IPTV業務的支持。而值得關注的是,在當前網絡建設還不完善的情況下,IPTV業務的廣泛普及也將為網絡帶來沖擊。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網絡運行部張鈞向記者介紹,IPTV業務對于網絡的沖擊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是視頻質量與網絡帶寬的矛盾。現有IPTV業務的視頻質量仍然低于數字電視,而提高視頻質量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視頻的碼率以提高視頻的清晰度。同時,為了更好吸引用戶,還會進一步增加高清節目數量,并提供更高的碼率。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視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網絡帶寬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其中不僅僅是接入網,還涉及到核心網。

      二是業務質量與網絡穩定性之間的矛盾。隨著城市光網的不斷推進,用戶不僅會對于大帶寬下的視頻質量有所期待,同樣也會對于視頻業務的服務質量有所要求,例如不希望出現卡、頓、馬賽克等情況,這對于整個傳輸網絡的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光網建設還處在一個普及階段,設備、技術均較新,廠商處于摸索階段,運營商也缺乏維護經驗,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

      對于上述問題,張鈞認為除了增加帶寬、增加網絡的監測以外,對于IPTV業務的實現手段本身還可以包括:增加終端的緩沖、考慮引入VBR編碼技術、參考采用HTTP PD或者DASH技術、增加組播緩存服務器等。

      畢竟IPTV業務有別于傳統的數據業務,用于衡量IPTV視頻業務質量的技術指標很難與傳統IP承載網的丟包、時延、抖動等技術指標有效結合,這也為業務的運營、維護帶來難題。

      用戶體驗亟需加強

      同時,在實際運營過程中,IPTV的業務模式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與互聯網電視相較,如何去體現IPTV業務的優勢;與“云”技術的結合,如何實現與云存儲、遠程桌面等業務的結合;如何實現IPTV與其他終端及運營商業務的結合,如智能電視、多屏互動;如何提高分發網絡的效率,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等,都受到業內人士關注。

      “在運營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在海量的內容中向用戶更為有效地推送節目內容、簡化用戶操作、提升用戶體驗,仍然是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張鈞表示。同時,楊華也認為要長期健康地發展IPTV,除了解決各利益集團間爭斗,增強業務推廣積極性外,在IPTV互動性方面,“目前的互動內容與用戶體驗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造成大量受眾均以老人和小孩為主,年輕人停留于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此類問題也需得到關注。

      Link:中國電信啟動IPTV3.0平臺測試

      近日,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正式啟動IPTV3.0平臺的測試工作。IPTV 3.0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特點。

      1、支持多SP接入及內容的集中管理。在系統架構上支持多牌照方的內容接入,牌照方及電信自營內容接入電信IPTV內容合成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的管理,再由電信內容合成管理平臺發布給業務能力平臺。

      2、EPG與CDN的分離。為實現EPG與CDN的分離,定義了EPG與CDN之間的接口,允許EPG通過節目的ID直接拼裝在CDN上的媒體服務地址。

      3、終端管理。增加終端管理的相關功能,支持對于終端的遠程配置、故障診斷、參數上報等功能。

      4、EPG制作與顯示的標準化。對于EPG的制作、終端的顯示等進行規范,列出涉及到的HTML、CSS、JavaScript等列表,用于規范EPG頁面的制作及終端的顯示,其中增加了HTML 5、CSS 3的支持要求。

      5、高清業務的支持。增加高清機頂盒的技術規范,實現對于高清業務的支持。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